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6-28 00:36:13 | 人氣1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藝文賞析勵志小品】(Cheers雜誌) 生活力Lifestyle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文章】(Cheers雜誌) 生活力Lifestyle



為什麼生活力是未來的能力?當汽車、電腦廠商、
手機業者開始強調自己是Life style品牌,
當昂貴的鮮奶成為追求生活品質的象徵。
生活力,已經變成一種能提供「價值」的能力。

未來,只要處在直接賣東西給消費者的公司或相關產業,
你的工作能力就很難不和「生活」扯上關係。

為什麼這時候的台灣,生活力顯得特別重要?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所長李仁芳曾為文指出,
1995年起,台灣的每人平均國民所得已經停滯10年,
沒有明顯成長,主要的原因就是,台灣的製造經濟已經走到高原飽和期,
接下來要有更進一步的成長,台灣產業必須走創意經濟的路。

李仁芳進一步指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提供人民豐饒的生活體驗氛圍,
不僅促進常民生活的甜度與幸福感,
更是國家產業隱形競爭力的終極來源。

他舉例說明,如果我們的產品設計人員、
行銷人員很少在生活上藉著創意產品和服務的消費,
盡嘗生活的甜度,我們如何期望他們可以由原創嶄新產品和服務,
提供給全球消費者生活上的甜度與滿足?

敏感而懂得生活品質與尊嚴

那麼,什麼是生活的能力?

實踐大學設計學院院長安郁茜認為,一個擁有生活力的人,
是一個非常敏感、認真,且懂得生活品質與尊嚴之重要性的人,
他會不滿意、不滿足,而且察覺得出不滿意的原因。

「舉例來說,當他去改良某個產品不滿意之處的時候,就是在做設計了,」
安郁茜點出生活力與設計密不可分的關係。

設計工作大概是最迫切需要生活力的工作之一。
因為,設計是對周遭、對世界有感而發的一種精練過的話語。

如果設計師對生活萬物沒有感覺,只是為設計而設計,
當然不會產出有意涵、深得人心、流傳為經典的作品。

其實,不只是設計工作需要生活的啟發,
只要是工作中需要創新,生活都是一個取得的好途徑。

如果每天只是在上班、下班、睡覺,整天只在辦公室和家中往返,
沒有力氣把自己放在工作之餘的其他經驗,當然就沒有從生活中得到什麼能力可言。

李仁芳分析,台灣的產業菁英們勤奮、嚴謹、有紀律地工作,
有很帥酷的Business Model,但幾乎很少產業菁英過有豐饒美學品味的生活,
更談不上有什麼帥酷的Life Model

寬廣的生活經驗

因此,生活能力的第一個部份,是懂得讓自己暴露在更寬廣的生活經驗,
讓自己的知覺開放。

安郁茜認為,生活品味、生活美學的培養,
可以從閱讀文字所描述的抽象經驗去想像,或是在不斷拓展的生活經驗中去體驗。

「生活經驗太狹隘的人很難做模仿以外的設計,」安郁茜說,
「因為做設計會遇到千奇百怪的問題,需要由豐富生活經驗養出的寬廣靈活與品味來解決。」

好的設計師都知道,整天都關在房間裡面,是無法跳出設計瓶頸的。
出去走走、玩玩,或者是長期在生活中嘗試自己從沒做過的事,可能得到更多。

美國心理學家卡爾.羅傑(Carl Rogers)早就提倡「創意」與「生活經驗」間的關係,
他曾說過:「當人們敞開心胸歡迎各種經驗時,
他的行為就會有創意。我相信,這種知覺的開放,對建設性的創意是很重要的。」

感知差別

再者,寬廣的生活經驗下,還要有足夠的敏感度察覺、接收其中的優劣層次與細膩變化,
才能夠進一步去對好的東西有所感受、有所觸發。

「一個人如果從小生長在綠意配置得當、感受到四季變化美好、大街小巷的街廓比例協調、
懂得欣賞插花、寧靜、光影、優雅是什麼意思的環境裡,」安郁茜表示,
「你不用教,他自然而然就會知道哪裡有問題,或是哪裡不對勁。」

但安郁茜也坦言,台灣這方面的環境是不夠的,像她為了加強學生的底子,
就帶學生欣賞好的展演、聽好的音樂、看好的電影。

又例如,對於氣候、陽光這些來自於大自然的變化,我們可能視而不察,
但在一個北歐的設計師心中,卻可能已有許多種微妙的心理感受,使好的設計應運而生。

當本次《Cheers》雜誌飛到北歐,試圖探究北歐為什麼如此懂得生活、懂得設計,
喬治傑生(Georg Jensen)的設計師蕾姬.歐弗嘉(Regitze Overgaard
用非常興奮的語氣告訴我們:「在夏天的時候,丹麥的陽光非常白亮、非常透明,
我想,這樣的光線對於每個設計師都很有啟發吧!」

當我們對生活周遭的感受度不夠時,因為沒有意識到而流失的東西,可能比想像中還多更多。

生活美學與生活哲學的競賽

日本平面設計大師、並且擔任無印良品諮詢委員的原研哉在《設計中的設計》一書中指出,
今後的經濟,會從生產技術的競爭,變成潛在於經銷市場中文化層面的競爭,
在各個文化或市場中,若可產生出能夠煽動其他市場的產品,便能擁有絕對的競爭優勢。

原研哉舉例,當美感很好的商品引進到美感較差的國家販賣時,
美感較差的國家的人們,會因為接觸到美感好的商品而有所啟發、覺醒,
而對這外來的商品懷抱欲望。在與沒有美感的商品比較時,
有美感的一方帶有啟發性,且對其他產品帶有驅逐力。

除了生活美學是如此,設計背後所彰顯出來的生活哲學,也是真正讓設計展現席捲力量之處。

人們買法國衣裳,是因為欣羨法國人優雅的穿著品味;
吃日本料理,是想享受日本人窮究細節的態度;
風靡北歐家飾,是希望自己也有一個明亮、簡單又溫暖的家與生活。

如果我們沒有過著好生活、沉澱出令世人崇尚的生活美學和生活哲學,
那麼來自台灣的設計或品牌,到底有什麼好能讓全球消費者心動或掏腰包的呢?

當生活已經變成一種能力,它也需要時間和心思去養成和練習。

 

 

台長: 落葉之楓
人氣(1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藝文賞析 |
此分類下一篇:【藝文賞析勵志小品】人生的門要自己開
此分類上一篇:【藝文賞析勵志小品】別太在意別人的想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