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7-01 18:12:11| 人氣9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楞嚴經 (歷史源流)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楞嚴經》,大乘佛教經典,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於灌頂部錄出別行》,簡稱《楞嚴經》、《首楞嚴經》、《大佛頂經》、《大佛頂首楞嚴經》。唐般剌密諦傳至中國,懷迪證義,房融筆受。印順法師認為它與《圓覺經》、《大乘起信論》屬於晚期如來藏真常唯心繫的作品。對於《楞嚴經》的真偽,長期存有爭議,多數佛教信徒皆認同它是佛陀所說,而部份佛教學者認為它是在唐代中國所寫作,再偽託為印度傳入的作品。

由於《楞嚴經》內容助人智解宇宙真相,古人曾有:「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的詩句

 

《楞嚴經》在唐代中葉成書譯出,並開始流通,最早的記錄見於智昇所著《開元釋教錄》與《續古今譯經圖記》,隨後的元照著《貞元新定釋教目錄》中也收錄此書。由北宋初,中國第一本雕版印刷的大藏經《開寶藏》開始,一直到清朝的《乾隆大藏經》都收入正藏中,故漢傳佛教的信徒多認為本書不是偽經。

 

譯者

智昇在《開元釋教錄》中說,此書是由釋懷迪與不知名的梵僧譯出,沒有提到房融筆受[2]。但在他的另一部作品《續古今譯經圖記》中則說是中印度般剌密帝光孝寺誦出此書,釋懷迪證義,並由房融筆受。般剌密帝在誦出此經之後就回印度了,不知所終[3]慧洪(西元 1071—1128 年)《林間錄》中有智顗大師遙拜西方,祈求《楞嚴經》的傳說[4]。明清之際則有般剌密帝是將經卷藏在手臂中,帶來中國的傳說[5]

神龍二年(公元706年),懷迪曾經應詔至洛陽,參與菩提流志譯出《大寶積經》的工作,於睿宗先天二年(西元713年)完成。《開元釋教錄》說此書是懷迪在京師完成譯經後,回到廣州之後譯出。但《續古今譯經圖記》說此書是在唐神龍元年(西元705年)由懷迪譯出,房融筆受。時間上的錯謬,引發後世的懷疑。

另一個疑點是,據《舊唐書》房融於神龍元年(西元705年)二月甲寅(四日)流放欽州(今廣西省欽州市),在時間上,似乎也不可能至廣州參與譯經[6]

 

流傳及版本

《楞嚴經》譯出後,並沒有列入朝廷正式的譯經目錄中,也沒有馬上流傳於世。宋朝子璿〈西元 656-1038 年〉所著《首楞嚴義疏注經》說此書譯成之後,因為唐中宗剛即位,房融又被貶,所以未得到官方承認,只在禪宗學者間私下流通,後由僧惠振作科判,再傳出[7]。《廣州通志》說此書是由神秀大師見到房融上奏的經本,方才流傳於世,但是這個說法不太可能[8]贊寧宋高僧傳》則說此書是惟愨洛陽時,由房融家中得到此書,並流傳於世[9]。無論是哪個說法,我們都可以知道,此經的流行與神秀系的禪宗有很大關係。

目前可見的版本分為源自北宋的《趙城金藏》本,與源自明朝版本的清《乾隆大藏經》本。《趙城金藏》本較為少見,主要的流通本是來自於清《乾隆大藏經》。

北宋版本

有一較少見的《楞嚴經》版本出自《趙城金藏》,與《高麗藏》相同,都是出自於北宋初年的《開寶藏》。

與清版的主要差異在於楞嚴咒的文句不同,且清版楞嚴咒中只有咒文,而《趙城金藏》本中則加有註解。而且《趙城金藏》本在楞嚴咒之前有一行註文,但到了清版則被刪除了[10]

流通本

現代流行本的《楞嚴經》出自清朝《乾隆大藏經》,源自明版《磧砂藏》、《永樂南藏》、《徑山藏》。

 

[編輯] 其他版本

在藏傳大藏經《甘爾珠》中,收有由漢譯藏的《大佛頂首楞嚴經》第十品以及《魔鬼第九》兩本,相當於《楞嚴經》的第九及第十品,由於它是在前弘期譯出,相當於中國唐代,所以全本可能是因為朗達瑪滅佛而散失,只剩下兩品。

清高宗乾隆 17 年至 28 年間由章嘉呼圖克圖主持,由袞波卻將全經由漢文重譯成藏文,並以漢、滿、藏、蒙四體合璧的《首楞嚴經》刊行[11]

 

主要內容

全經分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部分。第一卷為序分。講述此經說法因緣:文殊師利神咒保護阿難免受摩登伽女誘惑破戒,並為其說明眾生流轉生死,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在此即可明顯見到,此經為本體論之思想,並以常樂我淨的見解加以闡述,非 世尊因緣法之教授。

第二卷至第九卷為正宗分。主要闡述「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圓,含裹十方」,眾生不明自心「性淨妙體」,所以產生了生死輪迴的現象,修行人應避開行婬、貪求、我慢、瞋恚、奸偽、欺誑、怨恨、惡見、誣謗、覆藏,以免感召惡報,修習禪定前應當先斷淫殺盜妄語,以免落入魔道,略說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十地等覺妙覺等由低至高的種種修行階次,達到方盡妙覺,「成無上道」,並禪那中可能會出現的種種魔境界,與後末世出現於人間的惡魔,詳細描述其各種特徵與型態。

佛告知阿難。魔於末世時,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體。或自現形。皆言已成正遍知覺。讚歎婬欲,破佛律儀。先惡魔師,與魔弟子,婬婬相傳。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則九生。多踰百世。令真修行,總為魔眷。命終之後,必為魔民。失正遍知,墮無間獄。

第十卷為流通分。講述此經應永流後世、利益眾生等。

第一卷

敘述阿難因乞食,被摩登伽女用幻術攝入淫席,將毀戒體。如來放光,並要求文殊師利以神咒往護,遂將阿難摩登伽女來歸佛所。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悔恨自己一向多聞,道力未全,因而啟請宣說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佛告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有諸妄想故有輪轉。

第二卷

波斯匿王之問,顯示真性圓明無生無滅本來常住之理。並說一切眾生輪迴世間由二顛倒分別妄見,隨業輪轉:(1)眾生別業妄見,(2)眾生同分妄見。應當抉擇真妄,而明五陰身心不有,世界本空,破我法二執,顯本覺真如,顯示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第三卷

佛對阿難陀就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七大等一一說明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第四卷

富樓那之問,顯示世間一切根塵陰處等皆如來藏清淨本然,但以三種相續:即世界相續、眾生相續、業果相續,諸有為相循業遷流,妄因妄果其體本真。真智真斷不重起妄,是故如來證真故無妄。四大本性周遍法界,歇即菩提,不從人得等。

第五卷

憍陳如五比丘,優波尼沙陀香嚴童子藥王藥上二法王子、跋陀婆羅等十六開士、摩訶迦葉及紫金光比丘尼等,阿那律陀周利槃特迦、驕梵缽提、畢陵伽婆蹉、須菩提、舍利弗普賢菩薩、孫陀羅難陀、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優波離、大目犍連、烏芻瑟摩、持地菩薩、月光童子、琉璃右王子、虛空藏菩薩、彌勒菩薩、大勢至菩薩等,各各自說最初得道的方便以顯圓通。

第六卷

即是觀世音菩薩說耳根圓通,以聞熏聞修金剛三昧無作妙力,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獲十四種無畏功德,又能善獲四不思議無作妙德。文殊師利以偈讚歎。佛更為阿難說修禪定者,需先有四種決定清淨明誨(不淫、不殺、不盜、不妄),方能離禪魔。

第七卷

佛說四三九句大佛頂陀羅尼(即能記憶、受持一切佛法的能力)。此即《大白傘蓋佛頂陀羅尼經》。並說安立壇場法則及持誦功德。次因阿難請問修行位次,佛先為說十二類眾生(胎、卵、濕、化、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色、非無色、非有想、非無想)顛倒之相。

第八卷

說明三摩提三種漸次。其次說明五十七位:干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十地、等覺、妙覺。又因文殊問,示經五名,說明經的歸趣。因阿難問,說地獄趣造十習因,受六交報(即六道),以及鬼、畜、人、仙、修羅、天等七趣,自業所感差別。

第九卷

說明三界二十五有之相。次明奢摩他中微細魔事,即五陰十魔等。 卷末提到:

佛言:『阿難當知。是十種魔,於末世時,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體。或自現形。皆言已成正遍知覺。讚歎婬欲,破佛律儀。先惡魔師,與魔弟子,婬婬相傳。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則九生。多踰百世。令真修行,總為魔眷。命終之後,必為魔民。失正遍知,墮無間獄。汝今未須先取寂滅。縱得無學,留願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救度正心深信眾生,令不著魔,得正知見。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汝遵佛語,名報佛恩。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想陰。用心交互,故現斯事。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汝等必須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遍令眾生,開悟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第十卷

說五陰的行陰魔中十種外道(二無因論、四遍常論、四一分常論、四有邊論、四種顛倒不死矯亂遍計虛論、立五陰中死後有相心顛倒論、立五陰中死後無相心顛倒論、立五陰中死後俱非心顛倒論、立五陰中死後斷滅心顛倒論、立五陰中五現涅槃心顛倒論)。識陰魔中禪那現境十種魔事。次明五陰相中五種妄想等。

台長: 牧風™
人氣(92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