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7-16 09:55:32| 人氣19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文昌帝君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文昌帝君 吳仁懋
一、前言
自古以來「文昌帝君」有天神和人神之分,天神是指北斗七星中的「文昌六星」而言,相傳文昌帝君於西晉時降生於梓潼,生前長期居住於山中,此山當時治屬梓潼縣,因此文昌帝均又稱為梓潼帝君,後生天為神,掌祿職貢舉之事,而民間祭祀的是人神,則為梓潼帝君,與文衡聖帝(關聖帝君)、孚佑帝君、朱衣神君、魁斗星君合稱為五文昌夫子。 
天神可從風俗通天文志談起:「文昌六星在北斗魁前天之六府也,主集記天道,一曰上將,大將軍建威武,二曰次將,尚書正左右,三曰貴相,太常理文緒,四曰司路司中司隸,上功進,五曰司命司怪,太史主滅咎,六曰司冠,大理佐理寶。」史記天官書則曰:「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宮;一曰上將,二曰次將,三曰貴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祿。」兩書記載雖然稍有不同,而均以民間官稱職務相稱,從周朝以來都制定禮法祭祀,祭祀的為天神,北斗七星中的文昌六星,目前所能考據到的祭祀天神發詳地為四川省的梓潼縣七曲山,環境優美秀麗,廟宇巍峨壯闊,故又名「帝鄉」,七曲山大廟為歷代官吏文人心目中的聖地,蒞廟必拜,並留下歌功頌德的匾額,有副對聯如此寫著:「七曲山九曲水左柏森森是聖地;十年木百年人眾生芸芸仰文昌。」最能點出七曲山大廟的風貌。
人神指的是梓潼帝君,與文衡聖帝(關聖帝君)、孚佑帝君、朱衣神君、魁斗星君合稱為五文昌。梓潼帝君始名張亞子,字雱夫,又名張善勳,西晉人(西元二六五至三一六年),生前長居七曲山,通曉詩書,頗識醫理,不記報酬為民治病,濟困扶危,性格剛直不阿,頗受百姓愛戴,死後昇天為神,掌文昌府(尚書省)事及祿職貢舉(人間功名祿籍)之事,自有科考以來,深受士大夫敬重,是以人民祀奉為神,每逢考試季節,為人父母者常代子女跪文昌神前以求金榜題名者甚多,於是天下學校均建祠祭祀,唐宋時封張亞子為「英顯王」,元代始封為「文昌帝君」「梓潼帝君」,明景泰年間更於二月三日遣官致祭,清嘉慶六年(西元一八零一年)乃正式列為祀典,通令天下學府建廟立祀,春秋則遣官致祭,相當重視。案三國演義記載,文衡聖帝(關聖帝君)東漢建安二十四年(西元二一九年)關羽敗走麥城,被東吳俘殺,孫權深恐劉備起兵報仇,於是以木匣城放關羽首級,派人星夜送至洛陽,企圖嫁禍曹操,曹操識破孫權陰謀,於是刻沈香木為軀,以王侯之禮,厚葬關羽於洛陽城外,而孫權已以王侯之禮,厚葬關羽之軀於當陽漳鄉,是以民間有云:「頭定洛陽,身困當陽,魂歸故鄉」之說。孚佑帝君即八仙之一的呂洞賓,玉皇大帝敕封為「昊天金闕內相孚佑帝君文尼真佛」、「三教統真興行演化妙道天尊」、「大羅天仙」;由北宋太祖封為、「妙道真人」;由元世祖封為「純陽演正警化真君」;元武宗封為「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等稱號,而台灣敬稱其為「孚佑帝君」、「仙公」、「呂仙祖」,孚佑帝君俗姓呂,名瓊,字伯玉,一名紹先,字號純陽子,唐代關西浦州河東道河中府永樂縣(今山西省永樂縣)人,生於唐德宗貞元十四年(西元七九八年),屢試不第,但骨相非凡,在試途多蹇下,於長安酒肆巧遇鍾離祖師,黃粱夢醒而受點化,始盡脫凡胎,乃仗劍雲游天下,曾有飛劍取命之說,仙祖淡然笑言曰:「世多稱吾能飛劍戮人者,吾聞之笑曰:慈悲者佛也,仙猶佛耳,安有取人命乎?吾固有劍,蓋異於彼,一斷貪嗔,二斷愛慾,三斷煩惱。」是以俠骨仙姿早已根植於世人心中,呂祖志在濟度眾生,常隨緣度化,認為能捨棄世間名利才是修道根本。朱衣神君乃北宋歐陽修知貢舉時,於閱卷時,常覺座後立有一朱衣人,凡朱衣人點頭之文章即入選,後事典試人員即稱為朱衣人。魁斗星為奎星俗稱,魁斗星君是掌文運之神,科舉時代迷信以魁星踢斗為文運之兆,於是就「魁」字取象,塑造鬼舉足踢斗之形,後人又藉以為77騎馬的姿勢。
二、文昌殿和聚奎閣
台灣之有文昌閣之肇建,始於清康熙三十一年或三十三年(西元一六九二至四年),為台廈兵備道高拱乾所創立,取名「奎光閣」,位於台灣府學(今台南市)朱子祠後面,從此台灣各縣亦紛紛因神設廟,類似學校作為教化之所,依清朝之規定,唯有府縣治始可設孔廟儒學,而重鎮大邑只能有文昌祠,清道光十九年(西元一八三九年)北港貢生蔡慶宗(當時官拜徵仕郎)倡建文昌祠,並成立聚奎社,想提昇北港文風及以文會友,而統領蔡慶元,州同銜陳濬哲、蔡慶熙、李正燦,宣德郎陳嘉清,光祿司士政黃深淵等人捐款,籌建於笨北港街西郊,佔地二甲餘,該祠分為二進,前進奉祀五文昌夫子,後進為聚奎閣,有東西兩廊,為學子會文講課場所,光緒六年貢生陳纓宏等捐款重修,十三年蔡慶元捐款修建垣牆數十丈、花苑、台榭、庭園、荷池、虹橋作為修心養性之處。聚奎閣全由本閣出身之科貢生捐出束修禮、充實設備、購買圖書、資助學子赴考盤纏費用,對笨港文風助益甚大。在朝天宮正殿的西側有文昌殿,那是清光緒二十年北港街大火,文昌祠被波及,乃暫建於朝天宮右畔,現文昌殿中有一「石陛」,乃道光時之泉州石,色白質優,雕紋歷久不滅,光緒二十一年日本攻佔台灣後,社會不安,其後又遭逢大地震,祠堂受損,日本當局予以拆毀,神像移祀朝天宮文昌殿,聚奎閣先賢牌位現仍奉祀於水月庵,而舊址已改建為「聖安宮」奉祀馬鳴山五府千歲。(聖安宮前仍標示著奉祀五文昌夫子,但不聞有何相關祭祀活動,廟祝或相關之人都不知五文昌為和許神也。)
三、朝天宮之文昌殿
北港朝天宮志稱:「五文昌夫子殿主祀:文昌帝君。陪祀:朱晦翁(熹)夫子、黃勉齋(幹)夫子、陳北溪(淳)夫子、蔡九峰(沈)夫子、真西山(德秀)夫子。」朱熹宋徽州婺源人,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菴、遯翁。晚年徙居建陽考亭,主講紫陽書院,又稱考亭、紫陽,曾任秘閣修撰等職,為程頤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發揮儒家思想中的「仁」及大學中庸的思想,繼承和發展二程子理氣關係的學說,其學大抵「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而以「居敬」為主,集南宋理學之大成,淳祐間從祀孔廟。黃勉齋(幹)夫子(西元一一五二至一二二一年)宋福建閩縣人,字直卿,受業於朱熹,朱熹稱讚其志堅思苦,以女妻之,及作竹林精舍成,有「他日可請直卿代即講席」之語,熹後來生病危急,以所著書授幹,手書與訣曰:「吾道之託在此,吾無憾矣。」寧宗時,授迪功郎,嘗累遷知安慶府,治兵築城,有德政,民稱黃父,世號勉齋先生,尋乞歸,卒諡文肅。陳北溪(淳)夫子(西元一一七八至一二一七年)宋漳州龍溪人,性至孝,朱熹守漳時,嘗從授業,為學甚力,學者稱北溪先生。蔡九峰(沈)夫子宋建陽人,自仲默,少從朱熹游,隨父蔡元定貶謫道州,元定卒,徒步護喪還,隱居九峰,屢薦不出,學者稱九峰先生。真西山(德秀)夫子(西元一一七八至一二三五年)宋浦城人,字景元後改為景希,慶元年間進士,官至參知政事,有直聲,立朝十年,奏疏數十萬言,皆切中要務,其學以朱熹為宗,學者稱西山先生。
四、朝天宮文昌殿建築之特色
朝天宮的西側為「聚奎閣」,面寬三開間,進深三間,闢三門,是出入文昌殿之門廳,實際上它是一座「山門殿」,文昌殿最有名的是「御路」,又稱「石壁」,御路是清時尊貴者大輿通行的專屬路線,一般平民不敢踏踩其上,朝天宮這座御路為泉州白石雕成,質優色白,作「雙龍戲珠」,一龍居右上角,一龍在左下角,成天地交泰狀,即俗稱的天翻地覆,淋漓盡致,其雕法是採用剔地起突雕法,構圖極為嚴謹,雙龍崢嶸突出的形象,翻轉在雲海上面有祥雲、有白浪,龍珠卻在其中,凝聚了全圖的力量,造型蒼勁有力,所謂石破龍出,龍首奔放,狀似有血肉,相當精彩且令人驚嘆不已,此石陛上有落款為「道光庚子年陽月立」(即道光二十年,西元一八四零年),可知當時貢生蔡氏倡建聚奎閣教育子弟之苦心。文昌殿中尚有一座祭典用的鐵鑄的「雲板」,通常懸掛於迴廊,也可以作為廟內作息如進餐或集合之用,雲板形狀與磬相似,稍有不同,此雲形板其形如雲故名,上鐫銘文「五星祠,五文昌夫子」,還有太極圖樣,形狀相當古樸。另外必須探討的是中門外的抱鼓石,上面為螺型紋而有包巾,聚奎閣既是文士相距之殿閣,則宜以典正渾穆為主,不尚繁瑣盤錯之風,自然傾向典雅了。
在台灣廟宇中文昌殿大門,也顯示出與人不同處,那是聚奎閣之門板竟然繪以二十四節氣之題材,中國古時即以十五日為一氣,六氣為一時,四時為一歲,故一歲有二十四節氣,每一個節氣以一神為代表,既是農業社會當順應天命,敬天法祖而二十四節氣與人民一年中的生活作息密不可分,將眾神繪入雲彩中,以彰其象。聚奎閣之門板能繪上全套二十四節氣之神明,是由畫師陳玉峰繪製,陳師之用筆細緻,設色典雅,落拓不羈,線條流暢,由於年久丹青剝落,再請其公子陳壽彝依原稿重繪。
五、朝天宮文昌殿之匾額及聯語
匾額有兩個
其一、光輝:日本時代昭和戊辰春藤雨田立,戊辰為民國十七年。
其二、光明氣象:為國父 孫中山先生兒子孫科所寫。
聯語有五對:
神龕:聚集文峰談進士,奎輝甲第絢長恩。
正門:聚蒸士氣扶名教,奎朗文光射斗牛。
石柱:壁合奎聯輝帝座,蛟騰鳳起煥人文。
右門:聚合群英崇聖道,奎輝五宿啟儒宗。
左門:聚步青雲瞻玉闕,奎含紫氣耀黌宮。
六、五文昌夫子祭典程序
北港朝天宮依例敦請北港鎮內各級中學校長,輪流擔任春秋兩季的主祭,陪祭,並由各中小學資優教師擔任執事人員,各高中職及兩所國中學生代表參與祭祀典禮,所有主、陪祭及執事人員均穿著前朝的長袍馬掛,很嚴肅莊重的依下列禮節進行祭祀典禮。
中華民國八十六年歲次丁丑
五文昌夫子(春)秋祭典禮
典禮開始 擂鼓三通 揚炮 奏大樂 啟扉 陪祭就位 主祭就位 執事者各執其事
全體肅立 瘞毛血﹝奏細樂﹞ 主祭行盥洗禮
 ﹝引﹞詣盥洗所行洗禮﹝走到盥洗處,主祭洗手﹞盥洗﹝引﹞復位
行上香禮                  
 ﹝引﹞詣香案前行上香禮﹝上香禮由通唱喊﹞﹝引﹞復位
主陪祭跪 上香 叩首 再叩首 三叩首 興 復位
行迎神禮
 
執事者各執其事 鳴鐘鼓迎神 主陪祭跪 叩首 再叩首 三叩首 興 跪              叩首 再叩首 六叩首 興 跪 叩首 再叩首 滿叩首 興 樂止
全體向 五文昌夫子行最敬禮
脫帽 敬禮 戴帽 復位〔奏細樂〕
行初獻禮
 〔引〕詣神案前行初獻禮〔行至神案前〕〔引〕跪 叩首 初獻爵 獻帛
   再叩首 三叩首
行讀祝禮
﹝引﹞詣香案前行讀祝禮﹝由神案走到香案前,讀祝禮由通唱喊﹞﹝引﹞復位
主陪祭跪 俯伏 〔樂止〕
讀祝文生就位 跪 讀祝文
       維
中華民國八十六年歲次丁丑年月朔  越  日主祭  陪祭
暨聚奎閣各校教員諸同仁等謹以剛鬣柔毛牲醴庶饈果品香褚金帛之儀致祭於
五文昌夫子之神前曰北斗之右六星縱橫集計天道掌握文衡暨承象以燦列復應運而篤生揭儒宗之領袖煥昭代以文明神人一氣而相感葇茹聯拔以彙征彩筆丹篆踵前賢而得夢秋闈春榜魁多士以題名維諸生之願望實有神之光榮逢仲秋之吉日盡諸子之微誠薦以金帛奉以禮牲神其來格鑒此馨香以
掌文籍諸神配祀   尚

讀畢興 平身 主陪祭跪 叩首 再叩首 六叩首 興 復位〔奏細樂〕 
行亞獻禮
 〔引〕詣神案前行亞獻禮 跪 叩首 再獻爵 獻牲 獻饌
   再叩首 大叩首 興 〔引〕復位 
行終獻禮
 〔引〕詣神案前行終獻禮 跪 叩首 三獻爵 獻羔 獻飯 獻金
   再叩首 萬叩首 興 
  行飲福酒受胙禮
 〔引〕詣神案前行飲福酒受胙禮〔走到香案前飲福酒受胙禮由通唱喊〕
    〔引〕復位 
主陪祭跪 叩首 飲福酒 受福胙 再叩首 滿叩首 興 復位
全體向 五文昌夫子行最敬禮
脫帽 敬禮 戴帽 復位〔奏大樂〕
行送神禮
執事者各執其事 鳴鐘鼓送神 主陪祭跪 叩首 再叩首 三叩首 興 跪              叩首 再叩首 六叩首 興 跪 叩首 再叩首 滿叩首 興 
焚金帛
司帛者奉帛 讀祝者奉文
望燎
復位 禮畢退班
九、參考書籍;
(1)、北港朝天宮志:財團法人北港朝天宮董事會發行,蔡相煇撰。中華民國 七十八年一月出版。
(2)、北港朝天宮建築與裝飾藝術:財團法人北港朝天宮董事會發行,李乾朗編著,中華民國八十五年五月增二版。
(3)、笨港:笨港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林志浩發行,林永村、林志浩著作,1995年4月出版。
(4)、神祇列傳:全國寺廟整編委員會、道觀出版社發行,台北市羅斯福路二段三十三號十一樓之一

台長: 懋哥
人氣(19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興趣嗜好(收藏、園藝、棋奕、汽機車)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