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星期連著幾天是系上"平成十三年度修士業績報告會",將要畢業的準碩士通通要輪番上陣對系上師生演講。輪我們物化這邊報告那天是從我的小老師開始的。要不是有這樣一個修士發表會,我大概很難在早上九點就遇到所有學長學弟,以及其他研究室的老老少少。
也許是因為小老師有在補習班當老師,表達能力比較好;也許是我剛來的時候他不停對我說話;總之他的日文對我來說是最容易懂的。所以每次他的報告我都會很努力去聽,看看自己跟不跟的上他講的內容。這兩年來,一次次小老師的進度報告、seminar聽下來,每次聽每次都多了解一點他在做什麼,那種感覺滿奇妙的。
發表那天我覺得他講得很好很清楚,除了一點小螺絲,該強調的、該刪的我覺得他都安排得很好。在發表完的提問時間有個教授一開口就從根本直疑小老師為何研究一個已經很了解的化合物。我也常常被問到同樣的問題,但是真的在這樣的發表會聽到還是緊張了一下,看小老師在台上百口莫辯的樣子,想他心裡一定很不好受。
小老師用物化的新方法研究的化合物在有機化學中已用"有機的研究方法"研究得很透澈了,當然大家常常提的NMR也是很強的研究手法,但不能就以為有機無所不能、最重要、是一切‧‧而質疑其他的方法呀!想澈底了解一個化合物就應該想盡各種方法、試盡各種方法呀!濱口先生說過"我們理學部是做最基礎的科學研究。而要立刻見效、要能夠馬上應用在社會上的東西是工學部藥學部要努力的" ‧‧‧‧這麼說來,這個做為"基礎"的科學若是有空白就不堅牢了。我們以嘗試"填空白"做為今後研究生涯的開端豈不是有重要的意義嗎?
小老師下台之後就走到我看不見的後面去了。不曉得是走了,還是有留下來聽其他人的發表‧‧‧‧後來我一整天都沒機會跟他說說話。
晚上和一個學姐聊,她笑說"那個教授會不會是生氣你們教授研究經費拿太多?" ‧‧‧‧呀呀呀‧‧就算真是如此為人師表也應該有風度,不以問倒學生為樂;更要有包容的氣度,別在小小的系上勾心鬥角。輪到其他研究室的修士發表時,濱口先生並沒有提出刁難的問題,就像他平時一對我們的嘗試都給予鼓勵和支持,一點小成果他也不吝惜讚美。和他討論實驗的過程中,我甚至感覺對於我的實驗他比我有更多的熱情與信心,比我更用功。
盎斯何其幸運能遇到學問人品都值得學習的老師。 盎斯不但要加油做實驗,今後也要勇敢面對所有的質疑!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