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2-18 00:43:29| 人氣2,969|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娘娘腔“到“變裝“再到“變性“ (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之前我多次介紹北美從去年秋季上檔的“八點檔“影集大戲“Ugly Betty“,這部不但強調“Beauty is skin deep“外表以下的內涵才重要的觀念,還涉及其他從種族、移民、以及性別角色與性傾向等內容的影集,到了前兩週有了更加令人感動與激賞的深入演出。

原本影集首播聲稱車禍去世的雜誌社繼承人長男Alex,原來不但沒死,更是影集一開始刻意塑造撲朔迷離氣氛的蒙面“女“。而在手術成功後以新身分面貌回家的“Alexis“更揭露從小讓弟弟Daniel一直以為父親從小就偏愛哥哥,所以從小帶著哥哥去看球賽、陪哥哥上球場打球,其實不過是因為從小父親就已經發現“這個男孩子沒有男孩子樣“而企圖“導正“他的行為下的手段而已。

而當Alex告知父親從五歲起自己就知道自己生錯身體而需要“correction“時,父親竟然告知“我寧可有個死去的兒子也不要多一個女兒!“,於是Alex選擇不告而別,並用最激烈的方法來報復父親的拒絕。

反觀他們的母親,在Daniel還是不大能接受這一起長大自己視為偶像崇拜的哥哥竟然變成一個貌美的女人並質疑為何母親如此高興時,母親回說:“當你親手下葬自己生下養大的兒子時,你就可以明白我現在的感受,我不在乎他“復活“回來成為一個她還是什麼,在我心中我只高興我親生的兒子沒有死!!“

另一方面,從Alex/Alexis當“活的對照組“的Betty那動作舉止正著看反著看斜著看怎樣看都是gay的侄子Justin,這兩週的戲也有另外重大的發展 -- 本來Justin的生父跟母親以為Justin在學校被bully boy欺負是因為其“娘娘腔“的行為,結果沒想到竟然其實是Justin因為bully在背後批評Justin沒有結婚的母親是slut而痛打bully一頓。而本來一直跟Justin母親吵著要“糾正“Justin言行讓他變成一個“正常“且“雄糾糾“的男孩子的生父,在本來百般不願陪孩子去看歌舞劇Hairspray(註一)的同時,卻在地鐵上親眼看著乘客輕視自己的兒子而吐出fairy的話時在第一時間站出來教訓那出言不遜的人而得到整車乘客的掌聲。

說實話看到這些部份是叫人很感動的,尤其如前幾次介紹Ugly Betty的文章中幾次強調,這樣的話題跟演出放在一部平均收視人口超過一千四百萬“家庭“的八點檔影集的難能可貴(想想看以往什麼“瓊瑤大戲在台播出轟動的程度“,大概是可以媲美的。)。


不過,我還是得把上次的Kinky Boots跟Ugly Betty當出發點,繼續來談從“娘娘腔“到“變裝“再到“變性“的話題。

過去我寫過“不男不女“以及“我們都是哈利波特“等文章稍微的表達了我對“Straight-acting“與相關性別(向)與行為等話題的想法,之前在台北的gay pride期間跟網友Bryan的一些對話讓他生出了一篇對“娘不娘“問題討論的文章,文章裡面提到了不少很有深度也很有趣的話題,包括是否我們自己同志界裡面其實也還存在著歧視甚至是階級制,譬如butch gaymen似乎瞧不起娘娘腔的queens這種“自己人歧視自己人“的狀況的質疑。

只不過說到歧視這樣的問題,其實話題也就更大了。同志族群裡面當然也還是有歧視,而歧視可以是“娘不娘“,更可以是種族可以是膚色可以是長相也甚至可以是年齡或是職業與社會階層,隨便登入任何的dating profile或chatline,到處可以看見“no sissy“、“straight-acting“、“no asian/ black“、“no sugar daddy“、“professional only“之類的條件註明。

當“歧視“一但侵入“dating“這樣的私領域時,是歧視還是偏好也就變得模糊也更難定奪。
前幾個月的一期local雜誌剛好有篇文章提到dating and discrimination這樣的話題,只是雖然大體我同意作者的想法,尤其是在首先要求“Straight-acting“的正名上 -- 你可以要求你要找的對象是“masculine“(男性化、陽剛...etc, whatever you call it),但不是“straight-acting“,但其餘關於種族膚色到底算不算一種“型“或還是“歧視“這樣的論辯,我的解讀與認知則有些不同。

且另一方面歧視的話題太大,以及雖然從很久以前就想寫些這類online dating與dating services之類的文章卻因為越積越久也因離單身越來越遠反而更不適合寫(或好像寫不大出來了~),這邊還是先行跳過。


而回到“娘不娘“與“變裝“這個話題上,從Kinky Boots裡面的Lola/Simon來看,他是個從小就想穿高跟鞋的小男孩,也所以長大後不但是專業的drag queen,更注重整個靴子撐起一整個身體posture的美感與性感的訴求,但事實上從頭到尾,除去那身的女裝與女鞋,你真的會說Lola很娘嗎?
除了他在換回男裝見人的時候可以看出演員與導演刻意要展露略帶粉氣的樣子以外,事實上即使是他想要用高跟鞋撐起身體展露性感,走路要一搖一擺,但Lola是非常有其masculinity的。

這邊我不知道該算是電影沒設計好或演員選角的問題(因為事實上就電影本身跟戲劇上來說我覺得他是演的很好的),但現實上在國外旅居慢慢觀察(或根本就是看drag queen就看太多:p)以及有朋友有變裝癖好的認識下,其實國外很多的變裝秀跟反串藝人是有如台灣的菜頭等紅頂藝人或甚至澎恰恰許效順的什麼姨之類的搞笑秀(放到很多國家也都有這樣的秀,譬如法國有個受歡迎的秀Samantha Oups也是),其中的反串只是為了一口飯吃而裝三八也只是為了效(笑)果,他們盡量地在服裝上表現華麗,在肢體上力求逼真,但他們並沒有真的刻意地要除去masculinity,也所以甚至,他們可能很三八(表演時的肢體與講話)但卻不一定sissy。


換言之,變裝藝人或是變裝癖或是另一種真的生下來就覺得是生錯了身體,不管是男人住進了女人的身體,還是女人住進了男人的身體的人,其實是有他模糊但卻仍存在在那邊的界限。

國內感覺上不喜歡正名,籠統地把所有人叫做同志/同性戀族群,國外卻很習慣地用LGBT(Q) community這樣的詞。有人覺得分的清楚好像是在我們已經夠小夠邊緣化也夠弱勢的族群勢力裡面再去分彼此甚至歧視,但我卻覺得你分不清楚或躲在一個大帽子下,事實上的結果反而如同美國種族主義所謂的“民族熔爐“那樣的假性平等與融合。美國各族移民真的在“民族熔爐“下融洽地融合在一起了嗎?當然很明顯地是也沒有。


回過來,既然我們都under在LGBT族群下,我們當然有許多生長背景或社會背景或心理背景是很接近也更該互相尊重與理解體諒的。

但是,接近並不等於相同。以那種自己覺得自己是生錯了身體的變裝男人來說,他們甚至厭惡自己的性徵,看到自己的老二覺得是骯髒污穢且不知道到底是存在在那邊幹什麼的,gaymen(同志男人)可不是這樣,我們終其一生鍾愛自己(與別人)的老二,每個人甚至“希望自己再大一點~“,而不是希望把它給剪掉~

There’s certainly a big difference there!


事實上對於這樣的人,我是還蠻同情他們的,畢竟那種生理跟心理完全失衡真的是老天跟他們整個的人生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只是回過來,也所以他們是該接受輔導與專業的衡量,看是需要接受怎樣的治療,是暫時性的,還是需要用手術改造使他們能夠先從接受自己並愛自己開始,重新地開展他們的人生。

如北美頗受好評與注目的影集Nip/Tuck第二季裡面最主要的twist就是醫生娘請來協助自己婚姻的“心理復健師“Ava拐了她的兒子,最後在調查時才發現原來Ava是位最後手術階段尚未完成的變性人。
雖然Nip/Tuck從化妝到故事有非常多的twist跟稀奇古怪的橋段,但撇開幾個主角身上越演越烈已經快要有如台灣花系列連續劇或霹靂火的drama外,其實絕大多數的病患故事都是經由實際發生的事情所改編的。所以Ava這樣一個角色,實際存在世界上與醫界教科書裡的可能性其實相當的大。

也所以為什麼,就如電影Transamerica裡的Bree一開始醫生不願簽署授權書讓她執行手術一樣,所有的步驟從一開始的assessment與各種評估和輔導協助到最後甚至手術完成後的evaluation跟追蹤都是很重要的。

台長: @
人氣(2,969)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彩虹同志(同志心情、資訊) | 個人分類: 火星與金星之間 |
此分類下一篇:從“娘娘腔“到“變裝“再到“變性“ (中)
此分類上一篇:中國歷史上同性戀風的興衰與基督教之關係

Ken
Dear @:

你的文章讓我想到前幾年讀Middlesex這本書,關於一個小女孩,後來變成男人的故事,本非常棒的一本書,翻開第一頁就會想要一直讀下去。也許跟你說的娘娘腔或是同志沒有直接的關係,不過很直得你參考看看,而且我覺得,每個人的經驗都是一個個案,其實沒有什麼一定的公式或普世皆同的準則。

祝你和匈牙利先生新年快樂喔!!
Ken
2007-02-18 09:11:50
@
Dear Ken,

這本書我知道,不過我沒讀過就是了

沒記錯的話這本書還有得到普立茲獎,且是本小說,而非真實故事
內容應該橫跨數代從希臘開始然後大戰之類的到美國.而對於變性本身上面小女孩的問題起自他的祖父母是一等親結婚(應該是兄妹結婚),導致近親結婚後基因上的問題(好像是某個性別上的基因變得沒有作用或變成另一個性別),所以最後在他青少年期做了correction變成一個男生
(如果說錯了再請指正囉!)

所以也許我該找機會去看看.但一來別忘了這是本小說.聽說在科學部份作者的確做了很solid的工夫去研究.不過兄妹結婚這檔事應該不是普遍會出現的.所以跟中性人有關的書真正該看的應該不能拿這本才是
我記得以前有看過另一本書.是作者講述自己的故事.可以說有點像自傳就是了.你真的可以從作者的描述感到那種內外不合的苦楚.並且感受為什麼他想要做correction.或甚至想一死了之(說到自殺倒是突然想到我自己以前的同學,就是另一個類似的例子)

另外我想本來就沒有一個所謂普世的準則去放到人上面去.這跟是否同志也沒關係.就像什麼用血型星座來分個性的一樣.再怎樣分都是有例外的.不過另外說回來不管是那種社會學的工作除了個案外,也就在那努力地歸類總結的過程.我突然想到有朋友真實的工作真的就像CSI那樣.他們在面對罪犯時也是得用犯罪心理學等各種這樣的methodology來研究、追蹤或查緝(破案)

放回到社會心理學或是企圖跟醫療結合的部份.的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也所以才得做assessment. 不過如果沒有分類. 我想醫生工作起來也是會沒有條理跟依歸的(就像CSI朋友要破案也沒有頭緒一樣.歸類是在幫助他們找出方向跟預測方向以好偵辦)

而就像星座一樣.我們少有人覺得星座完全準.但說都不準嘛!卻又不是..
也所以真正詳細看星座的人會看得非常細.除了日象星座其他每顆行星的也看.同時在乎一個人出生的經緯度與時間.因為每一分鐘地球跟行星的仰角在變.而幾分鐘變一個在星座學上有意義的角度都是重要的
這些交角跟星象才是他們拿來看一個人的東西.就也有點像中國人的五行風水.星座覺得這些跟行星的交角以及星象的影響.影響了一個人(出生)的性格還有他的命運/運氣(當然運一直在變.因為行星角度也一直在變)

以前因朋友跟興趣的關係有一起研究星座.結果朋友很厲害了.還可以用命盤預測.我懂得基本上也還算是皮毛.但對於大方向的預測到說個人個性的指標.卻又覺得是可以當作參考的

離題了! 不過想說的是所以社會科學也還是會在那邊做歸類
畢竟歸納演繹法不是西方科學包括社會科學的基礎根本嗎?

祝你跟Max燒柴取暖也快樂喔:)
2007-02-18 23:59:2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