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7-29 17:36:51| 人氣2,93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胡茵菲 / 用珠寶在紐約發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採訪/邱藝青;資料提供/Anna Hu Haute Joaillerie】

嬌小的Anna Hu,蘊含著強大的能量及對珠寶的熱情。(圖片提供/Anna Hu Haute Joaillerie)

 

初與Anna胡茵菲訪談,她嬌小的身軀,優雅而慢條斯理的談吐,不厭其煩的訴說作品的理念及在紐約的發展歷程;而從作品中可感受到與她外型截然不同的強大力量,聊得越多,越理解她對美的追求和對品質的堅持,從中我們也看到了她能在紐約成功的原因。

 

Anna Hu於紐約Plaza Hotel內的頂級珠寶店,獲得2009年全美年度精品商業設計首獎。(圖片提供/Anna Hu Haute Joaillerie)

 

音樂與藝術造詣,豐富了她的設計

出生於台南珠寶世家,因緣際會下,胡茵菲從一名大提琴的演奏者,轉向從事珠寶設計。豐富的音樂涵養,加上藝術方面的鑽研、品牌珠寶工作的經驗,讓她獲得紐約時尚界的讚賞,於第五大道上的Plaza Hotel內開設Anna Hu Haute Joaillerie頂級珠寶店,瑪丹娜也是她的座上嘉賓。

 

莫內花園系列「紅色山茶花」戒指。(圖片提供/Anna Hu Haute Joaillerie)

 

古典、浪漫、夢幻是胡茵菲的設計風格,而在西方古典中,她又保留了部份東方的元素及精神,像是香格里拉系列中,以現代金工的線條,表現中國傳統的舞鶴、鯉魚的躍動。

 

名模瑞莎為Anna Hu走秀,翩翩舞鶴展現生命力。(圖片提供/Anna Hu Haute Joaillerie)

 

雖然擁有一組資深的金工師傅團隊,在珠寶的製作過程中,胡茵菲幾乎也都親力親為。在數個國際珠寶品牌工作過的她,堅持最終成品的品質,一定要無可挑剔。

 

夢幻海系列的「海神之妻」耳環,選用高檔的錐型藍寶石。(圖片提供/Anna Hu Haute Joaillerie)

 

 

【《珠寶世界雜誌》2009年7月號】


成功的基礎:藝術天份、工作經歷、觀察需求
當 初盛情邀請Anna Hu參與此次杜拜佳士得珠寶拍賣會並對其作品讚譽有加的佳士得倫敦和杜拜珠寶部總監David Warren先生,非常滿意於Anna Hu 第一次參與佳士得拍賣會就能有這樣好的佳績。David Warren先生同時表示:「Anna Hu的珠寶作品是拍賣會中詢問度最高的品項。Anna Hu能以最年輕的珠寶設計師之姿卻能達到如此高的成就,實在是難能可貴。」
Anna Hu本人也表示:「我的作品之所以能得到如此熱烈的迴響,不僅奠基於在梵克雅寶 (Van Cleef & Arpels) 和海瑞‧溫斯頓 (Harry Winston) 工作時的訓練,同時在紐約Plaza Hotel廣場飯店Anna Hu頂級訂製珠寶精品店頻繁地與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市場顧客的接觸經驗,讓我在設計每一項作品時,都會深入了解目標市場當地的文化背景及市場需求,這也是要 成為一個國際品牌成功的關鍵因素。」
1977年出生於臺灣臺南的Anna Hu,從小在經常到世界各地從事稀世珍寶生意父親的耳濡目染之下,展露極佳的藝術天份,曾經夢想做一名優秀的音樂家,也屢獲得多項全臺灣大提琴演奏大獎, 之後並前往全美知名音樂學校Walnut Hill Art School深造,不過,卻因為肩部肌腱炎迫使它放棄成為專業大提琴手的夢想,因此成就了她成為珠寶藝術家。
Anna Hu (左) 與另一位華裔設計家Vera Wang。
跟著名師的腳步築夢
Anna Hu在獲得了美國寶石學院GIA的寶石鑑定學位 G.G. (Graduate Gemologist) 以及帕森斯設計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的珠寶相關領域雙碩士學位後,進入頂級精品梵克雅寶 (Van Cleef & Arpels) 和海瑞‧溫斯頓 (Harry Winston) 工作。就在海瑞‧溫斯頓工作期間,Anna Hu遇到了充滿傳奇色彩的珠寶設計大師Maurice Galli,大師不僅將Anna收作他唯一的弟子, 同時更鼓勵Anna築夢。
Maurice Galli素有「珠寶界畢卡索」美譽,他曾這樣評論Anna:「在我60餘年的職業生涯中,從未遇到過像Anna這樣天賦稟然,擁有橫跨藝術、音樂、寶石 學以及設計領域「D flawless」(鑽石等級中的頂級,D顏色無瑕) 水準的訓練及知識的人才。Anna創作珠寶的靈性如同一位音樂家完美的音準辨別力 (perfect pitch),是天生的, 是存在於她的血液中的。」
這也是以嚴謹著稱的佳士得史無前例的支持 Anna Hu的原因。這次佳士得收錄的Alexandrina耳墜與Moonlight手環均來自於Anna Hu的「bijou珠寶系列」,不僅在拍賣手冊首頁目錄旁特別登載,還破例在藝術珠寶收藏品的目錄中,以「傳記專欄特別報導」完整介紹Anna Hu及其設計。
通常參展的設計師若尚未得到絕佳的國際知名度,佳士得只會對其拍品 做簡單說明。參展的當代珠寶設計師需要經過漫長的不掛名時期,然後到掛名於拍賣目錄末頁,直到獲可信的拍售記錄之後,佳士得才會小心翼翼的將設計師簡介放 在作品旁邊。年輕的Anna Hu首次參展就受到佳士得藝術大師級的禮遇,足見其在國際當代珠寶設計界的地位。

台長: 小瓢蟲
人氣(2,93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學習起飛 |
此分類下一篇:合邏輯不一定是對的
此分類上一篇:沒有天生理想的伴侶,只有逐漸變為理想的伴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