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風雨來臨
該淹水的地方一次也沒有缺席
只是看每次又多了那些新的苦主
每次看山林裡又在搞那些重大工程
就為下游居民暗自擔心
每次看到高山農業搞得轟轟烈烈
就為山下的居民憂心
臺灣的水利工程水準極低
甚至有些是刻意等天災來進行緊急發包用的
可惡極了
數十年罕見的大水
我們無意去怪罪任何人
但對於那種沒肩膀
面對媒體先推諉的人
真讓人看不起
高雄臨近縣市皆重創
高雄市民主動發起救援舉動
及許多NGO及社福宗教團體的動員力量
又再次把政府的層層體制給比下去
讓我深深覺得台灣的三都或四都的體制該要好好檢討其可行性
趁直轄市升格亂像剛起步時還有機會更改
而且畫分的原則應以自然地形條件為首要考量
不要如政黨算計的選票考量
地方縣市的救難體制的能力真的有限
加上天災通常是跨縣市的範疇
更添救援人力整合指揮的難題
我們平日的作為
只能希望天災的來臨時能讓傷害變成八成、六成就屬萬幸
但剛好相反
我們的工程開發做為
通常是讓天災發揮兩倍、三倍、甚至更高的折損
都是人命ㄚ
我偉大的官員們
八年八百億被擋住
因為綠政府的版本不夠利委們"充分發揮"
最後藍軍加碼預算到1160億
取得共識
快快樂樂過關
臺灣從此以後過著平安快樂沒有"水幻"的日子....
後來石門水庫加碼200多億
總預算達1400億多
執行到目前已花了約400億
說實話
再丟個一兆也一樣
大官小官只會要求預算執行率
沒花完還送辦說....
關於實質內容
不是重點
這是我們拼了賤命喊凍算以後的福報
相信這筆錢因為"未見成效"
大災過後將會"順應民意"
繼續加碼
希望給災區的百姓感到一種虛幻飄渺夢境般的安全感
原來那些人的永續發展就是無止境的把我們的稅金填進錢坑
看看知本
大水來時,行水區會變得那麼大
所以有時晴天的空照圖小水量的照片會有很大的落差
這是六月份拍的
當時對知本溫泉區稍往上的山頭大量開墾的狀況覺得不妥才拍的...
除了很陡的山體以外
大概都農用了
山體本身失去了涵養水的能力以外
加速土石的崩落及水的流速
也就是原本土地可以留下水及植物吸附水的能力沒了
水衝得更快
相對刮蝕更厲害
還有水從山裡出來時,山的兩岸是岩壁成份較多
所以我們看到水流比較細
速度會越往下越急
等出到知本森林遊樂區後
一個轉灣行水區進入平緩區會往脆弱或較低處解放山裡衝出的水石土
仔細看更上游是金針山的開墾區
水的涵養能力一樣大量失去
這是舊衛星照
現況可能會更糟糕
]
水岸被刮蝕的原因很多
這是一個綜合的結果
也是歷來累積的結果
另外知本溪本身除高過路面好幾米的堤防外
溪流裡不免俗地也有多處欄沙壩
用來檔住魚蝦生物的游動
平時"方便"積蓄沙石
大水來時一次解體崩潰往下游而去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