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說話的習慣中,
會不會經常出現「沒差」、「差不多」等等的字眼呢?
請記住,這是不尊重、輕視對方的用語喔!
經常地,我們會提醒或勸告身邊的好友,
那些他們忽略的事情,
這個時候,如果當他們說「沒差啦」,這不就是一種否定嗎?
如果解釋這三個字,
應該解釋成「你真是白擔心了」還是「你也未免太雞婆了」?
這種反應,事實上是潑你一盆冷水,撇你一眼無聊,
假如換句話說「謝謝你的提醒,我會注意的」這樣不是很好嗎?
我們經常這樣無意間傷害的對方而不自知。
「差不多」根本上也是藐視人的一種語言,而且使用得更頻繁、更誇張,
假如有好好唸書,永遠還記得胡適之先生的「差不多先生」,
不過在我的見解,實事求是也未免過於現實,
特別是面對感情上的時候,偶爾是需要得過且過的。
難不成,你還會去計較你跟別人情感的平等交易嗎?
難不成,你會用任何物質去衡量自身的存在價值嗎?
然而,善意的對待、努力的程度,或是付出的體現,
卻不能看淡他,輕視他、鄙視他,
該謹言慎行,就該認真面對,做人,不也是如此?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