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從小就是品學兼優的大哥 可以說是動靜皆宜 文武雙全的人 不但功課好(國中時曾有同學向他下戰帖 挑戰考試成績 還是輸大哥啊) 小學時參加學校棒球隊 也曾得獎(家中有張他抱著大獎盃的照片) 印象中高中時也曾寫作投稿 得獎金 喜好音樂 就自學口琴 吉他等樂器 由於興趣廣泛 加上個性自動自發 因此會自行找書 多方涉獵 探求各類知識領域(譬如老莊哲學思想 佛經典故 心理學 外國名人傳記等)
照理說 有這樣楷模的老大當榜樣 我這個當妹妹的應該也可以多加觀摩 學習 可惜 老天並沒賦予我同等聰明才智(大哥連念醫學院時的期中考 都可以一疊應考書和一疊武俠小說交替看...據說可以鬆弛備考的緊繃神經) 加上天生被動懶惰 沒求知欲 沒上進心 因此乏善可陳 平平是兄妹 卻相去甚遠 金架歹勢
其實 像大哥這種父母夢寐以求的小孩 一個就夠了 幸好 當時的年代不興避孕 因此會接續有讓父母頭疼的子女出現 我就是其中一個 大哥從小乖順聽話 有責任感 又會照顧弟妹 也難怪父母偏愛老大 這點我是從小就有感覺 卻也心服口服的 因為大哥對我們比父母還慷慨啊 小時候父母只給老大零用錢 大哥不但不會亂花錢 還會省吃儉用以照應弟妹的需求 譬如我曾跟他提及想要個鉛筆盒 他就為我跟妹妹各買一個(簡直不敢相信大哥會買那麼好的 我到現在都還記得上面美麗的圖案) 曾看到同學有參考書(有習題解答) 跟他提及(當然沒說有習題解答的事) 我就有參考書了 大哥對弟妹 可以說是有求必應...
我們的學生時期 生活頗單調 根本沒啥娛樂可言(有啦 小時老爸當鄰長 有免費的中華日報可看 因此看報已算是不錯的消遣了) 不過 大哥偶爾會帶我們去看電影(騎腳踏車或走路去) 影片內容已不復記憶 可是有些片名到現在還記得 譬如:礦工的女兒 女人40一枝花 郵差總按兩次鈴 及一些007的影片等 也是當時除了電視外 難得的生活調劑 也曾經看完電影肚子餓 買路邊的熱食來吃 就可以感受到生命真美好了...對 大哥也常帶隊(弟妹軍)去住家附近的那家冰店吃冰(冷颼颼的天氣也照常光顧) 當然也是大哥出錢
大哥高中起吧 習慣於晚上騎腳踏車到住家附近閒逛 散心 也常讓我跟 因而熟悉平常少走動的地區 現在回想起來 才察覺到附近變化之大 從前貫穿各處簡陋小屋的羊腸小徑已不復見 我相信老哥一定找不到當時他同學的住家了 多處稻田變道路 農舍變高樓 一切都不一樣了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 環境也一點一滴在變 每次猛然回眸 就又是一番景象...沒記錯的話 五權路接復興路的那段地下橋 在我小時候是一片蔗田 記得跟著哥哥去過 曾撿拾掉落地上的一小節綠色的細枝甘蔗來咬 甜甜的...聽說那是製糖的蔗園 大學時 五權路貫穿五權南路 也接通南平路 而南平路算是住家附近最後失守的稻田吧...啊不是 南平路再過去的永和街 畢業後曾在那路段附近上過班 當時公司旁仍有稻田圍繞 也不知何時不見的 無處尋了
ㄟ...離題了 我要說的是 大哥比父母會想到小孩的成長和發展 我們小時跟父母沒啥思想溝通或情感互動 反倒是兄妹間比較有交流 現在長大了 每有餐廳聚餐的機會 只要大哥在場 我們都會自動自發讓大哥請客 我們這些已經讓大哥照顧長大的弟妹 即便都各自成家立業了 只要聚首 還是繼續享受被老哥照應的等等好處 台中老家有任何需求 住台南的老哥一定二話不說出錢供應(當然也要感謝不計較的大嫂) 所謂長兄如父 我們好像還被照顧得很理所當然 儼然是在享受我們應有的特權 其實 只因我們老哥有度量 因為並不是天下所有的長子都是這樣的 甚至有會跟自己的弟妹爭權奪利的
感謝老天爺賜給我們這樣的大哥 老哥生日到了 狗腿妹特撰短文(所謂紙短情長)感謝老哥一直以來的照顧 也恭賀大哥生日快樂 身體健康 夫妻恩愛 子女孝順 生活如意/富裕...弟妹我等也絕不吝繼續分享好處(嘿 嘿 嘿...不但展狗腿 也露出狐狸尾巴了)
咻~ 碰! 咻~ 碰!! 咻~咻~ 碰!!! (還是沒忘施放美麗的煙火為老哥祝壽呦...老哥 享受一下動人的煙火 回想一下可愛的弟妹們 就會覺得未來很有希望啦)
文章定位:
人氣(79) | 回應(1)|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