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8-30 09:44:33| 人氣8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大匠世代中山陵和呂彥直 ◎陳名能

Main Image
圖/陳名能

清未民初,戰禍動亂和屈辱的時代,也有過美好的一面,那就是學術文化和藝術的豐收。數不完的學者名家,處在中國文化餘燼尚熾,而西方文化大量添加柴薪之際,自幼深潤中國文化,後來又接觸西學,留學歐美,鑽研西方文藝古典,身處變局卻逢源東西、學貫古今,成就絕非偶然。這樣的時勢,自有各類英雄出世,建築之學當然不例外。

一九二五年孫中山先生過世,葬事籌備委員會公開向世界徵求陵墓設計,總共收到四十餘件。經四位評審:南洋大學校長凌鴻勛、德國建築師樸士、畫家王一亭、雕刻家李金髮,一致認為中國青年建築師呂彥直提出的參選方案,「設計範界略呈一大鐘形」為「簡樸堅雅,且完全根據中國古代建築精神」,獲得首獎。後來有論者評中山陵的設計:
是結構完整、聚散巧妙;是中西一體,珠聯璧合;是氣勢磅礡,視角見奇;
是簡樸莊重、寓意深遠。

呂彥直(一八九四~一九二九)安徽滁縣人,父呂增祥官至五品,曾奉派出使日本,後任天津知州,與嚴復、孫寶琦、呂鳳祥等學者名流交遊論學,呂彥直並與嚴復二女兒訂婚,呂早逝後嚴女士終身未嫁。一九○二年,呂彥直隨二姐、姐夫(嚴復長子嚴伯玉)到法國讀書,一九○八年回到天津,一九一一年考上清華學堂留美預備部,一九一三年畢業後考取公費留學美國,就讀於康奈爾大學,一九一八年畢業並留在紐約工作。一九二一年返回中國,次年與黃檀甫成立真裕公司,後改名「彥記建築事務所」。一九二五年呂彥直設計的中山陵獲得首獎,受聘為中山陵的建築師;一九二六年設計中山紀念堂及紀念碑,再次獲獎。

但,呂彥直一九二七年病倒,兩年後患肝癌不治過世,年僅三十四歲。呂彥直設計的這兩個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的里程碑,由黃檀甫接續建築任務,都在他身後才完工。

南京中山陵嬴得多方佳評,我認為呂彥直的主建築設計,採用了中國古典歇山式屋頂,青天綠林的背景襯托出比例典雅和氣度雍容。反觀其他兩個二等獎及三個榮譽獎的設計,均不約而同地採用高塔式的攢尖屋頂,氣勢自然就弱了許多。

此外,常被人稱道的中山陵藍色琉璃屋頂,在我國建築中甚少見到,可能出於北京天壇祈年殿及皇穹宇等建築群的藍色屋項。呂彥直借用這樣的藍色琉璃瓦,並以全部白色建築體搭配,來暗合青天白日國徽,作為安置孫中山先生梓棺的陵寢,一般認為莊重肅穆而又極具深意。我曾於《聯合報》論壇版撰文指出,藍白二色雖形成沉重哀慟的氛圍,但背倚南京市郊鐘山的大片蒼翠之中,更是一曲動人的彩色三重奏。

呂先生設計廣州中山紀念堂時,八角攢尖屋頂仍延用了藍色琉璃瓦,卻沒有再配以全部白色建築體,而是如天壇建築群一樣,在屋頂以下的簷椽、斗拱、梁枋、柱及門窗等之上,均施以精緻彩繪,來塑造位於廣州市中心,又是傳統中軸線上的地標建築,以紀念中山先生。兩者功能與環境不同,因此設色各異,足證呂先生美學用心之深厚。

台北市中正紀念堂也選用中山陵藍白二色的設色,以及藍色琉璃瓦八角攢尖頂,與廣州中山紀念堂幾乎雷同,但出於建築美學權衡者少,出於政治考量者多。藍白二色雖說莊嚴肅穆,但這裡不是「中正陵」啊!

呂彥直為中國現代第一代建築師中最傑出的代表,不幸英年早逝。中國民間向無「建築師」的職業和稱號,官方自古以來掌管建築設「將作監」,西漢官名稱「將作大匠」,現在我們紀念呂彥直先生,稱他為「大匠」,是再恰當不過了。

(本文刊於2019/08/29人間福報
【無能名焉隨想錄】專欄 )

台長: 閱寫協會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