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變遷及極端氣候造成糧食減產,加上都市化和汙染問題,糧食安全亮紅燈。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編製的「糧食價格指數」(Food Price Index)在1993年到2012年的20年間,總指數成長了102%,其中,穀類價格更暴增142%。
模擬自然 騙草莓夏天盛產
若把時間拉近,日本311地震造成的福島核災,不少農地一夕間廢耕,日本「食」不安心,更是歷歷在目。
在此情勢下,能夠提供穩定產出且安全的植物工廠,帶來新一波商機,甚至可望成為維持人類生存的保護傘。
植物工廠是指完全利用人工光源,在嚴格控制濕度、溫度、氣體濃度,幾乎密閉的環境下進行農業生產的系統。為了照顧這些「嬌客」,植物工廠須設置特定光譜,有植物燈之稱的LED光源,並常年維持適合植物生長的溫度。
為減少電費支出,部分工廠會結合太陽能發電裝置,自產能源。因此,成功的植物工廠,可以說是電腦、光電和農業技術的結晶。
植物工廠透過模擬大自然,企圖「騙」植物,讓植物配合人類需求成長。工研院產業服務中心資深研究員林意雀說,「在最理想的狀況下,植物工廠的植物可完全不依季節變化成長。」換言之,冬天產西瓜、夏天生產草莓都能成為常態。
近年來已有多家科技業者投入植物工廠生產,不過,台灣的內需市場小,加上植物工廠的生產成本居高,使得經濟效益仍難以顯現。她指出,菜市場一棵約30元的萵苣,若由植物工廠生產,要價可能超過兩倍,銷量很難樂觀。
林意雀表示,台灣的植物工廠以萵苣生產為大宗,但嚴格來說,這些僅算「練基本功」。萵苣是相對容易種植的植物,如果連簡單的植物都種不好,根本不用談高經濟價值的作物。
以日本來看,在三、四十年前就開始發展植物工廠相關技術,已有業者研發出能夠生產基因轉植植物的工廠,用來做為蛋白質藥品原料。此外,也能種植出超低鉀含量的萵苣,可以提供給腎病患者食用,附加價值明顯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