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6-15 15:39:21 | 人氣1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生活/環境/民俗】為生靈覓出路 世界自然基金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為生靈覓出路
世界自然基金會

撰文/葉心慧(經典雜誌撰述)


道的夕陽在黃土大地上褪成一抹黯黮金色,踽踽獨行或作隊成群的犀牛、羚羊、斑馬、長頸鹿,又度過了躲避人類痛剿窮追的一日,此刻稍稍地緩一口氣。那是西非諸國紛紛取得獨立、殖民盛世逐漸沒落的一九六年,英國人在東非仍殘存餘威。艾莎克狄森在《遠離非洲》裡娓娓鋪陳的那些逍遙而淒美的田野生活在短短數十年間已如煙,倒是暴戾恣睢的捕獵行為,蔚然成風。


這一年,年逾七旬的朱利安.赫胥黎(Julian Huxley)又來到東非。這位出身名門的生物學家早於一九三年代造訪肯亞及東非各國後,一九四五年協助創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並成為第一任執行長。這片他並不陌生的大地,此行卻有太多他不能承受的傷心。帶著憫慟離開,回國憤筆疾書,「東非野生生物可能會在二十年間滅絕消失」的訊息震驚了整個英國社會,也引起了無數回響。


熱烈的回響中,有位商人維克多.斯托蘭(Victor Stolan)提出了成立國際保育基金會的想法。赫胥黎遂而召集了一群生物學家、文宣及公關專才,共議大計。 一九六一年九月十一日 眾志成城,「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正式在瑞士註冊成立。


這即是今天以「熊貓標誌」深入民心的國際環保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以下簡稱WWF)的前身。


話說那熊貓標誌的靈感,其實是來自當時英國國寶級明星熊貓——姬姬(Chi Chi)。自從三隻分別以中國朝代唐、宋、明為名的熊貓陸續去世後,相隔十四年,倫敦動物園再次掀起了熊貓熱潮。剛以一萬兩千英鎊從奧地利人手中買來的姬姬,人氣正旺,萬眾風靡。


當時,籌備中的基金會亟需一個讓人印象深刻、跨越言語藩籬的國際標誌。
「我們想要找一個美麗、受威脅,並惹人憐愛的動物,以便吸引更多人的關心。我們也想要找一個黑白色系為主的動物,以便節省印刷的成本!」WWF其中一位創始元老,英國知名的鳥類學家兼畫家彼得.史考特(Peter Scott)表示。於是,可愛的熊貓就成了WWF最完美的代言人。四十六年來,這個註冊商標代表的,是全球百千種不為人知的受威脅生物。


根據生物學家的研究估計,我們居住的星球約有五百萬至一千五百萬種植物、動物及微生物,包括三十萬種植物,四至八百萬種昆蟲,以及五萬種脊椎動物(其中約有一萬種鳥類及四千種哺乳類)


我們對牠們的認識非常有限——僅有約一百五十萬被命名及形容;對牠們的傷害卻一言難盡——約有百分之二十三的哺乳類動物(一千一百三十種)及百分之十二的鳥類(一千一百九十四種)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育聯盟」(World Conservation Union, IUCN)受威脅動物的名單;導致牠們受威脅的天然因素比例很低,大部分原因都是人類破壞生態造成的。


單是被WWF點名特別保護的動物就不勝枚舉:大猩猩、黑猩猩、非洲象、伊伯利亞山貓(Iberian Iynx)、遠東豹(Amur Leopard)、蘇拉(Soala)、婆羅洲犀牛(Borneo Rhinoceros)、孟加拉老虎(Bengal Tiger)、弓頭鯨(Bowhead Whale)、平背龜(Flatback Turtle)、賀氏矮海豚(Hector's Dolphin)、蘇眉魚、禿鷹、北極熊、眼鏡熊、蜘蛛猴等等。


WWF眼裡,保護受威脅動物不僅僅是眼前的幾筆素描,而是一幅更完整、更全面的環保藍圖。因此,除了直接保護動物本身,WWF更積極地保護動物的生存空間。透過提高各國政府的環保意識,邀請他們參與國際性的環保會議及活動,爭取加重非法野生動物獵殺及貿易的懲罰。並在對自然生態及當地社區皆有益的前提之下,創造擁有受威脅動物區域的就業機會,以及發展觀光業。


滅絕中的野生生物?在這幅共同的環保藍圖上,各國的WWF辦事處皆能斟酌各自的條件與民情,籌措資金、推廣活動、進行研究、開展計畫,擁有高度的自主權。比如說,在蒙古國,WWF蒙古選擇投注大量心力保護雪豹(Snow Leopard)、大鼻羚羊(Saiga Antelope)、盤羊(Argali Sheep)、蒙古野馬(Takhi Horse)等瀕危的野生動物。


「我們對烏布蘇(Uvs)省的盤羊、薩爾迦(Sharga)戈壁沙漠的大鼻羚羊和土爾根(Turgen)山區的雪豹進行遠端監視及保育工作,把蒙古野馬重新引進可岷塔勒(Khomiin-Tal)區,嚴防惡意接觸這些野生動物,並阻止非法獵殺及貿易行為。」曾經留學日本、澳洲的WWF蒙古執行長多爾古克恩(Batbold Dorjgurkhem)博士不戀他國的高薪,執意回到最熟悉的祖國善盡所學。不過他也坦承,以目前WWF蒙古辦事處區區十六名全職員工的人力,很難兼顧全國廣袤的疆域。


雖然人人分身乏術,多爾古克恩還是安排了專員與司機陪我們千里跋涉地繞了蒙古國的好幾個省分。讓我們見識那方圓幾百里除了草原還是草原的無垠遼闊,那歎為觀止的自然之美,還有陪行專員巴巴爾近乎神技的好眼力——他總是精準無比地瞄到某隻跳躍奔跑的野生動物,然後難掩喜色地高呼「看這裡!看這裡!」而我們舉起望遠鏡或長鏡頭極目搜尋,往往僅見細小的模糊黑點。


當我們長途顛簸疲憊至極,在車上昏睡時,還能隱約聽到已經在同一個地域馳騁過不下百回的他,熱情不減地高呼。高呼的內容往往鉅細靡遺地包括所在方位、野生動物覓食與交配習慣、各季的出沒範圍與遷移動向,還有其學名、俗名、別稱、綽號(兼附蒙文、英文及俄文備考!)


這確是個少點專業都難以勝任的工作,也是個少點熱情都難以堅持的使命:「透過保護地球生物的多樣化、確保可再生的自然資源獲得善用、宣揚減少汙染及避免浪費資源,以遏止及扭轉自然環境急劇惡化的現象,建立人類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未來。」時序嬗遞,據點四布,WWF的創辦初衷始終未曾動搖。


這樣的理想與使命牽繫著世界各地的WWF,從最高的山到最深的海,從最密的林到最幽的谷,從地廣人稀的蒙古國到地少人眾的香港。

 

 

 

 

從草原到都市


或許有人納悶:水泥都市如香港,有何「保育」可言?


成立於一九八一年的「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卻做得有聲有色。其環保重點包括:向公眾宣揚保護大自然及自然資源的信息;保護受威脅的海洋環境;建議及游說政府制定及推行環保政策;協助監管瀕危動物及其副產品的合法及非法貿易活動;為來自中國及其他亞洲地區的保護區人員舉辦培訓課程;製作香港首份環境資料概覽,蒐集生態及環境數據供研究人員及公眾使用;管理米埔沼澤野生生物教育中心及自然保護區等等。


每一年,約有二、三百萬隻候鳥從華北、蒙古及西伯利亞的繁殖地飛往東南亞及澳洲的越冬地。超過 三萬公里 的長途遷徙,牠們沿線停棲暫息、覓食蓄勢,而米埔沼澤濕地就是其中一個候鳥鍾愛的過境驛站。


「候鳥紛飛的春秋兩季,這裡約有二至三萬隻候鳥。」米埔自然保護區經理 楊路年 博士表示。自一九七九年首次統計數據為一萬兩千餘隻,一九九七年增加至六萬八千隻;此後減少並維持多年的數目約為五萬四千隻左右。記錄在案的鳥類品種有逾三百五十種,包括二十三種瀕危鳥種,諸如黑面琵鷺、黃嘴白鷺、東方白鸛、小青腳鷸、黑咀鷗等等。除此之外,這裡豐饒肥沃的土質還滋養了許多珍奇生物,近二十種科學界首次發現的無脊椎動物,以及水瀨、招潮蟹、彈塗魚等罕見動物。


只是,無論我們探訪過幾處WWF的工作點,似乎都不足以去拼湊、去想像WWF的終極願景。也許,那是因為從創立之初,WWF就表現了破竹之勢與大展鴻圖的壯志雄心。


初創時期,WWF陸續地在荷蘭王子伯恩哈特、愛丁堡公爵菲力普王子等名氣、財力、人脈兼具的貴族顯要帶領下,迅速茁壯。到七年代末、八年代初已擁有一百萬名分布世界各地的長期支持者,漸漸由一個專注瀕臨絕種動物的團體,發展成為一個關注所有自然生態問題的國際組織。一九八六年,組織的名稱也因服務內容的擴展而改為「世界自然基金會」。


今天,WWF已是全球數一數二的環保組織,工作網絡活躍於逾百個國家,在全球擁有近五百萬名支持者、四千名專業全職員工。自一九八五年,WWF至少投入了十一億六千五百萬美元在全球一百三十多個國家的一萬一千項計畫。


比起無所不在的環保問題,WWF所作的或許微乎其微,但誠如創始元老彼得.史考特所言:「我們或許救不了所有想救的,但至少比沒有嘗試以前救了更多。」


目前,WWF每年在全球資助至少兩千項計畫,這些計畫略分為氣候變遷、森林、淡水、海洋、物種及有毒物質等六大類。以二○○六年為例,他們在南美洲促成巴拉圭政府延長森林保育法令,挽救巴拉那河上游大西洋森林的面積;也在婆羅洲發現五十二種全新物種。在東亞協助海洋保育組織推出經銷全日本的永續海產品(Sustainable seafood products);也在東非與肯亞野生動物服務單位合作下,提高了黑犀牛的數目。這僅僅是信手拈來的幾個案例。


南半球的盛暑之際,我們來到WWF澳洲位於雪梨的總部辦公室。從十三樓望出去,夏風無影,天空透藍,極目一片綠意盎然。和澳洲其他依灣傍河的主要城市一樣,此時的雪梨氣候尚屬怡人,用水雖有限制但不至影響生活。然而內陸的農民因久旱損失慘重,自殺頻傳;內陸的森林也因枝乾樹枯,輕易就野火四起。


「可悲的是,除了農民,居住在城市裡的澳洲人卻沒什麼危機意識。」


WWF
澳洲總部的公關主任麥克阿瑟嘆道。很多養尊處優的澳洲人仍不自覺,生活中每一個習以為常的小動作都在為地球加熱。


根據WWF的研究報告,澳洲人對能源、食物和土地的人均消耗量僅次於美、加兩國,溫室氣體人均排放量也高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WWF澳洲執行長伯恩(Greg Bourne)算過:「如果其他國家的居民也像澳洲人這樣生活,三個半地球也不夠住!」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106~

 

 

 

台長: 落葉之楓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