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6-01 09:10:19| 人氣13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廢核之後 電力打哪來?德國這樣向海借電…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德國發展再生能源的經驗值得台灣參考

廢核之後 電力打哪來?德國這樣向海借電

尹俞歡  風傳媒2017531

德國遲至2010年才有第一座風場,比鄰近英國、丹麥晚了6年以上。但後來是什麼讓德國一舉超前、成為全球離岸風電第二大市場?

尹俞歡/柏林報導

2025年的台灣,將會是擺脫依賴核能,擁抱清潔、永續能源的台灣,」3月中,總統蔡英文的臉書上,出現一幅全台再生能源分布的示意圖。圖中左半邊的海洋,幾乎都被一支支風機所覆蓋。

上任伊始就定調廢核的蔡政府,為了盡速填補核電缺口,同時推動產業轉型,一年來陸續將各種再生能源建設納入各種重大建設計畫中。其中,自從政府宣布離岸風電發展計畫,一年來已經吸引至少9家外商來台、申請開發20個風場,預計設置的裝置容量合計高達10GW,遠超過2025年前3GW的政策目標。

離岸風電究竟為何可以讓政府、外商如此深具信心?

離岸風電產電穩定 比陸域風力或太陽能更便宜

根據風力發電和系統科技組織(Institute for Wind Energy and Energy System Technology, IWES)的資料,海上的平均風速超過每秒10公尺,且由於沒有地形阻擋、也不受日夜變化影響,幾乎每小時、每天都能產電。

不僅產電效果佳,離岸風電的電量也比其他再生能源如太陽能更能事先預測。德國離岸風電基金會(German Offshore Wind Energy Foundation)的報告就指出,離岸風電一年365天中有340天都會產電,其中7成時間產出的電量都只會在裝置容量的10%內波動,代表調度者可以精準預測會有多少電力進入電網。電量可預測,意味著電力公司不用額外提供備用電力。

這也意味著,離岸風電能擺脫再生能源比較貴的刻板印象。德國離岸風電基金會即計算,當德國預計2050年有8成電力要來自再生能源時,若大規模使用離岸風力,相較於採用陸域風力或太陽能,每年成本分別可省下9億和61億歐元。

能源產業鏈翻轉 轉為中小企業跨界合作

核電廠除役、再生能源進場,不止代表發電結構改變,更意味著能源體系將由下而上翻轉。原本集中式、大裝置容量的單一電廠,將被小型、分散和多樣化的發電裝置取代;而電業相關的產業鏈,也勢必從過去資本密集的能源採購和設備投資,轉移到以中小企業為主的零組件製造和維運管理上。過去只由單一領域專家成就的能源事業,即將改寫為跨界合作、囊括不同領域專業技術的眾志成城。

離岸風電就是一例。架設在海上的離岸風機,一支造價上看1億新台幣,建造一座風場則需600800億新台幣,預估總產值上看兆元台幣,同時可望在台灣產生近千個工作機會。然而,如此龐大的商機,沒有公司能憑一己之力吃下全部,因為風場能否建成,牽涉銀行、鋼鐵、機械及船運專業;相關供應鏈更從發電機、葉片、鑄件、塔架、電力設備、施工及運維、水下基礎、海底電纜到其他次零件都有。沒人能獨挑大樑,也代表人人都有機會涉足。

https://tw.news.yahoo.com/%E5%BB%A2%E6%A0%B8%E4%B9%8B%E5%BE%8C-%E9%9B%BB%E5%8A%9B%E6%89%93%E5%93%AA%E4%BE%86-%E5%BE%B7%E5%9C%8B%E9%80%99%E6%A8%A3%E5%90%91%E6%B5%B7%E5%80%9F%E9%9B%BB-002000008.html

 

台長: 太陽能安裝詢問 0980505868
人氣(13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