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開澎湖群島地圖,澎湖本島(包含馬公市、湖西鄉)、白沙嶼、以及西嶼是最大範圍,也是從馬公就有陸路可以到達的地方,整個倒U字型的澎湖203道貫穿三座島
西嶼因狀似漁翁,又被稱做漁翁島,在跨海大橋西嶼端的橋頭還立有一座漁翁像;其實據說日據時代因為在澎湖設有毒蛇研究中心,後來這些研究用的毒蛇被放生到當時無陸路可通的西嶼上,因此又有蛇島之稱
傳言不知真偽,但西嶼蛇類眾多倒是真的,由於島上有畜產試驗所的放牧場,在雨水貧瘠的澎湖來說是地下水文充沛之處,牧草茂盛,因此夏日多有牛蛙四處碰跳,當年阿兵哥在路上就撿了一大袋(真的是多到用撿的,連抓都不用抓),哨所加了好大一次菜;食物充沛蛇類確是橫行,而且多半是雨傘節;雨傘節雖然名列台灣毒蛇譜,不過性情溫馴,攻擊性低,我在澎湖的日子多有照面而相安無事
下了跨海大橋在203道上首遇的村莊是橫礁跟合界,下一個是竹灣,因為近海養殖發展重鎮,算是西嶼的大型村落,其中一個入口是難得的十字交叉路口,南邊往竹灣,北邊往小門,這條路其實是澎湖的202道,但是比起其他同級道路卻是清靜許多,轉往小門後左邊就是畜產試驗所的牧場,很美的平原;一個地形小起伏後可見一座小橋,過了就是小門嶼
小門嶼是西嶼唯一的離島,也是西嶼最北邊,小門橋因此被戲稱跨海小橋
也許不在203道旁邊,加上大家的玩法通常都是過了跨海大橋一路殺到西嶼燈塔或是西嶼西臺再往回走,多半沒有時間到小門,這裡,始終擾而不亂
說小門,也許觀光客一頭霧水,要說鯨魚洞,那麼只要做過一點功課的就應該知道
小門是西嶼景點首選,內舉不避親,誰叫我在這呆過一年多,怎麼說都比其他地方熟悉;比起西嶼其他地方知名度,小門到小池角這一帶的海岸線顯然平靜許多,卻是有種澎湃的力量,只要見過一次就不會忘記!
小門村人口不足百人,除了活動中心跟小門國小全部房舍最高兩層,另有兩座廟宇,分別是村內的震義宮跟其實不在小門嶼的土地公廟,是西嶼最小、也是距主要道路203最遠的村落
村前一小片沙灘,在午後陽光下只有潮浪隱隱,平靜的有點不真實
多年前的記憶依舊,再過十年搞不好還是依舊,這是個時光彷彿只慢慢流動的小村莊,也許潮浪才是計時器,一漲一退剛好單位
驅車繞過港口想起當年見證整個港口的擴建工程,也想起見到豆腐鯊倒吊的新奇,右邊水塔旁的陡峭小路就是當年小門村進出要道,也是地名由來,其實從這邊可以騎車長驅直入小門嶼步道,而且是到風景最美的部份,不但遠眺吉貝白沙跨海大橋,還有鮮少人煙的潮間帶以及澎湖最著名的石滬,崖頂下觀宛若掉落海面的項鍊,在靜靜海平與粼粼波光中訴說百年不變
我記得當年在這與即將退伍的五位同梯佐著星光大啖海水煮小卷,守著逐漸清朗的天色,一葦舢舨枕著晨曦孤獨
永遠的畫面
以前看到澎湖的旅遊介紹,還常常提到咾咕石、石敢當、鎮風塔等等迷人的當地人文景觀,但是這次出門,發覺類似文字少了很多,是這些不再引起遊客的興趣嗎?不過想想,當年這些居民與天地共存發展出來的獨特,也不是為了要給觀光客一頭熱的,有沒有光環其實一點也不重要
蜂巢田是澎湖另一個獨特人文景觀,就是用咾咕石疊砌而成,用以防風保護農作物,在澎湖幾乎處處可見,但是唯獨小門完整現存;初見小門蜂巢田有種敦厚的震撼,不單單本身結構,還有整體場域建構氛圍,順勢而落的層層相疊,沒有精密計算,沒有審慎施工,每座石牆在細節展現人與土地的生命力,令人動容!當地不叫蜂巢田,叫菜宅,會心一笑!
我在鼻頭鄰近海岸見過更大規模的蜂巢田,可惜早已荒廢,現在大概已經完全被銀合歡淹沒了吧
出發前看了一下資料,總說小門有個地質館,始終納悶到底在哪?沒想到轉過熟悉的活動中心準備往鯨魚洞,這棟建築就出現在眼前!
原來是在小門國小下方,當年只是斜坡空地,沒想到巧妙運用地勢將整個館嵌在坡地中,這是我見過台灣對原始景觀最尊重的設計了!雖然建築本身平實無華,但是這種環境設計讓我由衷佩服!
台灣本島長大的不容易適應澎湖毫不保留的陽光跟遍尋不到的遮陽設施,地質館正好讓大家喘口氣避暑,館內展覽資訊簡單但已足夠讓觀光客有初步認識,其實非常推薦大家花個半小時在此充實對澎湖的認識。朋友們在這拍照玩瘋了,整批熱鬧嘻笑充斥館內,我想當初館內規劃之初,怎麼樣也想不到這個點會被用來拍攝照片之用,而且超美!景深、色彩、打光通通恰到好處,鏡頭下的世界很不一樣!
趁著他們玩鬧之際,我充當斥候也順便估一下大家的腳力;戶外螺旋而上的瞭望臺接上原先的小門步道,豁然而現的海岸就是我熟悉不過的風景,左右各自通往小門燈塔與鯨魚洞
左方步道起伏大一些,但是不遠,景色差一些;右方鯨魚洞盡在咫尺,幾乎都走在懸崖上方,平緩的緊,可是繞一大圈的步道得到挺遠才有涼亭可歇腳,中途的澎湖陽光我想大家會有點吃不消,何況領隊的攝影師還有別的景點想拍照
嗯….
小門的美,得靠虔誠的雙腿才能體會,可是這三次都是蜻蜓點水,其實也好,我依舊保有當年的最初回憶,因此並不隱蔽的小門嶼,竟也成為我的私房景點!好笑的是,我並不想私自珍藏,每次我可都是推薦大家一遊的啊!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讓有緣人好好體會小門的動人之處….
站在村前,看著已經不屬於我的哨所,右方懸崖盡頭就是煙墩城,始終以為是部隊自己命名的地方,有著西嶼最磅礡氣勢的玄武岩海岸,看星聽海!
離開時,老是覺得少點,過了小門橋才想到那株長的蠻橫的綠珊瑚不見了,就像我記得的白色屋舍一樣,說是不變,小門還是有點遺憾的
照片說明:
1. 西嶼北部地圖,取自”沿著菊島旅行”網站,謝謝本城版主推薦,很棒的澎湖網站;小門嶼又稱吼門之珠,不過我始終沒見過有人問過或寫過,吼門到底是什麼?有人猜的到嗎?無獎徵答!
2. 攝自小門地質館,見到這樣的地圖其實很感動的
3. 取自網路,蜂巢田,其實這不是小門,不過喜歡她的取景,所以就用了
4. 取自網路,小門地質館
5. 遠處就是鯨魚洞,我自己也只在半夜去過一次,什麼都沒看到,呵呵
6. 村前沙灘遠望舊地,小門哨,煙墩城(也稱煙墩、煙墩臺)
回來才發覺,我沒拍幾張小門的照片,也許心情平靜起波濤吧
P.S. 這次在澎湖吃了很多海鮮,結果最棒的,是在小門吃到的生海膽跟生海蚵,啊~~真是人間美味!原先以為會很腥,沒想到海膽在口中蹦跳的海洋甜味令人驚艷,極品!生海蚵也是野生,小小一顆,卻將那種蚵類獨有的海腥味收的恰恰好處,都不用沾任何調味料,就像我以前吃到的漁民用海水直接煮的小卷,海的鮮味是最棒的調味!
不知道海膽是不是保育類還是有捕捉限制,但是真的很好吃~~
顯示文章地圖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