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小地方,臺灣社區新聞網"
http://www.dfun.com.tw/topic/topic_03.aspx?articale_id=3394
一個燠熱的午後,用肺濾過小港工業區污濁惡臭的塵煙,進到一個即將
被臺灣歷史抹除的地方~紅毛港,一個我嬰孩時就離開的土地。
民國五十七年的一紙命令,這個曾是荷蘭人在臺的最後據點,一個曾是愛
爾蘭紅髮苦力揮汗過的地方,一個清領時期就有記載的老漁村…,正式開
始她風燭殘年的運命,這一次的凋零,是用放生的手法,外加近四十年的
棄養來書寫一篇國家總體經濟至上論。討海人的強悍,在一次次補償金的
爭論,及遷村地點的攻防中,顯得無力及難堪,終究,高雄港在國際競爭
舞台逐漸落居下風時,那個四十年來的偉大建設夢,終於要啟動?高雄的
城市競爭力停擺多年後,附帶將紅毛港的青春也陪葬的大開發,就要來真
的了嗎?這是四十年等到的一個答案。
走進今天的海汕路,像極了一個齒危髮禿的老者,記憶中路兩旁的房屋密
集而紛亂,但今天卻落到處處被移平的潦落,一間好的、間隔著幾間拆的
,就這樣像齒牙所剩無幾的老者,連自己的過往也說不清楚了。
好像來到"明天過後"的電影場景
紅毛港的建築有許多的澎湖風味,從材料及型制上及當年工匠的來源有關
,一些美麗的閩南樣式及更少數的洋樓街屋散落,可以約略看出這漁村也
曾經風光體面過,但是當高雄港的國家經濟任務上身後,這樣的重擔畢竟
不是一個兩萬多人口的聚落能抗衡的,當一個國家將一個聚落宣判死期時
,手法是很多的。
這個漁村的天際線由原本的廟宇鳳尾飛揚
被改變成了工業文明的通天神塔
與燒媒碳的大林火力發電廠、臺電的運媒碼頭、專門處理大發林園工業區
廢水及排放的聯合污水處理廠…為鄰,這還不說內海那岸的小港工業區無
數鋼鐵、化工廠的常年相伴。這是一個國家要一個漁村死亡的積極作為,
還不是安樂死耶。對於一個以漁撈及水產養殖為生的村落,除了大量污染
斷送她的營生基地、清澈環境外,遷村的思維卻只是把人支開而與其營生
全然無關,在身家財產被迫清空之後,還要面對未來生計重新再來的困頓
,國家機器的霸道,港務局只是要地不願真心面對居民的畏縮,著實無法
令人茍同。
漁者面對著夕照,在漁群匿跡的海域上,紅毛港的漁人被遷往內陸後如何營生?
紅毛港其實有著明顯而具特色的氏族聚落型態,由南而北分別為埔頭、姓
楊仔、姓李仔、姓洪仔、姓蘇仔,而各由其角頭廟~飛鳳寺、飛鳳宮、濟
天宮、朝鳳寺、朝鳳宮等,另有三個規模不大的楊、李、洪姓宗祠,還有
為祭祀海上網起的人骨遺骸所建的小小海眾廟,構成整個聚落的宗教主體
,當然,這種架構,將在遷村後完全破滅。
行走在海汕路上,殘存的屋宇正面的堂號上也無聲地述說著海峽彼岸的遠
歲血緣,如穎川、弘農、河南、隴西、延陵…等對照於陳、楊、黃、李、
吳…等姓氏子孫的存在綿長,而在紅毛港遷村完成後,計劃在高字塔附近
規劃一個紅毛港文化園區,只是這種找一塊不礙事的空地,把近四百年歷
史的先民生活點滴用圖表及文字,去記錄、美化這段停滯、無任何空間存
留的歷史的便宜行事方式,我還比較寧願用當下殘破的紅毛港身影,記錄
赤裸被卸下生民記憶的空屋,轉述人口寂寥的街弄午後光影,去無聲控訴
一個專門吞噬我們歷史的無情官僚,當成熄燈之前,我們最後的回眸。
工匠絕對是一流的,讓數十年來的斑剝,未能入侵一堵簡約無華的側牆,是紅毛港僅餘的尊嚴
神佛被主人邀請到新的未知的地方,往日的祝禱依然留下來堅守最後的福地
一個美麗弧線的金型馬背牽引出一條厚實的屋脊,當年這屋脊底下是一個家族的榮光所在
怪手一直是某種信仰的神器,因為有人堅信世界不容舊情愛
從舊的鐵路站址搬來重組,美麗又新鮮的亭子重新過日子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