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早在 2,400 年前醫學家 Hippocrate 就曾提出 melancholia 來形容憂鬱症,這個字眼最好的翻譯應該是「苦如嘗膽」,因為原文的意思是苦膽汁,這也是憂鬱症患者低落情緒的深刻寫照。
行為上的憂鬱:分為激動型的憂鬱,例如失眠、激動不安、食欲上升、體重增加,以及遲緩型的憂鬱,例如過度睡眠、遲滯、胃口不佳、體重減輕。但不論何種憂鬱都顯出對日常活動失去興趣、性欲降低、失去活力、常覺得疲勞等症狀。
身體上的憂鬱:早期的憂鬱現象常可能出現眼花、頭痛、頭昏、心跳、胃脹、頻尿等身體不舒服的症狀。
此外,少部分患者在重度憂鬱的狀態下可能合併出現妄想、幻覺等精神錯亂的現象。
絕大部分的憂鬱症患者最早期就會出現失眠的現象,其特徵往往是既難入睡又早醒,因為每天覺得疲累不堪,很早就躺在床上,但輾轉反側直到深夜難以入眠。即便睡著了半夜也常常驚醒,並且再也難以入睡,這時候腦海中不斷浮現自己是米蟲、多餘的、害了自己又拖累家人、不如死了算了等罪惡感。因此憂鬱症患者,自殺死亡最常見於午夜到清晨。
憂鬱症的病因
近年來對精神疾病病因的了解,可由社會、心理及生物三個層次來探討。
社會因素:在快速變遷的社會中,生活壓力在身心疾病病因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憂鬱症也不例外。研究指出,憂鬱症患者在發病前半年內所遭遇的生活壓力事件總數,平均是正常人的3倍。
但也有些學者發現不一致的結果。然而,分雷-仲思(R. Finlay-Jones)及布朗(G.W. Brown)卻進一步指出:憂鬱症患者在發病前半年至一年的生活壓力事件總數雖然與非憂鬱症患者沒有差異,但在不喜歡卻又無法避免、且得不到社會支持的失落性生活事件上,如親人死亡、自己健康情形變壞或生意失敗、犯法等,卻顯著地多於非憂鬱患者。
換言之,探討憂鬱症與生活壓力之間的關係,除了考慮生活壓力的事件總數外,還必須考慮生活壓力的內容及種類。而國內成功大學柯慧貞教授的研究更明白指出,僅非內因性憂鬱症與失落的壓力事件有關,而內因性憂鬱症則與任何一種壓力事件都無直接的關係。這結果與企莫曼等人的研究結果類似。
性格因素:有關憂鬱症與患者基本性格的研究,一直是學者所探討的重點之一,其中以近年來貝克(A.T. Beck)等人的認知偏差理論廣被學術及臨床上所應用。貝克認為憂鬱症患者常有 3 種性格特質:第一是憂鬱認知三元素,第二是負面的認知架構,第三是認知錯誤。
憂鬱認知三元素指的是思考方式常是消極的、負面的,因而自我評價也是無能、不適當、有病、沒人要、沒有價值的人;往消極方面去解釋目前的經驗,認為外界對他有過分的要求,他總是個失敗者;對未來充滿悲觀的想法,且預期目前的困境永遠不會消失。
至於負面的認知架構,指的是憂鬱症患者對外界環境或與他們自己有關的訊息,僅能呆板、選擇性地吸收負面的、不好的或不利己的訊息。如每天周遭發生很多好的或不好的事件、訊息,但某些人腦中似乎出了毛病,只能接收壞的訊息,好的訊息好像永遠與他無關。
認知錯誤則包括毫無根據的任意推理;斷章取義;以偏概全;誇大不重要的事;認為所有的事都與自己有關,且須對所有的事負責;對事情總是持二分法。
在後續的研究中,學者利用各種測量的工具驗證貝克憂鬱症認知偏差的理論,有些研究指出憂鬱症患者的確有負面的認知架構,但也有其他的學者使用同樣的方法卻得不到一致的結果。伊法思(G. Eaves)與拉史(J. Rush)等人更發現憂鬱症患者在憂鬱期的認知偏差上的得分較高,但經過治療且症狀緩解後,認知偏差得分有明顯下降的情形。換言之,原有的認知偏差可能僅是憂鬱症的症狀,而非致病的原因。
國內柯慧貞教授的研究卻明白指出,內因性及非內因性憂鬱症患者在發病期都比控制組有較高的認知偏差,但在經過治療且症狀好轉後,內因性憂鬱症認知偏差的程度明顯下降,甚至恢復正常,與控制組沒有差異,而非內因性憂鬱症組的認知偏差程度卻沒有改變,較正常人高。因此,認知偏差的確是非內因性憂鬱症的脆弱因子,但可能僅是內因性憂鬱症患者發病時的症狀。
生物因素:1950 年以後,發現了抗憂鬱劑且使用在臨床上對內因性憂鬱症患者有快速的療效。之後在藥理學上更進一步發現,這些抗憂鬱劑的最主要作用是增加腦內正腎上腺素 norepinephrine(NE)和血清素 serotonin(5-HT),因此班尼(W.E. Bunney)與代維思(J.M. Davis)提出內因性憂鬱症患者可能是腦內 NE 或 5-HT 濃度降低所致的假說。雖然上述的假說仍有待證實,但的確為憂鬱症的生物病因理出了一個可循的線索。
近年來神經精神內分泌學的快速發展,不論由神經解剖學或臨床症狀學,都顯示
早期的研究就指出內因性憂鬱症患者,有血液、尿液及腦脊髓液中腎上腺皮質素濃度增高的現象。
1981 年凱洛(B.J. Carroll)等人發現,該類患者在前夜 11 時口服 1 毫克的藥物迪皮醇,第 2 天有血漿中腎上腺皮質素濃度大於 5
μg/dl 不被壓抑的異常現象,且其敏感度是 67%、特異性是 96%、診斷信度是 95%。這就是近年來精神醫學界有名的迪皮醇壓抑測驗(DST),國內的研究也有類似的結果。
雖然這些研究成果至今仍有很多爭論,但無論如何,顯示內因性憂鬱症確實可能有腦功能的異常。1976 年薩佳(E.J. Sachar)認為內因性憂鬱症患者之所以會有 DST 異常反應,是因為下視丘中 NE 濃度降低,而 NE 有抑制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軸(HPA)的功能,以致引起 HPA 軸功能的增強。這個假設也得到部分實驗結果的支持,正好使神經傳導元素的假說與精神內分泌學上的發現相互呼應,甚至近年來的研究也指出內因性憂鬱症可能有染色體上基因的異常。
此外,在腦影像學的研究上也發現,急性憂鬱症發作可使上萬個邊緣腦系統神經細胞減少或死亡,當然發病越久,死亡的細胞也可能越多。早期服用抗憂鬱劑可使即將凋零的腦神經細胞再生,當然也只能少部分的再生。換言之,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恢復也越完整。相對地,非內因性憂鬱症則沒有上述的結果,體質上幾乎與正常人沒有差異。雖然這些發現都尚未達到最後的定論,但內因性憂鬱症與非內因性憂鬱症在生物病因上的差異,已不容忽視。
因此,綜合上述,內因性憂鬱症主要的致病因素是生物因素大於性格、環境因素,而非內因憂鬱症,則以性格及環境壓力因素為主。
憂鬱症的治療 憂鬱症的治療,因其不同的類型而有所區別。
內因性憂鬱症:病因既與體質、腦內元素的失衡有密切的關係,因此在治療上以抗憂鬱劑的藥物治療為主。一般而言,抗憂鬱劑在 3 ~ 6 周或 6 ~ 8 周內即有明顯的療效。若第一次發作,須連續使用 12 個月以上以維持其療效,往往有 70% 的內因性憂鬱症患者可達治癒的效果。若反覆發作,則以終身接受藥物治療為不二良方。因為憂鬱症會造成腦部細胞的凋零或死亡,一旦反覆復發,腦部細胞會大量死亡,往往難以再恢復。
此外,若患者有強烈的自殺傾向,則使用電休克治療法,雖可能有暫時性記憶減退的副作用,但可收立竿見影的效果,且記憶減退的副作用在 3 ~ 6 個月內也可恢復。近年來發展出穿顱腦磁激術,可以在不造成休克,甚至沒有特殊感覺的情況下,就有類似的效果。相信這些新的醫學發展,在不久的將來就可以造福廣大的憂鬱症患者。當然,藥物治療效果雖然良好,但仍須配合心理、環境及職能治療,除了可使患者早日脫離憂鬱症的陰影之外,更可讓患者提早回復其原有的社會功能。
非內因性憂鬱症:很自然地應以心理(如認知、行為等)、環境治療為主,當然其中也包括如何減少壓力。若患者有合併出現的強烈焦慮不安,而惡性循環導致更憂鬱,則適度地使用抗焦慮劑或小劑量抗憂鬱劑,可改善其情緒,以利心理、環境等治療的進行。
當然,在臨床上也有不少案例不能立即分辨出是內因性或非內因性憂鬱症,因此以患者最主要的症狀為治療的方針。如患者有嚴重的失眠現象,使用鎮靜劑或安眠藥可以立即減輕失眠所造成的痛苦,但必須在醫師的指示下服藥。當然,隨著新一代抗憂鬱劑副作用的減少,可嘗試服用數周的抗憂鬱劑,若有明顯的療效,也是另一個內因性憂鬱症驗證的指標。
憂鬱症的整個病程 內因性憂鬱症如果不給予治療,也有部分案例會自然好轉,但最少要 6 ~ 9 個月,平均可長達 2 ~ 7 年。如果給予適當的治療,大部分患者的症狀可在幾周內好轉,若中年以後才發作的憂鬱症,在維持 1 年以上的治療後,有相當大的機會不再復發。即使是最容易復發的躁鬱症憂鬱期,目前也有預防性的藥物可有效防止發病。
至於非內因性憂鬱症的患者,若沒有嚴重的認知偏差等性格障礙,可能隨著時日自己克服環境的壓力而逐漸重新再適應,改善了內在沮喪的情緒。當然也有可能長期處在憂鬱沮喪的陰影下。
然而,不論是哪一種型態,只要達到影響其基本社會功能(如家庭、職業、社交等),尋找專業人員的協助與治療方法是最恰當的途徑。影響治療效果往往有幾個因素: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對任何生理、心理疾病而言,這都是不二的法門;年輕的患者復發率較高,更需要及早和更長期的治療;往往發作越急越快、症狀越明顯或越是激動不安的患者,治療的效果越佳,但相對地可能自殺的傾向也越高;家庭親友等的支持與了解,更有助於治療。
在現代社會中的確有憂鬱症案例逐漸增多的趨勢,且症狀惱人,尤其常發生於人生中最有用的青年期至壯年期,嚴重可能造成自殺等不可收拾的後果。但隨著精神醫學的進步,已逐漸發展出更有效的治療方法。希望憂鬱症的患者春暖花開眉也開,及早接受專業人員的協助,順利地步出憂鬱症的陰影。
附錄 內因性與非內因性憂鬱症的比較 (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