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9-27 21:14:22| 人氣10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人間百年筆陣 演講 ◎路寒袖

前一陣子應TED之邀參與他們的演講,這國際知名的演講會特色是每場只有十八分鐘。

策展人來邀約時,我答應得很阿沙力,因為演講對我而言算是家常便飯,更何況在台中舉辦,而且場地又選在台中市政府,怎麼說我都是主人的身分。

一般的演講一場是兩個小時,所以我已經很習慣以這樣的時間去舖陳演講的內容、節奏,所以只要一上台、拿了麥克風,環顧現場、與聽眾的眼神一交會,一百二十分鐘的布局就隱然成型。

但思索十八分鐘要講什麼,又要怎麼講時,竟卡住了,並非沒材料,而是太多,十八分鐘怎麼講得完?要我一口氣講一百八十分鐘沒問題,但十八分鐘卻成了難關。

我人生的第一場演講是到復興文藝營,那一年辦在墾丁青年活動中心,當時我任職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記得那天我特地提早下班(報社是晚上十一、二點才下班),趕最後一班台北飛高雄的飛機,營隊派了一部車從高雄小港機場把我接到墾丁,這樣前後輾轉了大約五、六個鐘頭,抵達墾丁青年活動中心時已經近凌晨一點了,但這些對我來說都不算折騰,因為整個心思都放在如何講好第一場演講。

隔天準備早餐時,見作家李赫在餐廳門口拿一張小小的卡片筆記,他說,正在想待會要演講的大綱。我一聽,覺得太強了,都要上台了才擬大綱,不禁大為折服,心想自己何年何月才能有此功力。

那天早上的課程,李赫第一堂,我排第二堂,雖然很想去旁聽、觀摩前輩的演講,但更擔心自己的表現,只好乖乖回房繼續K自己花了近一個禮拜準備的演講稿,那份稿子紮紮實實寫了十來頁,可是每次看都還恐慌不足,由於是第一次演講,因此緊張到只會照著稿子念,根本不知如何應變或與聽眾互動。

我早已忘了如何度過那兩個鐘頭,但依稀記得全身僵硬,表情緊張,汗流浹背。那次,我還特地帶了錄音機錄下全程,回來後仔細聽了好幾遍,把所有的缺點一一記下作為往後改進的參考,那也是我唯一一次為自己的演講錄音。

不過,它不是惟一一次準備講稿,印象中,講稿起碼維持了十場,但隨著演講經驗的累積,講稿的內容愈來愈精簡,終至不必隻字片語就可侃侃而談。記憶中,曾經最長的一場是兩天內對同一批學員講了十一個鐘頭的課,那是一個的文學營,原安排兩位講師上課,不料另一位講師臨時有事,以致整個文學營由我一人包辦。

而演講時間最早的就屬台中榮總外科部,因為醫生、護士一早就得看診、開刀,所以安排早上七點半就開講,到了會場後我才知道,那些聽講的醫生在演講之前已先開完部門的醫學會議了。

去扶輪社演講也有一些曲折的經驗,記得第一次的演講時間是三十分鐘,其實若非是一位熟識的朋友力邀,我根本不想答應;果然三十分鐘很不過癮,才起個頭寒暄兩句就要收尾了,我開玩笑比喻說,這種演講有如國際航班,飛機才剛在跑道滑行,塔台就要求降落了。因此有一段時間我婉謝了所有扶輪社的邀約,但就是有人鍥而不捨,盛情難卻下,我才說:太少了。他們以為我要求演講費,所以慷慨的請我開價,我說,誤會了,我不在意演講費,但希望演講時間多一點。因此,從三十分鐘,到四十、五十分鐘,有時還能「爭取」到一小時。

演講是既要講,也要演。怎麼演?巧妙人人不同,既可用肢體、用聲情,也可從內容……。演講是利用短短的一百二十分鐘去說服、感動一群人,進而贏得他們對講者個人與理念、情感的認同,如何達到這個效果?在適當的章節進行細部的描繪是必要的,而這些都需要時間去舖陳。

精簡時間的演講是一項挑戰,雖不必然成為主流,卻是另類型態的提供,畢竟在如此緊張繁忙的社會裡,常常只要一個啟發、一個結論就能造成翻轉。

(本文刊於2017/09/27人間福報)

台長: 閱寫協會
人氣(10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生活‧心靈 |
此分類下一篇:我的水交社記憶 ◎朱玲
此分類上一篇:故鄉,中元節印象 ◎郭秀端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