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1-11 21:38:40| 人氣2,78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回歸永遠的父親——《爸不得愛你》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即使你說我武斷,我也會堅持的。

請容許我斷言:在塔可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1932—1986)以後,最重要的俄國詩化電影大師將可能是安德烈‧維雅簡錫夫(Andrei Zvyagintsev)。

至少,他們二人的第一部劇情長片,分別是《伊凡的童年》(Ivan’s Childhood,1962)和《爸不得愛你》(The Return,2003)都獲得了極具權威性的威尼斯影展最佳電影金獅獎。另一方面,維雅簡錫夫秉承了塔可夫斯基的詩化電影語言傳統,即使他也坦言自己被英瑪‧褒曼(Ingmar Bergman)、安東尼ʊ尼(Antonioni)、維斯康堤(Visconti)、伊力‧盧馬(Eric Rohmer)等大師的作品所打動。

維雅簡錫夫說過:「對一個俄國導演而言,不可能不感到塔可夫斯基的深遠影響。」雖然維雅簡錫夫陳明自己並非嘗試模仿塔可夫斯基,但《爸不得愛你》的人物、攝影和節奏等等實在具有濃烈的「塔可夫斯基風格」。

《爸不得愛你》中兩個兒子的名字不是叫伊凡(Ivan)和安德烈(Andrei)嗎?塔可夫斯基首兩部作品就是《伊凡的童年》和《安德烈‧盧布廖夫》(Andrei Rublev,1966),主角分别是伊凡和安德烈。不單如此,《爸不得愛你》與《伊凡的童年》中的伊凡,性格倒有數分相似,都是倔強而任性的小孩。安德烈呢?他們同樣踏在「信心」的旅程上,這一點,我會在後面詳細闡述。還有片中的母親:金髮、憑欄、抽煙、憂戚的眼神,就是《鏡子》中(The Mirror,1974)的母親了。三個人的艱苦而神秘的旅程令人聯想到《潛行者》(The Stalker,1979)。那本藏有父親照片的宗教畫畫簿也讓我想起《犧牲》 (The Sacrifice,1986) 中的相差不多的畫簿。

恐怕,維雅簡錫夫無法擺脫塔可夫斯基的窠臼了。

並不如此。維雅簡錫夫也有他關心的題旨。

甫一開始,我們看到廣闊的大海,立刻令我想起安東尼ʊ尼的《奇遇》(L’Avventura,1960)和波蘭斯基的《水中刀》(Knife In the Water,1962)。不過,維雅簡錫夫關心的主旨和他們二人並不盡相同,他們處理的是人與人的關係,屬於人性與群性的範疇,而維雅簡錫夫除了關心人性外,他更明顯地立足於神性及形而上的區域。

片中的兩兄弟一踏進家門,就聽見母親說:「父親回來了。」兄弟二人愕然,畢竟父親已離開他們十二年了。二人躡手躡腳走進父親的房間,他們看見父親,觀眾也看見父親。我立刻想起來了:那不正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曼坦那(Andrea Mantegna,1841—1506)的代表作——《哀悼基督的死亡》(The Lamentation over the Dead Christ,1490)中的基督形象嗎?

更何況,父親身上裹著紫色的袍,基督受難時穿上的,也是紫袍。(《聖經‧約翰福音‧第十九章》中有這樣的記載:「兵丁用荊棘編作冠冕,戴在他頭上,給他穿上紫袍。」)所以,我可以肯定,《爸不得愛你》是一套關於基督的電影。

當然,《爸不得愛你》中的基督形象,跟柏索里尼(Pasolini)《馬太福音》(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tthew,1964)的左翼基督或《受難曲》(Mel Gibson: 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2004)中的天主教基督形象肯定是截然不同。因為《爸不得愛你》是俄國電影,自然富有濃烈的俄羅斯宗教精神。

俄羅斯的宗教精神中至少具備了「苦難」這個不二的元素。赫克(Julius F. Hecker)在《俄國革命前後的宗教》指出,基督是受苦的象徵,俄國諺語也有云:「沒有十字架,就沒有基督。」(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頁13)受苦、順從、不反抗正是俄羅斯的宗教特性,所以,追隨基督的路必然是苦路。就正如俄國神學家舍斯托夫(Lev Shestov)在《悲劇哲學》中的一段說話:

「一旦一個人由於命運的安排,在現實面前碰得頭破血流,在恐怖中他就會突然發現,所有美好的先驗判斷統統是假的,這時,他便有生以來第一次被無法抑制的懷疑攫住了,這一懷疑隨即摧毀了那貌似堅固的空中樓閣的牆腳,蘇格拉底、柏拉圖、善、人性、理念--所有的這一切從前都是天使和聖人,他們集合在一起,保護人的內在靈魂不受懷疑主義和悲觀主義惡魔的侵害和攻擊--如今竟消失得無影無蹤,化為烏有,於是,人便面臨最可怖的敵人,在其一生中第一次體會到令人膽寒的孤獨,在這孤獨之中,哪怕是最熱忱、最溫情的心靈,也不能把他解救出來。確切的說,悲劇哲學正是從這一點開始的,希望永遠失去了,而生命卻單單地留下來,而且,在前面尚有漫長的路生命之路要走。你不能死,即使不喜歡生 。」(錄自劉小楓《走向十字架上的真》,上海三聯書店,1995,頁21,詳參《從絕望哲學到聖經哲學》一章)

正是如此。片中的兩兄弟興致勃勃地和久別的父親展開一段旅程,不過這旅程並不愉快。它是苦路。父親(基督)並不仁慈,甚至太苛刻了,他有嚴格的指示和命令。兩兄弟不可有任性的舉止,從對答到吃飯,從作息到應付生活的種種問題,父親都下達誡律規條,不得逾越。小兒子伊凡因頑劣而逐出車門,在風雨交加之中抱膝痛哭,當小舟的推動器失靈了,兩兄弟又要拿起船槳,划過風暴中的大海。兄弟一起面臨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衝擊,兄長選擇憑信心與順從去面對,彷彿一個聖徒,他有傳統的俄羅斯宗教素質。弟弟比較固執,他會反抗,他確實「被無法抑制的懷疑攫住了」,甚至懷疑父親是假冒的,是一個殺人凶手。

《爸不得愛你》不單是一套關於追隨基督的電影,也是關於信心與懷疑的電影。在片首和片尾,都出現過高台和長梯,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意象。在《聖經‧創世記‧第廿八章》中,以色列人的先祖雅各夢見天梯,上帝對他說話,將土地和後裔賜給他,還會保佑他。天梯就成了神與人溝通的一個象徵。

小兒子伊凡終於奈不住父親的苛刻,放聲大哭奔往樹林,父親和兄長立刻尾隨快跑。樹林的盡處有一個高高的燈塔,那是伊凡不敢上去的。那時,他忽然一鼓作氣爬上塔頂,父親在他後面追著,情急之下從燈塔失足掉下,死了。就在這一刻,兄弟二人呆住了;就在這一刻,伊凡的懷疑殆盡,產生了前所未有的信心,視他為父親,喚他作爸爸。既然父親是基督的象徵,父親(基督)的死就使他重拾信心了。至少,只有真正的父親才會為兒子而死。父親(基督)的死正正就是信心的源始。

讓我們回到片首。

伊凡本來是一個膽小鬼,沒有母親,他不敢從高臺上下來,他十分倚賴她。當然,我們可以視之為戀母情意結作祟。不過,從整部作品的宏觀角度看,《爸不得愛你》除了具備宗教性外,人的成長也是十分重要的題旨。兩兄弟本來甚麼的不願幹,不懂幹,他們活在母親的蔭庇之下,當他們暫別母親,而要和父親踏上旅程,他們學會了一件事情:用雙手,去解決面前的困難。在旅途中,他們面對困難總是撒手不管,經過父親連番指導與提責,他們才硬著頭皮去嘗試。當父親死了,兄長便說要用雙手去搬移父親的屍體,他和弟弟都恍如脫胎換骨,成了男子漢。我們可以看見,他們發現了自己的一雙手,正是個人內在的潛能發動的根本。因此,我們可以判斷《爸不得愛你》為一套詩化的宗教電影外,也可算是關於成長的公路電影。

在結構上,《爸不得愛你》的成功之處在於以一個極為吸引的懸念放在起始,就是失蹤十二年的父親的回歸,觀眾自然非得知謎團的底蘊不可。而且本片分為不同的段落,以一星期的七天作界線,除了讓人感到條理清晰外,更使觀眾聯想到《聖經‧創世記》的七天創造論(到了第七天上帝才創造人,也是創造行動的高峰,而人的成長正是本片的要旨)。在電影中的七天,卻是一個「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苦旅,展示人靈魂的飛躍與心智的成熟。

《爸不得愛你》是一部關於父與子的電影,有些人會想起屠格涅夫(Turgenev)的代表作《父與子》,有些人甚至將它引申為一部政治電影。我想這部電影跟俄國政治局勢可謂沾不上邊,而它也沒有影射共產政權的意圖,正如導演維雅簡錫夫指出:「我沒有將它視作為每天常見的故事,或者一個社會性的題材。很大程度上,它從一個神話化的角度去看人生。」,重點也不是如《父與子》般展示出兩種社會思潮的角力與爭持。

維雅簡錫夫跟托爾斯泰(Tolstoy)與杜斯妥耶夫斯基(Dostoevsky)比較接近,關心的都是人的生命與靈魂。在片末,影像由彩色轉變為黑白,而塔可夫斯基的《安德烈‧盧布廖夫》的結尾則是由黑白轉變為彩色,前者是兄長安德烈透過照相機拍攝下來的照片,後者是安德烈‧盧布廖夫經過重重苦難挫折,終於重拾信心,畫出不朽的聖像。安德烈的照片展示了人的生活和轉變,經過一段神秘的旅程,兄弟二人的心靈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而醒覺,而最後一張照片,正是父親一直帶著的:還是嬰兒的小安德烈,父親抱著他。我們便知道愛在那裡。

附錄:安德烈‧維雅簡錫夫談《爸不得愛你》
1. 《爸不得愛你》,《第廿八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特刊》,2004,頁64
2. ”I Wouldn’t Like To Talk About It”(An interview with director of The Return
Alexander Zvyagintsev) ,http://www.kino.com/thereturn/textareas/return_int.html
3. “Return of the Prodigal Father; Andrey Zvyagintsev Talks About The Return”,http://www.indiewire.com/people/people_040202return.html

(刊載於《影評人季刊》第二十六期)

台長: 香港形象
人氣(2,78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