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去協會又遇Sandy資料不齊全的問題 Sherry心情不再浮動 已經可視之為常態 自找他事做 當晚到老妹家過夜 隔天就不用趕著出門 因為Sherry除了食運好 旅遊機緣也不少 有時推也推不掉 譬如這次市府舉辦的9/22,23兩天一夜社造參訪的行程 很早Sandy就邀我同行 忘了什麼原因被我婉拒 於是改找雖新進協會不久 卻任勞任怨的好幫手Belinda 怎知臨行前一個禮拜 發現與另一個她必須出席的活動衝突 因此再次請我“代勞” 我很喜歡Belinda 也希望她打消提早於九月離開協會的決定 於是應允 只是此行雖免費 仍有但書 要求學員做見習報告 我跟Belinda說報告交給她 Sherry只要放鬆心情等待出發
由於集合地點在市府 7:00報到 7:30發車 Belinda又熱忱表示要來載我同去 自從發覺她來載我其實並不順路 根本都是專程接送 我有老妹家鄰近集合地點 前一天去她家過夜 隔天就可從容出門 真的不用操勞她了 結果出發當天才看見前一晚理事長的留言 祝我們旅途順利 平安之外 還叮嚀Sherry好好照顧Belinda 原來當天是她的生日 這個訊息得知太晚 臨時如何準備禮物 幸虧有老妹馬上從家裡挖出寶來 讓我方便送禮 Belinda看到為她備禮 好開心 直說好感動喔 以為我為了她的生日買禮物 於是據實以告 她還是很高興 說要請我和老妹吃飯 哎呀 哪有壽星請客的道理 我說路上她想吃的都我請 可是整個行程都不太有機會讓Sherry表現
車上每人發一個三明治 Sherry不敢吃 怕吃了暈車 又會吐出來 還好一路沒有卡拉ok歡唱 可寧靜補眠 可惜Sherry想睡睡不著 整天有隱約即將發作的頭痛感 途中休息站稍作停留之後 順利抵達第一站~基隆 好多船
逛這些港灣城市之前 已經在星濱山共創工作室內聽過解說 是一群在地文化 藝術和設計相關的基隆青年 透過體驗經濟 文創產品 設計服務作為創意行動主軸 共同思構 推動和實踐 以藝術共創 成為在地認識 對話和創作 集結了藝術家 設計師 建築師 音樂家和社會學家等不同創意人才來此進駐 結合地方特色 運用不同媒材的跨領域合作觸發不同文化疆界 不但有讓人發揮理想的舞台 達到集體參與的互動性成果 在每場串連的活動中 也顯示了世代傳承文化記憶的價值 並重振落寞港城
因有定期活動 重整的市容觀瞻 展現了活潑樣貌 引來觀光人潮 讓港灣重新活絡起來 照片裡可看到漆上各種顏色的彩屋 Sherry也拍了幾個海港生活風格的店家
接著 來到基隆安樂區的壯觀社區 遊覽車駛進入口 就已經有一票人列隊歡迎 而戶外搭棚下簡單的說明會 讓我們見證一個集合式住宅的社區營造歷程 這個已經超過18年的社造成果 從初期的工作坊 願景發展協會 綠色商店 二手物交換中心 到於生活中找議題 成立寵物俱樂部 闢建社區寵物公園 執行環保議題 公園雨水收集利用 成立共乘共購中心及社區銀髮學院 邁向社區陪伴計畫 及文化之旅 進而營造出一個環保 低碳 藝術 人文的宜居城市 配合每年的社區活動而開的課程 可讓居民彼此交流 激盪創意 不管是兒童提燈節 母親節 嘉年華遊行 聯合中元普渡 放水燈遊行 中秋節 歲末聯歡 都有聲有色 熱鬧非凡 會後才知 桌上展示的各類裝飾是要供我們配戴拍照的 住戶代表們也滿身華麗裝扮 (所有這些色彩繽紛的面具 髮飾飾和道具 全都是他們社區課程請來老師教授 自製的) 帶領我們推著或跟著遊車浩浩蕩蕩前進 在社區裡環繞 感染一下嘉年華會的歡樂氣氛 也挺特別
再來 是參觀整棟公寓~國產江山社區的改造 據說這裡早期下雨必淹 幾次颱風過境 嚴重到地下室滿是汙泥 於是很多住戶放棄此地 選擇搬離 是由少數人發起自助自救的運動 從一開始住戶僅有一人響應 到最後全體總動員 都是一步一腳印 慢慢凝聚共識 策動群力 才能將整個公共設施漸漸翻轉成如今樣貌 圖中顯示將已損壞 閒置的泳池變身為社區特色的共融樂園 裡面有花草 菜園 旁邊損毀的鐵皮鞦韆改造成休憩桌椅 還將地下室的公共設施變成的大人 小孩都有交流 學習的場所 圖中泳池菜園再過去的空地有新近完工 連遮棚架的木桌椅 就是聘請專業木工師傅開12堂課指導 讓社區居民親子實際參與操作完成的 藉由活動參與 齊力改善社區空間環境景觀 住戶不再是多年互不相識的鄰居 而是可以發揮個人專才 讓整棟公寓住戶都能貢獻己力 互相激勵成長的友善環境
接著 帶領我們探訪社區外的景觀 原來他們不只改造內部 也將戶外有如洪荒的野地整理成運動 休閒場所 包括跨橋過去的沿岸 也有精心栽種 賞心悅目的植栽
晚上覺得文化局發下一人一張 要我們寫當天報告的單子並不難 於是Sherry試著動手寫寫之後 交給Belinda與她的合併繳交 她竟然稱讚Sherry的文筆很好 嘿嘿 管它好不好 反正報告已交差 心情頓時輕鬆不少 加上Belinda給的薰衣草眼溫包 睡前貼 配上她放的輕柔音樂 哇啊~度假的感覺出來了 蟄伏的頭痛早煙消雲散啦
9/23 去見學中壢街區博物館的串聯計畫(Sherry只拍了中平路的故事館 原因在下面) 首先在五號倉庫藝文基地聽簡報 接著開始逛街區 導覽帶我們買老店產品 (我們買了菜包) 下圖是巷仔46文化共享空間(註)的裡外照 當時仍在進行內部整修工程 只拍兩張店家樣貌 根據簡介 串聯計畫是要連結 1.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 - 城市的起源 2.中平路故事館 - 隱身流行商圈的人文風貌 3.巷仔46文化共享空間 - 記憶消逝的民生市場 大時鐘與戲院街 4. 中壢五號倉庫藝文基地 - 軌道運輸發展的痕跡 5.北帥西服 - 中壢站前的流行商圈 6.口味肉鬆老店 - 什麼都賣的大同路商圈 7.壢小故事森林 - 從教育出發 百年老宿舍化身為城市故事館 每一個館舍都是一段中壢重要的故事 每一段故事 都見證了中壢發展的軌跡 跟著街區博物館 來趟探索小旅行 可探索中壢各個年代 在各個街區 發現中壢的現在 過去與未來 藉由保存城市的記憶 可以更了解自己的身分 形塑出城市的特色
最後是參觀桃園大溪老街的社造 這裡的古蹟不少 匆匆跟著導遊穿街過巷 逛老街 觀景點 走了不少路 Sherry全程沒拍照 有Belinda愉悅相伴 回程還能幫我謄寫參訪報告(當天有當天的報告 我以為又是一人一張 無法偷懶 寫完才宣布同組可交一張代表 Sherry車上無法寫字 將報告輸入手機之後 就暈到不行啦) 這趟旅遊 每天都有伴手禮可拿 回到台中 我們先去協會 Sandy看我們回來 有點酸語 說她只有工作的分 沒有遊玩的分 我們將麵包留下供大家享用 資訊帶回自己慢慢看...至少當時Sherry是這麼想的 結果回來整個資料袋高高掛 要整理網誌時 因見聞已大致忘卻 才將資料拿來大略翻閱 因旅遊途中Belinda也在拍照 後來很多地方Sherry就不拍了 覺得請她傳給我即可 問題是 回來發現沒整理的照片太多 還是這些就好 最後一張是此參訪點的唯一照片 也是Belinda與Sherry旅遊中唯一的合照 是Belinda提議以身後的長老教會(是大溪地標之一 也是當地基督教的信仰中心)為背景拍的 看高頭大馬的她與身軀嬌小的Sherry拍照多委屈 還得曲膝哈腰 屈就小人物呢
(註)巷仔46內有六戶連棟鋼筋混泥土的老建築,70年前是陳家四代子孫40多人共同居住生活的地方,就像傳統三合院,承載超過一甲子的記憶,默默見證了居住者的生活歷程,看盡周邊民生市場店家的繁榮與搬遷。80年代子孫人口陸續增加,有人開始搬離老屋,鄰近市場商家陸續承租巷仔遷入居住與作為倉儲之用,直到20多年前因房子老舊不堪,居住者紛紛搬離,陳家於1994年完全遷出 老屋閒置20多年後,陳姓樓主打算整理老屋,於2018年9月開始陸續清理堆積的老舊雜物,讓老屋逐漸恢復當年的風貌,喚起眾人塵封已久的記憶,也陸續有居民開始關心巷仔空間將來的去向。樓主希望藉此號召更多對社區營造、地方創生有興趣的文青友人,共同整理活化老屋,目標成為文化展演空間及地方學研究的文史田野調查基地,未來將串連中壢知名老街區各個文化據點,營造一個「街區博物館」,達到共學、共好及共享的願景。
9/26 學生因開學改星期天上課 Sherry不用趕著打掃 而Belinda約10點來 對 她仍堅持專程來載我去協會 怎知這天Sandy情緒不佳 與Esther鬧得不可開交 這樣大家都頗尷尬的氣氛下 下午Sandy仍堅持上親密之旅的課程 可惜Esther已離去 因為Sandy課中透漏她的內心世界 讓大家多理解她 希望有助協會事務順利推展
晚上外甥開車來接我與他們和老媽於忠孝夜市用餐 提前慶中秋 由於Joey又選擇宅在家(他在家也不無聊 有老妹請他幫忙裁修飯匙末端 以便卡入電鍋旁的飯匙插座) 我們就替他吃囉 還好有晚上這個團聚 為當天畫下美好的句點
9/29 本來老哥邀約家族再度於白河過中秋 最後決定安排回台中過節 儘管Joey不參加 仍願意為家族的中秋聚餐做他的招牌菜~馬鈴薯沙拉
9/30 感謝牧師娘送月餅 讓Sherry的中秋不缺憾 這天早上在協會的禱告會順利 可是會後Belinda與Sandy不愉快 決定不和她去新竹辦事 要留下於辦公室工作 於是Sherry陪伴一起做事 因此之後有機會進一步認識勞小妹這麼可愛的人物 甚至晚上一起去吃麻辣火鍋 好巧 竟然在店裡碰到解牧師 這天Eshter硬塞給我中秋禮金 本打算全數拿來捐助Ruta 最後卻因此聚餐 被Sherry吃掉了一部份
九月僅剩這些照片 就塞在這個社造參訪的結尾做紀錄囉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