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西洋歌曲應該算是國中的時候,那時英文老師覺得英文課本裡的數印地安瓊斯歌(想必大家都應該耳熟能詳)不太能滿足我們這些毛頭小子對英文歌的好奇吧!所以老師額外跟我們介紹了兩首英文老歌,其中一首中文名叫告訴蘿拉我愛她,還有另一首就是Sad movies,這兩首都讓我印象好深刻,不過我現在只保留了Sad movies。
『告訴蘿拉我愛她』是一個男歌手唱的,歌曲裡描述的是一個賽車手要去比賽了,結果後來賽死車場,在那之前小倆口似乎有爭吵,而他深深愛著蘿拉,儘管到死之前他仍深深愛著蘿拉,那時才國中的我聽那首歌心裡真是覺得愛情超偉大。
而另一首歌就是主唱聲音很好笑的歌曲,但是你如果仔細得閱讀歌詞,你會了解這一點都不快樂,歌詞裡描述,一個女子想要約男友去看電影,後來男友說沒空,所以她一人走入電影院,正當要坐下來的同時,她看見了兩個熟悉的身影坐在她的眼前,一個是她的男友,另一個則是她的好朋友,而電影正播放著好笑的卡通,很諷刺的是前面兩個人正打著火熱,坐在後面那個人則是不斷淚流。而歌曲唱著『And mama saw the tears and said what’s wrong and so to keep from telling her a lie I just said : Sad movies always make me cry 』碰到這種誰也不願見到的情形,女子的心中希望媽媽別擔心於是就說了她去看了一場Sad movies,而媽媽不知道這場Sad movies的主角就是她罷了! 那時覺得英文老歌裡的情感都好真摯,爾後就慢慢喜歡上聽英文老歌。
還記得有次老媽子為我們家買下了一套十張的英文老歌CD,每次拿起音響放著一張張的不同的CD聽了又聽,又拿起歌詞唱了又唱,儘管不成調,還是很喜歡唱英文老歌,裡面的歌曲真的都很經典。『Somewhere out there』、『If』、『Moon River』、『You don’t have to d say you love me』、『Top of the world 』、『Rhythm of rain』、『And I love you so 』、『Yesterday once more』….等等很膾炙人口的歌,而且現在市面上還是不斷地推出英文老歌的精選集,可見英文老歌真是歷久不衰阿!
我記得我在上了高中以後才漸漸愛上聽西洋流行樂的,有一次老哥帶了一塊錄音帶回來『Right here waiting』是老哥的朋友最喜歡的一首歌、還有披頭四的『Let it be』,裡面帶有點抒情搖滾的調調讓人不禁把歌詞朗朗上口的一句唱著一句。不過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1997年的葛萊美獎的歌曲,我覺得那是我聽過最好聽的一張專輯,裡面我第一次聽到瑪莉亞凱利姊姊跟All 4 one唱得『One Sweet Day』,飆高嗓音的瑪姊姊與R&B轉也轉不停的高低音之間的遊戲讓你覺得這種歌真是經典,還有麥可傑克森的『You are not alone』讓我一聽到就會覺得很親切也覺得驚訝,因為一個平時在台上超級會搖的麥克竟然唱起了這麼雋永綿長的抒情歌曲。
而接下來陸陸續續下來知道有Backstreet boys、Boyzone、N’sync、….等男孩團體,這些男孩團體都是讓迷哥迷姐們最難忘的回憶,他們熱情洋溢的美妙合聲及年輕俊俏的面孔都讓我們享受極佳的聲色效果。
而接下來我也發現了一些真的很極致的聲音除了瑪姊姊之外的聲音,還有席琳迪翁,我有一陣子很迷她,甚至想把她的唱片一次集結,不過窘於經濟狀況,我還是只聽著她的那張專輯名稱叫『Falling into you』的CD裡面的歌曲,席琳的歌曲總會有最高潮的音樂地帶,那就是她飆高音的時候,裡面一首『All by myself』狂飆到不知道高幾度的音,你很難像她的發音部位已經跑到後腦勺了。
還有她主唱的一首電影主題歌曲『Because you loved me』,我發現我很難拒絕一開始沒有前奏只有人聲低沉的歌曲,那種像是你的情緒摸索著音樂的前奏而歌曲卻突然進入你情緒的瞬間然後在帶領你往歌的情緒裡走。
後來你迷上了比較偏向個人情感的創作,你記得有一位藝人還蠻喜歡這位歌手的-小貓女Lisa Loeb,雖然她的曲調簡單,但她的歌詞帶有些詩意的味道,創作上很自然,歌詞裡總有著像日記手札之類隨感的心情,卻又很像陳綺貞那一類的調調,有自己獨特的觀點及哲學。她的歌曲充滿著對愛情的質疑,但卻又樂觀的看待感情的態度,歌曲間有些充滿著小女生的天真爛慢得純真,有些則是成熟地描寫男女關係間的情境處在那樣情境下的情緒,甚者我可以說,很多情歌都是在描述人世間所發生過的愛情場景。
她的歌曲也有在某些電影出現過,「Stay」出現在伊森霍克的『畢業生』、「faraway」(忘記是不是)出現電影『龍捲風』。
上了大學開始接觸吉他開始唱起一般的國語流行歌曲,可是發現社團內好像很少人唱英文老歌,於是我在某一次的發表會上唱了『The end of the world』還蠻受歡迎的一首歌,那時我在練習的時候,有個學長跑過來跟我聊西洋老歌,雖然我們的年紀有兩三年的懸殊,不過我很驚訝社團裡面還有人喜歡英文老歌,跟學長聊天時發現他知道的歌都是比較偏Blues的,也開始跟我說些有關Blues的故事,雖然不太懂,但卻知道了不少搖滾樂手的歌曲如Eric Clapton的『Tears in Heaven』、Eagles的『Hotel California』。不過我們卻曾經有個夢想就是希望有一場英文老歌的發表會,後來也隨著學長畢業而無疾而終。
我曾經荒廢了兩三年不聽西洋樂,因為我在大學的宿舍裡面沒有播放的設備也沒有電腦,而且喜歡西洋音樂的人好像很少。直至大三,我遇到了我的室友,一個超愛西洋歌曲的女孩子。
寢室裡如果她一醒來興致很好她會放個頹廢風的大衛鮑伊,不然就是放『美國心玫瑰情』的電影原聲帶裡的序曲『Dead already』當作自己是那個正在跑步的凱文史貝西,或者,來一段法國香頌搞點詭異的浪漫情調。如果她放得是我不對味的音樂,我大概會很討厭她,但是她讓我聽到了些很特別的東西。
隨著嘻哈風(Hip Hop)以及Rap的流行,大量的流行樂從原本的音樂元素裡又摻雜了這些東西進去,剛開始你聽到阿姆的嘻哈加上他那個性派的Rap還有搞怪的MV,會讓擬覺得心情不好時你想要聽這樣俏皮又富有強烈韻律節奏的歌曲,還有聯合公園裡面混雜多種音樂元素的風格,每一項音樂的元素都讓你感覺全世界都在吶喊著。不過嘻哈卻讓人感覺到音樂一股複製風,全世界都在複製著嘻哈音樂。不知道2003年之後的十年的西洋音樂到底會流行什麼樣的風格,但我想應該還有更多不同的類型的流行音樂還在私底下被蘊釀著,等待著發跡的一刻。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