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泡沫經濟後,日本經過了很長一段的經濟復甦期,在此中間日本的社會結構也慢慢的改變,即使全球正為的日本的復甦而感到欣奮,然而日本不為眼前的短期成長而興奮過頭,他們更探討了日本現代的社會現況,「下流社會」便成了日本學者所探討的課題。
首先我所得知的是大前研一先生根據厚生勞動省的的統計數值所訂下的『M型社會』,以一個「利益差」所導致社會分流的一個闡述,利用這些資料清楚的看出日本在泡沫經濟後十年,有錢人更有錢,中產階級卻上下移動,進而發現生產曲線變成左右兩端高峰,中間低落的麥當勞M型曲線。
另一方面是社會學家-三浦在去年9月出版的『下流社會』一書中提到了下流社會不僅僅指向低所得的貧民戶更把箭頭放大到溝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意願及學習動力普遍低落的年輕世代,由於沒有沒有進步的企圖心所以更容易從中流階層流向下流社會。
提到現階段的年輕人,有三個族群是現在討論的對象:
1. 尼特族:沒工作、沒上學、沒受訓,典型的「米蟲」。
2. 飛特族:只想到處打工兼差,不願找正式工作。
3. 單身寄生族:成年子女仍跟父母同住,以節省房租與生活費,收入卻大多拿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
三浦先生也提到,這群年輕人迷戀所謂的科技產品與網路,久而久之就與人群遠離,所以也容易忘記與人的相處,對工作意願等…..也沒辦法執行,這類的族群人數越來越多,產生的後果造成日本的生產力與競爭力下降。
再來探討的便是中產階級了,年紀越來越大,薪資卻領的越來越少,肩上的負擔依然沉重,生活壓力在無形之中累積的更多。「終身雇用制」與「年功序列制」的崩毀無非帶給中產階級的上班族一個浩大的打擊,企業倒閉和裁員的情況是代表了社會的改變,一個時代的衝擊,但對於終身奉獻給同家公司的上班族,在失業後就算到同類型的公司,也不一定有工作,重要的是沒有第二專長,「遊民現象」就是其重大的後遺症。放任自己在公園流浪、發呆、睡帳棚,與相同遭遇的人一起生活,窮人數也日益增加,也有受不了這種情況的人頻頻自殺,自殺率也因此上升。
下流社會的興起,造成消費習慣與企業營運的方式有所改變,金錢的不足讓消費力轉移到網路購物及百元商店中,另一波的商業經營也因此興起。
我所注意到的還是新世代的所產生的「希望差」,經濟的數字可以靠努力改變,
存在內心的觀念、想法卻是根深蒂固的,如果上一輩的人讓日本的經濟再度萌芽結苞,下一輩的人就不能讓花開了卻是曇花一現,下流社會撼動了日本的每一處,所衍生的問題也許會浮現在其他國家中,如何還改變還是最重要的。
參考資料:天下雜誌網站
日本社會文化論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