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9-23 17:32:10| 人氣6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陳璸與臺灣廉政研討會 」 27台南大學登場,會後實地參觀,歡迎民眾參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彭惠美報導/由國立臺南大學與臺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等單位合辦的「陳璸與臺灣廉政學術研討會」,已徵集了近二十篇兩岸學者的論文,將於九月二十七日起在臺南大學舉行兩天的研討,二十八日下午將帶領與會者、市民實地到與陳璸有關的古蹟景點參觀,歡迎民眾踴躍參與。

陳璸是誰?大多數的民眾都不認識他,但他卻是今年初臺南市政府公布的第一批一百一十七位歷史名人之一,與朱術桂、蔣元樞、沈葆楨、湯德彰等人並列。國定古蹟臺南孔廟名宦祠和祀典武廟三代廳都有他的牌位,北極殿後殿有他的神像,還有他的獻匾;臺南孔廟的格局基本上是在他臺廈道任上奠定的,東大成坊上大家熟知的「全臺首學」,更極可能是他題的字,廟內三十多通碑碣,有五分之一與他有關。

陳璸(16551718),廣東海康縣人,康熙三十二年中進士,政治生涯不到二十年,卻有將近一半與臺灣關係密切,其中臺灣縣知縣二年、福建分巡臺灣廈門兵備道五年、福建巡撫三年。陳璸勤政愛民,更難能可貴的是,他為官極為清廉。當年他知縣任滿升官,百姓如喪考妣,扶老攜幼流淚相送,七年後再回臺灣擔任巡道,消息傳開,民眾欣喜若狂,紛紛擁到海邊迎接。巡道三年任滿,百姓不肯他走,朝廷就又留了他二年,直到非走不可了,父老為他雕造肖像紀念,還割下自己的鬍鬚黏上,使雕像更為神似。

陳璸有句名言:「貪不在多,得非分一二錢,便如千百萬。」自奉亦儉,面容清癯,康熙召見後,說他簡直是「苦行老僧」,又對幾個大學士說,「朕召見陳璸,察其舉止言論,實為清官。且璸生長海隅,非世家大族、無門生故舊,而天下皆謂其清;非有實行,豈能如此!國家得此等人,實為祥瑞。」

他在福建巡撫任上過世,屬下瞻仰遺容,見遺體只覆上一件布被子,都不由落淚。他死前還把他應得之銀全數繳庫,曾三度召見他的康熙皇帝,下旨留一萬兩作為兵餉,其餘三千兩撥給他兒子治喪,並親書御祭碑,賜諡「清端」,認為他清廉到了極點。至今他家鄉廣東湛江雷州還對陳璸十分崇敬,近年整修了他的家祠、墓園,在他故居後方新建陳璸紀念館,視為廉政典範。

為紀念陳璸這位廉政楷模,臺南大學與臺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等單位共同合辦「陳璸與臺灣廉政學術研討會」,極具意義。以反映當代肅貪意義而言,部分論文如南京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趙暉的〈論「一把手」腐敗與廉政建設〉、副院長許開軼的〈東亞威權主義政治體制與腐敗〉、臺中朝陽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教授金文森的〈營建工程與臺灣廉政問題〉,都十分令人期待。陳璸的第八世孫陳日光也將來臺灣與會,與大家分享先祖如何垂範後世子孫。

由於陳璸任內修建了臺南孔廟,貢獻卓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欣然同意將這項研討會納入今年孔廟文化節的系列活動之內;陳璸畢生的政績行誼,也與孔廟文化節的主題──八音讚聖若合符節,別具意義。

台長: 總編輯
人氣(6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