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想在三月底把這篇文章寫完的,沒想到還是拖到四月了。。。
依照一開始的計畫,是一路寫特洛依戰爭、波希戰爭、伯羅奔尼薩戰爭這幾個希臘世界的重要戰役然後接到亞歷山大大帝結束的,可是在過程中突然有個想法,我想會比較有意思。。。
還是先提一下以便接先前的時空背景;也就是馬其頓的崛起
腓力二世是非常雄才大略的君主,馬其頓位於希臘半島偏北,是希臘經陸路到亞洲的必經之地,長久以來是斯巴達的盟友;但是腓力二世利用伯羅奔尼薩戰爭南方的兩大希臘城邦雅典與斯巴達兩敗俱傷的優勢,先是征服拜占庭,鎮壓北方蠻族,然後往南打敗另一個強敵底比斯,成立科林斯同盟,鞏固了馬其頓在希臘世界的領導地位
這些戰役中亞歷山大已經展現他不凡的軍事能力,當腓力二世出兵拜占庭時他年僅十六歲,不但代父統治馬其頓,還打敗趁機作亂的北方蠻族;腓力二世在打敗底比斯的重要一役中,亞歷山大指揮馬其頓左翼軍隊,打敗了底比斯神聖團隊,更加建立他在馬其頓的威望,這在後來他當上馬其頓國王時有很大的影響
關於亞歷山大生平的介紹很多,當然偏神話的部份也不少,比方說他出生之時父母親都夢到過異象,又有說在德爾菲神廟與印度寺廟同時出現天下霸主現世的徵兆;希臘故事中很愛強調英雄的出身血統,就傳說亞歷山大是宙斯之子,又有一說他的父母腓力二世跟西方蠻族公主奧林匹亞分別各是希臘英雄海克力斯跟阿基里斯後裔。。。
在亞歷山大十九歲時,腓力二世另娶了一位馬其頓貴族之後克麗歐佩特拉作為小老婆,等於正式與元配奧林匹亞決裂,在婚禮上喝醉的腓力二世與亞歷山大發生嚴重衝突,導致亞歷山大與母親出走,雖然後來腓力二世派人將亞歷山大接回和解,但是這次的衝突被後人視為腓力二世被暗殺的主要原因
腓力二世在女兒與亞歷山大(這位亞歷山大是亞歷山大大帝的舅舅,也就是奧林匹亞的弟弟)的婚禮上被刺殺身亡,這是千古未解的懸案,有人說是奧林匹亞派人殺的,也有的說法是母子同謀,在腓力二世將王位傳給小老婆的兒子之前先下手為強;但是繼位後的亞歷山大指稱是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當然不是第一次波希戰爭的大流士大帝)指使,並用這個原因作為日後出兵波斯的理由
繼位的亞歷山大年僅二十,但是他有計畫的先遠征北方直達多瑙河畔,徹底消滅腓力二世未完全平定的北方國界,然後出其不意回軍不經馬其頓以十四天的時間攻抵在他北征期間叛亂的底比斯,並將之摧毀,震撼希臘諸城邦,他隨之包圍雅典,雅典放棄抵抗投降,斯巴達稍後也歸降亞歷山大,他在希臘世界的聲望因此達到頂峰,腓力二世努力打下的江山至此真正穩定
馬賽克壁畫上的亞歷山大
我知道我脫稿脫太久了,實在對不起大家
那我們就趕快接下去說吧
過了兩年,亞歷山大就藉著父親被刺以及波希戰爭這兩樣新仇舊恨的名義,以總計不足五萬的兵力向波斯帝國出兵;接下來的部分我想大家應該都多多少少聽過,亞歷山大以勢如破竹之勢大敗波斯大軍,然後沿著地中海岸圍攻埃及,埃及等於是完全未抵抗就投降,並尊亞歷山大為埃及法老,希臘軍隊稍作休息後繼續進攻波斯,沒多久就入主巴比倫,大流士三世在逃亡過程中被自己的手下暗殺,波斯帝國正式滅亡;至此等於已經報了希臘數百年來的大仇,而且也已經建立了空前的大帝國(橫跨歐亞非三洲),但是亞歷山大並未就此停歇,他繼續揮軍東進阿富汗,更往印度前進,卻在氣候難以適應、水土不服以及軍心浮動的情況下,希臘軍隊拒絕前進,亞歷山大不得已班師回波斯,沒多久就病逝巴比倫,享年三十三歲
由於亞歷山大並未指定繼承人,他遺留下來的廣大帝國沒多久就被手下瓜分成四大部分,這個部分會越扯越多,由於我想說的重點不在這裡,所以就此略過了(其實也是我想偷懶啦,哈哈)
亞歷山大一開始出征的時候走的是陸路,也就是由馬其頓往東越過達達尼爾海峽進入亞洲,一來是因為馬其頓原本就以步兵見長(回頭看看前兩篇文章就可以知道了),二來亞歷山大要去特洛伊祭拜據說是他的祖先、也是特洛伊戰爭中的英雄Achilles,而他的朋友、也是他的親衛隊(後來成為右輔大臣)中的赫菲斯辛(Hephaestion)則去祭拜Achilles的朋友Patroclus
Achilles與Patroclus的關係見於荷馬史詩Iliad中,在Patroclus假扮 Achilles出戰死於Hector之手時,Achilles悲痛莫名,不但不管當時他跟總帥Agamemnon之間的心結,還單騎至特洛伊城下叫戰,單挑勝利後,殺了Hector還不夠,甚至拖著他的屍體繞城示威洩憤,因此長久以來一直認定Achilles與Patroclus是一對戀人
亞歷山大跟赫菲斯辛分別去祭拜此兩人其實也等於是公開兩人的情誼
還有另外一個小故事,在亞歷山大進入巴比倫前往接收波斯皇宮,波斯太后以為走在前方高大的赫菲斯辛就是亞歷山大,但是亞歷山大非但沒有怪罪,還告訴她說“赫菲斯辛也是亞歷山大”,雖然故事不見得是真的,但是也可見兩人的親密程度
整個亞歷山大東征過程中,赫菲斯辛一直是他最主要的支持者,也是他最親密的將領,西元前324年赫菲斯辛病逝,亞歷山大悲痛不已,傳言說亞歷山大剃光自己的頭髮,並禁止所有宴會活動,還處死赫菲斯辛的醫生;赫菲斯辛遺體運回巴比倫後也舉辦了前所未有的悼念儀式
後人常將兩人的死拿來比較,因為就在赫菲斯辛死後八個月,亞歷山大也與世長辭,有的說法是亞歷山大天天借酒澆愁因此酒精中毒而死,也有的說是他因為過於悲痛不理政事,而被有叛心的手下毒死,更有的說他因此心神大變,隨他征戰的親近將領先下手為強殺了他以免自己反遭殺身之禍
亞歷山大無疑是當世無雙的強者,但是他內心的孤獨與絕望也相對比平凡人更加沉重,只有赫菲斯辛能夠安慰他強者背後的深深寂寞;歷史學家Robin Lane Fox所著的『亞歷山大大帝傳』寫的更露骨:亞歷山大一生戰無不勝,他打過的唯一一次敗仗,就是敗在赫菲斯辛的兩腿之間!
雖然亞歷山大有皇后有子嗣,甚至有過男寵,卻不影響他與赫菲斯辛之間的深厚感情,一般認為兩人是“青梅竹馬“,雖然當時的希臘社會風氣,年屆三十的男子會去尋找更年輕的同性伴侶(根本就是鼓勵老少配啦),而且視為“傳承“的一部份,在斯巴達甚至將年輕戰士喝下父執輩的“精華“也視作訓練的一部份(有點像中國人說的吃腦補腦吧。。。。)
但是對亞歷山大與赫菲斯辛而言,終其一生都是彼此唯一的伴侶,正好與Achilles跟Patroclus千古輝映阿~~
在網路上找到,我很喜歡的電影海報!
柯林法洛飾演的亞歷山大,也是台灣比較常看到的電影海報
其實我蠻喜歡他們兩個人在電影之中的互動,把那種淡淡但是深厚的情誼詮釋的相當不錯
忘記在哪個網站找到的,圖名就是我文章中提到的“赫菲斯辛也是亞歷山大“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