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5-22 13:37:10| 人氣1,13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龐克教母回憶錄 :只是孩子》獻給逝去的"同性"愛。(2012/05/16)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被奉為「龐克教母」的音樂人佩蒂˙史密斯(Patti Smith)與震撼世人的前衛攝影家羅伯˙梅普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兩人的結合既是青春與藝術的碰撞,也是美麗的愛情故事。儘管後來梅普索普有了同性戀人,史密斯也結婚生子,但他們仍如孿生兄妹,終生向彼此展現了最大能量的愛。

     史密斯的回憶錄《只是孩子》,宛如一封長長的情書,她對她的愛人說:「在你所有的作品中,你仍然是你最美的作品。最美的。」

     在他們年輕的時候,梅普索普總是用相機背後的眼睛凝視她。一九八九年他死於愛滋後,史密斯花了整整廿一年凝望過去,才完成他臨終交代的:「向世人說出我們的故事。」

     一九七五年,史密斯推出第一張專輯《群馬》(Horses),封面就是由梅普索普拍攝,這張照片後來成了史密斯最經典的肖像。她穿著潔白襯衫,把夾克往肩上一甩,瘦削的臉上射出炯炯目光,這位搖滾界的詩人就此一夕成名。

     回顧當時匆促的拍照過程,她說:「我知道我該是什麼樣子,他知道他該怎麼用光,這就夠了。」

     在那之前,他們只是一對窮得買不起麵包的年輕戀人。也曾經為了想看美術館的展覽卻付不出錢,一個人進去,看完展出來把內容講給等在門外的另一人聽。一九六七年,同樣廿歲的他們在藝術勃發的紐約相遇,她寫詩,他夢想在藝術界成名。

     兩人曾租居在住滿形形色色藝術家的「雀兒喜飯店」,簡陋房間充當工作室,史密斯靠打工與寫詩寫歌賺稿費,梅普索普上街去當取悅男人的牛郎。直到後來他與男人上床,不再只為了錢。

     其實兩人在交往之初,史密斯便知道他的性向。他們也曾分開,卻依然無法割捨對方。最後他們各自戀愛同時仍維持親密情誼,「我從不曾透過性向的透鏡去看他,他在我心中的形象完整無缺。」

     命運的偶然,史密斯從詩人變成搖滾歌手,而醉心裝置藝術的梅普索普,則改由攝影探索性的禁忌。史密斯表示,雖然梅普索普那些把鞭子插在屁眼裡、綁著繩子的陽具等照片令她驚嚇,但她依然佩服。

     她說:「他涉足人性的陰暗,並把它轉化成為藝術。他毫不心虛地工作著,賦予同性戀以壯麗、雄性美和令人豔羨的高貴。」

     一九七九年,史密斯與後來的丈夫、音樂人弗雷德史密斯(Fred ‘ Sonic’ Smith)離開紐約展開新生活。七年後梅普索普被診斷罹患愛滋,當時懷著第二個孩子的她,帶著難捨的心情陪他度過最後歲月。

     書中以詩意文字,滿溢她對梅普索普的理解、包容與終生不渝的愛。「這一切通往何處?我們將會成為什麼人?這是我們年輕的問題,年輕的答案也已揭曉。一切通向彼此。我們成為自己。」

     二○一○年,當時六十四歲的史密斯以《只是孩子》獲美國國家書卷獎,受訪時她說:「我覺得他一直在我身邊。要是我真想找他,我只需要看進自己的內心。」

《版主補充》

只是孩子  
 
作者: 佩蒂.史密斯Patti Smith
譯者: 劉奕/導讀審訂:馬世芳
ISBN: 9789868826724/9868826721
出版社: 新經典
出版日期:2012/05/04

 

<內容簡介>

「我們會怎麼樣呢?」佩蒂問。
「我們會永遠在一起。」羅柏答。
這是關於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在紐約從相遇到相愛,
從日日掙扎、絕不放棄到各自勇敢站上舞台的傳奇故事
她的歌聲簡單有力,震撼了一整代人,開啟了搖滾革命
她的文字坦白細膩,寫活了一個終生摯愛卻無緣相守的人,
這是佩蒂獻給終生愛人的情書,也是她向純真熱情的紐約致敬之書。

榮獲「2010年美國國家書卷獎」。
《出版人周報》年度十大好書、《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村聲雜誌》年度最佳出版品、《People雜誌》年度十大好書

  1989年3月9日,佩蒂‧史密斯(Patti Smith)的終生好友也是曾經的愛人羅柏‧梅普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走了,佩蒂在好友臨終前,答應他有一天要寫下兩人二十歲在紐約相識相戀並投身創作,掀起時代風雲的故事。  
  但失落的疼痛,讓佩蒂難以下筆。她停頓了十年。
    2000年,佩蒂終於提筆開始寫,整本書開始於兩人愛的故事,結束於生死道別。全書也是向六○年代七○年代的紐約文化致敬,在那裡,在那個充斥富人、窮漢、騙子及壞人的大雜燴城市裡,兩個年輕藝術家,像童話故事裡的孩子一樣在紐約受磨難並成長,她們攜手走向成名,走向創作的巔峰。
    2010年1月,歷經二十年的跋涉,本書終於出版。立即橫掃全美排行榜,包括紐約時報、出版者周刊、獨立書商協會、波士頓環球報、北加州獨立書商協會、今日美國報、丹佛郵報、洛杉磯時報、華爾街日報等。這位搖滾龐克教母佩蒂史密斯這回用文字,寫出純真追求者的內心,正如她在書末所說:我把我們的故事說出來,完成我的承諾。這不是一個成名或賺錢的故事,它是我們的人生、藝術、青春掙扎、希望與夢想的完整呈現。
  《只是孩子》是身兼作家、詩人、搖滾歌手和藝術家的傳奇人物佩蒂‧史密斯首部回憶錄,評論家和讀者一致推崇本書是繼2004年巴布.狄倫《搖滾記》之後最偉大的搖滾歌手回憶錄。本書內附佩蒂‧史密斯及羅柏‧梅普索普的珍貴攝影及創作照片。
 

★名人推薦:

1976阿凱、林維甫、林貓王、陳俊志、陳綺貞、陳德政、張鐵志、張懸、詹宏志、蔡康永  深情推薦。

  這部書花了二十多年纔終於成形,佩蒂.史密斯在這段期間經歷了許許多多的傷逝:羅柏辭世沒幾年,音樂夥伴理查.索爾(Richard Sohl)、丈夫佛萊迪.史密斯(Fred "Sonic" Smith)、弟弟陶德(Todd Smith)相繼驟逝,當時佩蒂已經遠離樂壇多年,帶著兩個孩子過著半隱居的主婦生活。在樂壇後進麥可.史戴普(Michael Stipe,REM主唱)、老友艾倫.金斯堡和偶像巴布.狄倫鼓勵之下,她重新站上舞台,又錄下了一張接一張震懾人心的壯美之作──上帝帶走了她最親愛的人,同時又還給這世界一位頂天立地的詩人歌手。而她必得花上這麼長的時間,纔能穿越失落的傷痛,尋得合宜的敘述方式。回望所來處,《只是孩子》也是一部獻給那些隕落星辰的傷悼之書。
  2005年,法國文化部頒贈藝術文化勳章給佩蒂.史密斯,這來自韓波與波特萊爾故鄉的禮讚,於她再合適不過。2007年,佩蒂正式列名搖滾名人堂(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典禮最後群星大合唱的歌,便是她的「人民擁有力量(People Have the Power)」。近年她仍不斷巡迴演出、錄音,並且持續寫作。她的一對兒女,如今都成了厲害的樂手,經常和母親同台表演。
  2010年11月7日,美國國家書卷獎頒給了《只是孩子》。在領獎台上,佩蒂.史密斯憶及她當年在史克萊柏納書店(Scribner's)打工的日子:「我夢想能擁有一本自己的書,寫一本我能放在那架子上的書。」她眼眶泛淚地說:「拜託,不管我們科技再怎麼進步,請不要遺棄書本。在這有形的世界,沒有任何東西比書本更美麗。」
——她的確寫出了一本擔得起那夢想的,美麗不可方物的書。
                                                  (摘自<那時,他們和世界都正年輕>  導讀/馬世芳)

台灣樂壇文壇名家  好評推薦
   佩蒂‧史密斯是將火燄化做紅蓮的女人,親身面對生命及其中散落的緣份;她所成的一生也是最壯麗,傳說著奇蹟的作品,更是宇宙中最公開的一份秘密珍寶。──張懸(創作歌手)

  佩蒂‧史密斯透過自己和攝影師羅柏的情誼,描繪出七○年代的紐約和整個龐克世代。我一邊播放聽了不下數百次史密斯的專輯《群馬》,一邊翻閱本書。「Jesus died for somebody's sins but not mine……」她寫下這段經典吟唱作為開場,後半段翻唱范‧莫里森的Gloria,Gloria變成榮光,懷抱著共有的愛和憤怒,我們牽起了手大張旗鼓──就像《群馬》的封面上,羅柏用相機記錄下史密斯的這股桀驁不馴,從此他們將帶領每個世代的年輕人,為自己、為愛好好幹一場架。──1976 阿凱

  佩蒂‧史密斯為我們打開一個秘密通道,進入那個已然消逝的波西米亞紐約,一窺青春的貧困與夢想,對藝術與搖滾的獻身與信念,以及兩個靈魂之間最綿密的情感。──張鐵志(搖滾作家)

  她是我們這個時代最有原創力的詩人、歌手、畫家,但她也曾經是在生活餬口與藝術創作間掙扎的未婚媽媽、餐館女服務生和身無分文的書店職員。這是一個關於愛情與死亡、欲望與背叛、性與音樂的冒險紀實,佩蒂‧史密斯揭露的不只是個人的私密過往,也是上個世紀七○年代紐約藝術家的集體心靈史。我們讀到的,不是她在舞台上的激昂嘶吼與光鮮亮麗,更多的是她未曾輕易透露的脆弱、恐懼、憂傷與混亂。不管你聽不聽她的歌,如果讀完這本書讓你直接想到自己—毫無疑問,我們跟他們一樣,都只是一些在冰冷的夜晚,利用手邊僅存的材料,彼此互相燃燒取暖的孩子。──林維甫(作家,搖滾樂迷)

  穿過七○年代的康尼島與雀兒喜飯店,用蘇打粉擦洗的床墊與吉普賽的家,佩蒂‧史密斯和愛人一起走過紐約的貧窮與浪漫。路人說,他們只是孩子。我想,他們的確是。──貓王不討喜工作室 林貓王


美國名人媒體 好評強推
佩蒂‧史密斯給了我們這本詩般的傑作,這本書就像是難得而特別的邀請,帶領我們進入一個從未被開啟的歲月寶盒。──強尼.戴普(知名演員)

這本書如此誠摯,如此純淨,我只能說它真是一本悸動人心之書。──瓊蒂.蒂安(《奇想之年》作者)

這本書對六○年代末七○年代初那紐約作了讓人著迷沉醉的描述,這是至今那一代人都沒寫出來過的故事。-—《紐約時報》2010年度十大好書

史密斯寫出了本美麗動人的情書獻給她一生的朋友羅柏,以紀念這段為藝術與寫作燃燒出生命熱情的情誼。作者對羅柏優美的歌頌,赤裸地呈現了這位攝影師生命與創作內飽含的混亂與創意。-—《出版人周報》年度十大好書

有詩樣的文字,有栩栩如生的回憶,史密斯讓我們再度想起藝術的完美。—-《廣告狂人》製作人Mathew Weiner

閱讀搖滾巨星史密斯對她與攝影家羅柏間的描寫,彷彿看見命運。那命中注定的相遇,並牽引她們走向各自才華的展現,離奇卻引人入勝。-—《People雜誌》2010年十大好書

這是我所讀到過最棒的東西。-—唐‧愛默斯(名主持人Don Imus)

書中遍布發光發熱的字句,比所有佩蒂‧史密斯的詩作或歌曲都發人深省。這本浪漫的青春回憶也展示了她與攝影師羅柏早年在事業上是如何地率直真切。-—《村聲雜誌》2010年年度最佳出版品

這本書引人入勝地寫出了六○年代到七○年代波希米亞風的紐約。-—《紐約時報》書評

這世界終於有正義了。這是我聽到這本光芒四射的回憶錄《只是孩子》拿下國家書卷獎時,腦海裡第一個念頭。-—《NPR雜誌》Maureen Corrigan年度選書

《只是孩子》說出了即使是最天才橫溢的藝術家內心無止盡的恐懼與不安,也寫出了這樣的人對美的敬仰與內心的良善。-—《今日美國》


★目錄:

導讀:那時,他們和世界都正年輕 文/馬世芳
前言
第一章 星期一的孩子
第二章 只是孩子
第三章 雀兒喜飯店
第四章 神和形離
第五章 牽著上帝的手
致讀者的話
獻給羅柏的詩 四首 譯/林維甫


<作者簡介>

佩蒂.史密斯(Patti Smith)
  作家、表演家、視覺藝術家。佩蒂‧史密斯的創作天份首先展露於1970年代她將詩作與搖滾樂作革命性的結合。1975年,她推出首張專輯《Horses》,這張唱片爾後成為樂壇百大不朽經典。該專輯的封面就是羅柏‧梅普索普拍攝的佩蒂,身穿白襯衫掛著黑領帶,叛逆且新穎的形象,影響後世甚劇。
  史密斯將垮世代(beat generation)的詩歌和實驗性搖滾樂結合,被譽為「龐克搖滾桂冠詩人」(Punk's Poet Laureate)和「龐克教母」(Godmother of Punk)。她將19世紀法國作詩法介紹給美國十幾歲的年輕人,同時她中性的公眾形象和非女性的語言風格都走在時代前端,引領創作風潮。
  史密斯最廣為傳播的歌曲是她與布魯斯.斯普林一起創作的〈因為這夜〉(Because the Night),該歌曲在「Billboard Hot 100」排名第十三。她總共錄製了十二張專輯。
  史密斯1973年在紐約高譚書店開了第一個畫展,1978年後,她的畫作都由robert miller畫廊代理。2002年安迪渥荷美術館位她辦了一場回顧展,展出她的畫作、攝影以及絲印。展題「陌生的傳息者」(Strange Messenger)。
2005年,法國文化部頒發藝術終生成就獎給她。2004年,《滾石雜誌》頒布的百位搖滾重要人物名單中,將史密斯列為第47位。2007年,她被列入搖滾名人堂。她還獲得兩項葛萊美獎提名。2010年11月17日,這本自傳創作《只是孩子》榮獲美國國家書卷獎殊榮。
  她另外出版的書籍有Witt, Babel, Woolgathering,,The Coral Sea,以及 Auguries of Innocence.
受到剛興起的龐克運動的影響。2004年,《滾石雜誌》頒布的百位搖滾重要人物名單中,將史密斯列為第47位。2007年,她被列入搖滾名人堂。她還獲得兩項葛萊美獎提名。

譯者:劉奕
  2000年自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畢業後改行成?搖滾樂文字工作者至今。初期寫樂評,文章多見於《通俗歌曲》等搖滾雜誌,生活交集地下搖滾場景。2005年起專職翻譯,?《滾石》雜誌翻譯文章,兼?搖滾樂人左小祖咒翻譯歌詞,同時淡出搖滾圈。個人生活簡單,愛好射箭,信仰佛教。個人微博:weibo.com/etiaoduanku

導讀/審訂:馬世芳
    廣播人,寫作者,1971年夏生於台北。兩岸知名音樂文化評論者。
  1995年編纂《永遠的未央歌:現代民歌∕校園歌曲20年紀念冊》,成為研究台灣流行音樂必讀參考書。作品有《地下鄉愁藍調》《昨日書》,統籌編輯《1975-2005台灣流行音樂200最佳專輯》。
  2002年起在News98主持「音樂五四三」節目,深度專訪音樂人,並常安排空中現場實況,屢被譽為中文世界最好的流行音樂節目。部落格:honeypie.org


★內文試閱:

第一章  星期一的孩子

  一九六七年春天,我想了想了自己的人生。我把一個孩子健康地帶到了世上,讓她生活在一個有教養的溫馨家庭。我已經從師範學院輟學,我既沒有自制力,也沒有生活重心,更沒有錢,走向將來該有的我一樣也沒有。我在費城一家課本印刷廠裡做著一份法定最低工資的臨時工。
  我的當務之急就是考慮接下來要去哪裡,以及要幹什麼。我堅持希望成為藝術家,不過我也知道自己絕對上不起藝術學院,而且我必須先謀求生路。我留在家裡什麼都做不了,既看不到前景,也沒有歸屬感。父母為我們營造的成長環境充滿了虔誠對話、憐憫,尊重個人意志,可是南澤西這個鄉下地方其實沒有甚麼藝術家。我的幾個朋友已經搬到紐約寫詩、念藝術去了,這讓我倍感孤獨。
  我在阿爾蒂爾.韓波的詩中找到慰藉,初次邂逅他,是我十六歲時在費城一個公車站對面的書攤上。在《彩畫集》封面上,他高傲的目光與我的相遇。他那種不恭的才情點燃了我,我就像對一位同胞、親戚,甚至是秘密情人那樣地接納了他。我連九十九美分也掏不出來,當場直接把書拿走。
  韓波掌握著一串神秘語言的鑰匙,那種語言我無法完全破譯,卻讀得如饑似渴。我對他的單戀,像我經歷過的所有事情一樣真切。在工廠裡,我跟一群現實又殘酷的文盲女性工作,因為他而不斷受到騷擾。就因為讀著一本外文書,我被懷疑為共產黨員。她們在廁所裡威脅我,鼓動我去譴責他。我就在這樣的環境裡強壓抑著怒火。我寫作和做夢都是為了他。他成為了我的大天使,把我帶離了工廠生活的單調和恐怖。他用雙手鑿刻了一部令我為之持守的天國指南。對他越瞭解,越使我的步伐增添了一分神氣,這也是不可能被剝奪的。我把我抄寫的《彩畫集》扔進一隻格紋旅行箱,我們要一起逃走了。
  我有個打算,我要找到在布魯克林普拉特藝術學院念書的朋友們。我認為只要置身他們的環境,我就能從他們身上學習。六月底,我離開了課本工廠,我把這看作一個出發的信號。在南澤西找工作很困難。我應徵了在哥倫比亞唱片公司設在皮特曼的印刷廠和卡姆登的康寶湯公司,但這兩份工作,想起哪一個來都令我作嘔。我的錢還夠買一張單程車票,我打算把城裡的書店都逛遍,這對我來說似乎才是理想的工作。做過女服務生的母親,給了我一雙白色高跟鞋和一身簡單包裹著的新工作服。
  「你永遠也當不成女服務生的,」她說:「不過無論如何我會支持你。」這就是她表示支援的方式。

  那是七月三日星期一的早晨。我演了一場淚眼婆娑的道別,徒步走到伍德伯里,搭百老匯巴士先到費城。我途經深愛的卡姆登,向一度繁榮、如今卻顯得悲情的華特.惠特曼飯店恭敬地點點頭。遺棄這座掙扎中的城市,讓我感到一陣劇痛,但那裡確實沒有我能討的飯。他們正在關閉大造船廠,很快大家就要重新找工作了。
  我從市場街出發,到內迪克連鎖餐廳稍作停留。我向點唱機裡投了二十五分的硬幣,點了妮娜.西蒙(Nina Simone)的雙面唱片,又點了離別前最後一份甜甜圈和咖啡。我走到菲爾貝特街,去了這些年裡始終縈繞腦際的那個書攤對面的巴士總站。我在過去偷過韓波詩集的地方停了下來,那個位置現在是一本破舊不堪的《左岸之戀》攝影集,裡面是粗顆粒畫面的五○年代末巴黎夜生活黑白攝影。那美麗的瓦莉.邁爾斯(Vali Myers),她野性的頭髮和煙燻妝的雙眼,她在拉丁區跳舞的樣子,都深深打動我。我沒有偷走那本畫冊,而是把她的樣子印在心裡。
  自從上次遠行後,到紐約的票價幾乎漲了一倍,這對我衝擊不小,我買不起車票了,我鑽進電話亭想著該怎麼辦。這就像一個真實版的超人克拉克.肯特時刻。我曾考慮過打電話給妹妹,我也知道如果就這麼回家很丟臉。然而就在電話機下面的擱板上,就在那本厚厚的黃色電話本上,躺著一只白色的女用手提包。裡面有一個盒式項鍊墜子和三十二美元,幾乎超過我之前一個禮拜的工錢了。
  我明知不應該,卻還是拿走了那些錢,我把手提包留在售票處,希望它的主人至少能找回項鍊墜子。墜子裡並沒有任何主人身份的資訊。如同這些年來我多次在心裡所做的,我只有向這位不知名的施主道謝。是她給了我這最後的一點鼓舞,一個賊的幸運符。就像有命運之手在推著我前進,我接受了那只白色小包的資助。
  二十歲的我搭上了巴士。我穿著工作褲、黑色高領衫和在卡姆登買的那件灰色舊雨衣。紅黃相間的格紋小旅行箱裡,裝著一些繪圖鉛筆、一本筆記本、《彩畫集》、幾件衣服和一些弟弟妹妹的照片。我這個人迷信。今天是星期一;我出生在星期一。今天是去紐約城的好日子。沒有人期待我的到來,一切又都在期待我。
  我毫不耽擱地坐上了從港務局到傑伊街和區公所的地鐵,然後到了霍伊特.舍默霍恩站和迪卡爾布大道。這是個晴朗的下午。我希望朋友們能收留我,直到我找到自己的地方。我找到地址上那幢褐色砂石公寓樓,可他們已經搬走了。新房客很客氣,他朝大樓邊間的一個房間指了指,說他的室友或許知道他們的新住址。
  我進了那個房間。在一張樣式簡單的鐵床上,有個男孩正在睡覺。他又白又瘦,一頭深色的亂髮,光著膀子,脖子上戴著幾串珠子。我站在那裡。他睜開了眼睛,衝我微笑。
聽說了我的困難後,他一下坐了起來,穿上他的綁帶涼鞋和白色T恤,示意我跟他走。
  我看著走在前頭的他;步態輕盈地領著路,有點O型腿。我注意到他的手,他用手指輕敲著大腿。我可從沒見過像他這樣的人。他把我帶到了柯林頓大道上的另一幢褐色砂石樓前,微笑著,向我行了一個小小的告別禮,然後轉身離去。
一天慢慢過去,我等待著我的朋友,他們沒有回來。那一晚,無處可去的我就睡在了他們的紅色門廊上。再醒來時,已經是獨立紀念日了,我的第一次離家遠行就這樣伴著熟悉的遊行、退伍老兵野餐和煙火表演。我聞到了空氣中的那種躁動不安。成群的孩子扔著鞭炮,在我腳邊炸響。接下來的幾週,我都將像這天一樣度過,尋找同類、棲身之所,以及那最迫切的一份工作。想找到一個富於同情心的學生,夏天似乎不是時候,沒有哪個人願意向我伸出援手。人人都在奮鬥,而我,這隻鄉下老鼠,只是一個尷尬的存在。我最終回到了城區,睡在中央公園裡離「瘋帽客」雕像不遠的地方。
  我在第五大道沿途的商店和書店裡都留了求職資訊。我常會在一家大飯店門口駐足,像一個外國觀察員,旁觀著特權階層普魯斯特式生活,看闊氣的黑色轎車駛進駛出,後車廂還裝飾著棕金相間的精美花紋。這是生活的另一面。巴黎劇院和廣場大飯店之間還有四輪馬車可以搭乘。我在扔棄的報紙上查看當晚的娛樂資訊。在大都會歌劇院對面看著人群入場,感受著他們的期盼。紐約是一個真正的城市,狡猾而性感。我被一小群兩頰緋紅的年輕水手輕輕推擠著,他們是去第42街找刺激的,那兒有成排的限制級電影院、花枝招展的女人、閃閃發光的紀念品商店和賣熱狗的小攤。我在電影院大廳徘徊,透過格蘭特生鮮酒吧氣派的窗戶,端詳著裡面那些穿黑衣的男人敏捷地舀起一堆堆的生蠔。
  摩天大樓都很漂亮,看上去不只是公司的外殼,它們是傲慢而博愛的美國精神紀念碑。每一段弧線都是精神煥發的,讓人感受到它不斷變化的歷史。在工匠和建築師的一磚一瓦下,舊世界與新世界比肩而立。
  我花了幾個小時從這個公園走到那個公園。在華盛頓廣場,仍能感受到作家亨利.詹姆斯和他筆下人物的氣息。一邁進那座白色拱門,迎接你的就是手鼓和木吉他、抗議歌手、政治辯論、行動主義者的傳單和被年輕人挑戰的老棋手。這種開放的氛圍是我不曾體驗過的,一種無意勉強任何人的單純的自由。
    我又累又餓,帶著僅有的那點家當流浪,像打零工的遊民一樣把東西裹在衣服裡做成一個包袱,就差用棍子挑著走了—我把旅行箱留在布魯克林。這是個星期日,我讓自己放了一天假,沒去找工作。直到天亮,我已經把科尼島來回走了一遍,一有機會就閉目養神。我在華盛頓廣場站下了F線地鐵,沿著第六大道走。在休士頓街附近,我停下來看男孩打籃球。也就是在那兒,我遇到了「聖徒」,我的指引者,一個徹羅基(Cherokee)人,一隻腳站在街上、一隻腳踏在銀河裡的人。他不期而至,就像一個流浪者有時會遇到另一個流浪者那樣。
    我迅速注意到了他,裡裡外外打量他,覺得他還不賴。儘管我一向不跟陌生人說話,和他倒挺自然就聊了起來。


台長: →☆ 魅格格 ★←
人氣(1,13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同志書箱/電子書系列】📜 |
此分類下一篇:2012/04/16:『出櫃』
此分類上一篇:(101/05/14)好消息!《12P情慾相談室》二刷,請大家繼續支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