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9-04 16:17:09 | 人氣6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宗教故事佛教】百喻經故事選粹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百喻經故事選粹()

    
   
大藏經中,有一種特殊的「譬喻文體」。我國人寫作,雖善用譬喻,但都是寥寥數語。未有如印度專用一喻寫一文,集若干喻為一書的。如後漢支婁迦懺譯雜譬喻經一卷,吳康僧會譯舊雜譬喻經二卷,唐義淨譯譬喻經一卷等十餘種之多,其中以「百喻經」為最有名,是蕭齊時天竺人求那毘地所譯,共四卷。集九十八個故事,為九十八個事理作譬喻,加上「緣起」一則,最後結尾一偈,計一百則。百喻經與我國寓言相似,但寓言的重心在故事,而譬喻文體的重心在說理;它深入淺出,妙喻連篇,趣味盎然,不愧是說教的利器。特選錄趣味且富意義的,譯成語體,加以評析,以饗讀者:

    理論與經驗

    從前有一個富貴人家的兒子,讀過許多書,懂得「掌舵」的理論。有一次乘帆船人海,就對眾人說:「航海遇到礁石,或海水倒流,的確危險。但如掌舵穩定,看準方向,及時改正,不慌不忙,那就沒有事了。掌舵方法,我能背誦,至今不忘。」眾人莫不深信他的話。既至海中,舵師突得急病而死。大家共推富人子掌舵,船遇急流,心中一慌,旋轉在波渦裏,無法前駛,竟使全船沉沒。
   
理論必須與經驗配合,始能成大器,只懂理論,無實際經驗,有如紙上談兵,必至於敗。

    食鹽調味

           古代有一個愚人﹐到親戚家裏做客。主人招待他吃飯﹐他嫌菜餚平淡無味。主人便加些監,菜就好吃多。愚人心裡想:「原來美食就是因為有鹽的緣故,鹽的功用真不可思議。一點點鹽,便如此好吃;加多些,味道不是更好嗎?」愚人返家後,煮菜用一大把的監,那知埔得要侖,無法下咽,趕緊吐出來,大叫上當不已。
   
佛法中啟示我們的道埋,如使用食監調味一樣﹐妥當應用﹐反成無益而有害。又如外道聞佛教節飲食或過午不食,於道有益;他即便斷食七日或十五日,如此徒增饑餓,並有害於身體。

    空歡喜

    某國國王請一位音樂家,來宮中演奏音樂,答應給他一千塊錢。奏樂完畢,國王很滿意,音樂家就向國王要錢。國王不肯給他,賴皮的說:「你表演很好,使我空歡喜一場。我不給你錢,也使你空歡喜一次罷了。」音樂家無可奈何。
   
世間所有的娛樂,都是虛妄的。無常幻變中,有如鏡花水月,那有真樂?一切莫不是空歡喜而已。

    學國王

    昔有一人在王宮服務,欲博得國王的歡喜,問他人如何達到目的?他人說:「國王的一舉一動,你當學習。」此人見國王不斷的眨眼睛,也學國王的樣子。終被國王看到了,就問何故時常眨眼?答道:「我不病眼,亦不著風,只是欲效法你的動作。」國王聽罷大怒不已,就將他痛責一番,逐出宮門。
   
凡事有的可學習﹐有的不宜學習。不應當學習而勉強去學,反而得不到效果。
(明倫月刊156期)

 


   
百喻經故事選粹()


   
疑心生暗鬼

    古代有一棟老房子,人家常說此屋有鬼,都恐怖不敢接近寢息。時有一人,自謂大,說:「我要人此屋,住宿一夜。」就獨自拿一條木棍入屋去了。那時又有一人,自謂膽勇勝於他人,不怕鬼怪,也到此屋去探探究竟如何,便拿鋤頂一把,從旁門而入。先入的認為後入的是鬼,後入的見有黑黑一人,認為先入的是鬼。二人都疑心對方是鬼,而互相敵對,你推我擋,彼此都很緊張。到了天亮,看了對方,才知曉不是鬼。
   
疑心生暗鬼。世間常有兩方各爭自己有理,其實都是錯誤的。

     

    昔有一位忠厚的商人,娶個太太很漂亮。商人出外做生意,經常不在家。婦私通男人。密用金銀買通鄰居老嫗說:「待商人將回時,先置一女屍於棺中,放存山腳﹐說我已死。」
   
不久,商人返家,老嫗言汝婦已死。商人深信哀哭,用火葬她。多年後,男人虐待此婦,婦便還家,對商人說:「我是你婦。」商人見她面容樵悴,固執成見的回答:「我婦死已久,汝是誰啊?妄言我婦。」拒絕往來。此婦自食惡果,而淪落天涯。
   
我們要順乎因緣,樂天知命,不造苦因而致苦果。

    暴躁與輕率

           過去有一人,與眾人共居一室,贊歎一外人德行甚佳,唯有兩種缺點:一是暴躁易怒,一是作事輕率不穩重。剛好此人存門外聽到,便勃然大怒,入室不問皂白,揮拳就打。旁人問他何故打人?打人的說:「他說我暴躁又作事輕率,我無此缺失,所以打他。」旁人說:「你今日形相已存眾人前表演了,如何說沒有?」
   
賢人當犯錯時,卻能虛心的反省改過,如子路聞過則喜。愚人被指出過錯時,反而老羞成怒,變本加厲。

    清泉流水

    昔有一人,旅途口渴,見有清泉流水,喝夠後就說:「我已喝足,你不必再流。」而流水如故,他企圖用叫喊來阻止水流,便發怒說:「叫你不再流,為何又流!之旁人見此,就說:「你不需要它﹐離去好了,管它流不流。」
   
人們存生死愛欲中,飲喝看酒色財氣的水。到了痛苦厭倦時,希望這種境界可再來煩擾。那時應收攝六根,切斷妄想。 (明倫月刊157期)

 


   
百喻經故事選粹()


    水底金影

    古代有一個年睡人,在大池邊,見水底有條金鍊,便跳入水中,捏看泥土求覓。找了半天,疲勞至極,仍不得金。出水而坐,一會兒,水清後又見金鍊,復入水求金,亦得不到。
   
其父來,問何故疲困如此?兒子說:「水底有金鍊,入水尋覓不得。」父見水底的影子,而知此金鍊是在池邊樹上,而影現水底。其父說:「必是飛鳥銜金鍊掛於樹上。」聽從父言,上樹果然得金。
   
凡夫每把妄見當作真實,捨本逐末,徒勞無功,好像在永中找金鍊條一樣。法句經說:「不真實認為真實,真實認為不真實,是邪惡思想的境界,不能達到真實。」

            愚人買驢

    古代印度有個婆羅門師,見奢風日盛,欲舉辦宣揚節儉大會,命弟子雇一瓦師製造瓦器待用。弟子在途中,遇一瓦師牽看驢子,負載瓦器求售。一會兒,劣驢盡把瓦器弄破﹐是人啼哭懊惱。弟子見罷,問為何啼哭?答道:「我勤積數年,始得此許多瓦器,這惡驢都把它弄破,怎不傷心!」弟子聽罷,認此驢是佳物,長久所作,頃刻弄破,我今當買此驢。瓦師喜不自勝,即使賣與。弟子乘坐回家,而問故?說道:「此驢勝於瓦師,瓦師長久所作瓦器,少時都能弄破。」而聞後,啼笑皆非。
   
世間華貴子弟,享用現成的:偏偏作惡造孽,損害社會,忘恩負義,與那劣驢有何分別?

    欺騙單戀者

    古代有個青年農夫到國都遊覽。看見國王的公主容貌美好,晝夜思念,情不能已,便變成單戀病。有一位親戚知曉原因,就說我當為你介紹,使你與她交談。農夫大喜數日後就回覆:「公主事忙﹐還沒有答應。」農夫聽後竟高興的笑起來,自言自語:「她一定會答應。」這親戚便將一切美麗謊言,騙得青年農夫心花怒放。
   
世界一切,都是須假的。眾生結這虛假所欺騙還自以為樂﹐自我陶醉哩。

    因小失大

    昔有一人,兩手各持一把豆,誤落一豆於地,便捨一手中的許多豆,而去揀那失落的豆。花了很多時間揀到後,許多豆卻被一群雞鴨吃光了。
為了拘泥一件小事,而忽略一件大事,得不償失,因而事業無成。

    儲藏牛乳

    古代有一個愚人,家中蓄養一隻母牛,剛生小牛不久。計劃以土產風味的牛乳宴客,欲先儲藏牛乳以待。他心中想:「若天天擠取牛乳,牛乳漸多,至宴客時,將無存放,而天熱又會酢酸敗壞。不如即就牛腹儲藏,等到客來之日,全部擠取比較新鮮。」由是將吃奶的小牛牽開﹐母牛小牛各繫異處。一個月後設會,迎接許多嘉賓來臨,牽出母牛欲擠取牛乳,而此母牛乳囊收縮,乾枯無乳了。眾賓客怒或笑。愚人也怒說:「誰偷走的牛乳!」
   
我們欲行布施,應及時而作。加等待「富有」之時,再來布施,而財物或為水火所湮沒,或為盜賊所長奪,或生意失敗,或猝然命終,結果無法布施。所以不及時布施,好像儲藏牛乳於牛腹一樣。 (明倫月刊158期)

 


   
百喻經故事選粹()


    羌人偷官庫

    有一個羌人,久住山中,未見過世面。有一次他偷了官庫的物品,而逃到遠方。國王派人四出追尋,不久被逮捕到,搜出贓物。國王便問他衣物從何而來?羌人答是祖父留傳下來的。王令他將衣服穿穿看!羌人將衣服上下顛倒,應該手穿的,著在腳上;應該綁掛在腰間的,卻掛到頭上;因不知曉官服的穿法,王就裁定他的罪。
   
王者如佛法,羌人如外道。外道竊得佛法,據為己有。但因不解其妙,迷亂上下,不知法相,一下子被人發現出狐狸尾巴來。

    求美的過錯

    古代有個狂徒,娶了一位妻子,德性很好,又善治家,只是她的鼻子很難看。有一天,狂徒困倦打瞌睡,看到一位年輕婦女,鼻子非常美好。就想:「我可割取她的鼻子,裝在自己妻子的臉上,那不就是變成美人了嗎?」便立刻割取他婦鼻子,回家又急忙割下己婦的鼻子,用他婦鼻子裝在己婦臉上,既不相著﹐復失己妻鼻子,損人又損己。醒後驚悔不已!
   
幸好是一場夢。世人痴心狂想,輕舉妄動的,結果是害人害己。

    蛇頭與蛇尾爭在前頭

    蛇尾對蛇頭說:「我老是跟在後面,太不公平!我也應該在前面試試看。」蛇頭答:「我有眼有嘴,理應在前,為何突然變在後頭?」蛇頭不答應蛇尾要求。但蛇尾纏在樹枝不放,蛇頭無法前進,只好讓蛇尾在前。蛇尾因為沒有眼睛,不知曉前路危險,就墮入火坑中,燒爛而死。
   
這就是牠們不能互相合作,不能各守本分,不能彼此忍耐,才發生同入火坑的災禍。法句經說:「愚人自知愚昧,那人就是賢者,自思是賢者,那人便是真正的愚人。」

    二子分財

    古代摩羅國,有一個剎帝利族的富翁,將死前,囑二子要好好的勻分財物。死後二子爭吵,無法平均。有一位鄉野老人說:「你們分物要使各得滿意,只有將所有東西破作二分,如衣服一一半,盤碗亦破作二分,一人拿一份。如此分物,才會平均。」兄弟二人表示同意,就照樣去做,不論什麼物品都破為兩半,弄得所有東西,都成發物了。
   
兄弟應該友愛相讓,弟敬兄,兄護弟。俗語說:「兄弟不和鄉里欺。」真是銘言。二子分財,弄到兩敗俱傷,怎能對得起地下的富翁呢?

    外道殺子惑世

    古代印度有婆羅門首領,自稱足智多謀,對許多星術以及種種技藝,無不精通明達。他欲顯示本領,就到國都街上,當眾人前,抱著他的兒子痛哭流涕。有人問什麼緣故?
   
他說:「我的兒子七日當死,憐他夭折,所以悲傷!」大家問:「怎能知曉?」他答:「日月可闇,星辰可落,我的計算靈驗,從來沒有算錯過。」婆羅門首領為了建立名譽權威,到七日的前夕,竟自殺其子,來證明他的計算不錯。人家聽到他的兒子真的死了,都贊美他是神人,能知過去未來,心生信服敬佩。
   
外道不惜使用種種虛偽詐騙的事,來欺世盜名,我們對於正邪,應該謹慎分辨,以免走上歧途。

    願為王剃鬚

    古代某國王有一名親信,在軍陣中,拚命救護國王,使他安全脫險。王大歡喜,便問:「你有什麼要求?一定達到你的願望。」親信的說:「我願意為王剃鬚王說:「你如適意,聽你所願。」大家莫不竊笑他器小易盈。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如奉持少戒,便以為足,不求涅槃勝妙之法,無法精進,豈不可惜! (明倫月刊159期)

 


   
百喻經故事選粹()


    用蔗汁灌溉甘蔗

    古代有兩個人,同時種甘蔗而比賽,種好的獎賞﹐種不好的重罰。其中一人想:「甘蔗極甜,如壓取甘蔗汁來灌溉甘蔗樹,必定更加甘美,而得勝於彼。」就動手壓取甘蔗汁來灌溉,希望比人滋味。誰知幼種反而敗壞,所有甘蔗都無法生長。
   
世人欲求善福,恃己豪富,濫用錢財於不當的地方,而祈求福本,來得善果,不知反獲患殃。

    千補不及原痕

    古代有一賢臣,偶爾談論國王暴虐,不會治理國事。國王聞言大怒,命左右將他逮捕來,令割下脊骨取百兩肉。後有人證明此人是賢臣,有功於國家。國王心中懊悔,便賜予千兩肉,用為補脊骨。賢臣夜半吟呻叫喚,甚大苦惱。國王聞聲就問:「何以如此?取你百兩,十倍與你,你意猶不足嗎?」左右答:「大王如截下他人頭來,雖然還給一千個頭,仍不免死亡。賢臣雖十倍得肉,不免痛苦。」國王聽後,才有所悟。
  
做事要小心謹慎。如做錯事情,再竭力設法補救,也沒用了,因千補不及原痕。

    夫婦賭餅

    古代夫婦二人,有三塊餅,夫婦各吃一塊,剩下一塊,因共作賭誓,約定先開口說話的輸,不說話的就贏得此餅。所以各自不敢言。一會兒,有小偷入室竊取財物。其夫雖先看見,而不敢開口。後其婦見賊兒盡得財物而去,就喊「有賊」!其夫拍手說:「你輸了,我得此餅。」
   
世人每為小名利,詐現靜默,實在得不償失。

    乘船求釪(樂器)

    古代有一人,乘船渡海,在船頭失手將銀釪墮入水中。他就想:「我今畫水作記,離船頭三寸許,捨它而去,後當取它。」行經二月,到了師子國,見一條河水,將從船頭跳入水中尋找本來遺失的釪。
   
人問欲作何事?答:「我先失釪,今欲覓取」問從何處失去?又答:「二月前入海時失去,我失釪時曾畫水作記。」眾告以船雖無異,地卻不同,怎麼能夠找得到?莫不大笑。
   
此與我國古代「刻舟求劍」的故事相似。刻舟求劍見呂氏春秋,後世以稱「固執不通」的人,乘船求釪亦同。 (明倫月刊160期)

 

++++++++++++++++++++++++++++++++++++++++++++

 

 

台長: 落葉之楓
人氣(6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宗教藝境 |
此分類下一篇:【宗教故事佛教】 「牛」的寓言故事
此分類上一篇:【宗教故事佛教】吃不飽的羅漢和纓絡披身的大象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