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2-05 17:00:34 | 人氣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生活健康你我他】3堂課.認識胎兒超音波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3堂課.認識胎兒超音波
媽媽寶寶 2007/12/04
超音波對產科醫師而言,彷彿是產科醫師的第三隻眼,藉由超音波的檢查,醫師將更瞭解媽媽及胎兒的健康;準爸爸、準媽媽則可以看到胎兒在子宮內的一些狀況。但,身為準媽媽的你,對超音波是否有正確的認知?
【文/楊雅馨】

Lesson1 作用與安全

(圖片/媽媽寶寶提供)

 

 

 

 

 

 

 

 

 

 

 

 

 

 

 

 

認識超音波

超音波是一種聲音,為「高頻」的聲納波。動物中如:蝙蝠、海豚等即是以聲納波作為行進間的導向定位,在人類的運用上也用於航海用途中。佛教新店慈濟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楊濬光說:「醫學用的超音波也就是藉由“聲波”的原理,進行治療及診斷的用途中。」

「治療用的超音波」較常使用於復健醫療用途中,而「診斷用的超音波」除了可以觀察母體胎兒的狀況外,楊濬光醫師進一步指出,人體幾乎所有的器官都可以藉由超音波進行更詳細的評估,如「腹部超音波」則可以評估肝、膽、腸、胃等系統。

超音波的安全性

2006年時曾經有媒體報導指出—「超音波掃描過多,可能影響胎兒腦部發育」!這樣的說法究竟對不對呢?楊濬光醫師表示,超音波它不是放射線,更不是微波爐,它的安全性是非常高的。

超音波運用在胎兒的診斷上,截至目前為止至少有50年的時間,目前並沒有任何科學報告指出因為超音波使用過量(或長期使用超音波)造成胎兒畸形的危險,所以準媽媽大可放心。

哪些因素無法偵測胎兒異常

胎兒超音波檢查可看出某些胎兒型態上的異常,但有許多胎兒異常,不見得檢查的出來,其原因如下:

1.胎兒姿勢不佳,看不清檢查的部位。

2.母親肚皮太厚或羊水量不足。

3.胎兒的變化纖細,超過現代超音波機器解像能力。

4.有些胎兒的變化在6個月以後才會逐漸出現,如某些心臟病、水腦、腎積水等。由於以上的種種限制,使得醫師無法檢查出所有的胎兒異常。

檢查的注意事宜

準媽媽在做超音波時究竟要不要漲膀胱呢?楊濬光醫師說,若準媽媽的懷孕週數在8週以前,醫師通常會建議準媽媽多喝些水,檢查時也能看的比較清楚;如果懷孕週數比較大了,或使用高層次超音波,那麼就不需要漲膀胱。

此外,楊濬光醫師提醒準媽媽做超音波前最好能吃點東西,千萬別餓肚子,因為一旦媽媽餓肚子太久,胎兒的活動力就會差一些。舉例來說:當胎兒一直維持在平躺的姿勢時,雖然胎兒的心臟、嘴唇等器官可以看得很清楚,但脊椎等部位就會看不清楚。若胎兒活動力狀況好(在羊水內不斷的活動),醫師也好從各個不同的角度觀察胎兒情況。

(圖片/媽媽寶寶提供)

 

 

 

 

 

 

 

 

 

 

 

 

 

 

 

 

Lesson2 時機與種類

檢查時間

‧懷孕5~6週:確定著床位置是否在子宮內,並確認有無子宮外孕的可能。

‧懷孕7~8週:確定胚胎心跳,身長,卵黃囊,若是胚囊大於2.5公分卻仍然看不到心跳,這次懷孕大概不會有胚胎了,這種情況就是所謂的“萎縮卵”。

還可以依據卵黃囊的大小判斷胚胎的好壞,並且評估著床的位置;並由胚胎的大小進一步確定排卵時間及預產期。

‧懷孕11~13週:藉由量測胎兒頸後透明區帶以早期篩檢唐氏症。

‧懷孕16~18週:做母血唐氏症篩檢或羊膜穿刺時亦須借助超音波的幫忙。

‧懷孕20~24週:是健保唯一給付的一次。主要看器官發育是否有異常,如檢查胎兒是否有中樞神經系統異常(如水腦、無腦兒),心臟、肺部、腸胃系統、泌尿系統是否有構造上的異常,是否有神經管缺損,是否有侏儒症或肢體的重大缺失,胎盤著床位置及臍帶是否有結構異常等。

會在此週數安排超音波檢查的原因在於:若懷孕週數太早影像則無法看清楚,懷孕週數太晚則失去優生保健的意義,萬一有異常時無法引產。不過,超音波穿透的能力有限,倘若母體脂肪太厚時、羊水過少時、胎兒姿勢等,都會影響檢查的準確性。

‧懷孕28~32週:評估胎兒發育狀況,有的媽媽有內科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會導致胎盤狀況功能不佳,所以有發育遲緩現象,或因媽媽有妊娠糖尿病而胎兒易變成巨嬰。

‧懷孕36週~足月:評估胎兒大小、胎位是否「不正」,來決定剖腹生產或自然生產。

Lesson3 認識高層次超音波

高層次的超音波也屬於2D超音波的一種,常規產檢時若發現母體血液檢查或胎兒超音波檢查有異常,需進一步詳細檢查胎兒其他器官時,醫師則會建議媽媽進一步做「高層次超音波檢查」,其解相度比較高,可以看到比較細微的構造。

檢查內容

高層次超音波檢查包含胎兒頭頸部(大腦、脈絡叢、腦室、中線及小腦)、胸部(胎心四室像、主血管血流、肺葉)、腹部(肝、 腎、脾、膀胱等內臟器官及臍帶)、脊椎、四肢及性別判斷等具診斷意義之檢查,用以排除先天疾病的可能。

但是,許多先天性疾病或畸形不一定能立刻呈現,因此,高層次的超音波檢查也只有60%~80%的診斷率。

檢查時間

一般而言,高層次超音波會建議在懷孕20~24週做。主要是因為,這時候胎兒的頭骨、肋骨等都尚未鈣化完全,所以超音波比較容易穿透並進一步評估腦部、心臟等細部構造。此外,政府優生保健法規訂,若懷孕24週前發現胎兒也重大畸形等問題,可以做進一步引產手術。一旦超過24週為了媽媽的安全著想則不宜實行。

密集追蹤更重要

一旦,超音波發現異常時該怎麼辦呢?楊濬光醫師說,準媽媽除了可以多多找位幾位醫師評估外,並聽聽其他的醫師的說法;倘若面對確定的診斷,那麼就得「定期追蹤」,做更密集的檢查,如每2週或每個月回診,因為這種變化有可能是「動態性的變化」,也就說可能一開始很輕微但慢慢變得更嚴重,但也有可能一開始很嚴重慢慢的就好了。

超音波非萬能的工具

胎兒超音波雖可幫助產科醫師瞭解子宮內的胎兒,但也非萬能的工具,譬如胎兒出生以後的發展(如智力、視力、聽力等)就無法得知。此外,超音波最主要目的乃在儘早發現可治療的胎兒異常,並給予適當的諮詢,必要時產科醫師將會同小兒科、心臟科或小兒外科參與治療計劃,讓新生兒可在一出生即獲得最好的照顧,而不是一發現胎兒問題就立即予以引產手術。

另外,楊濬光醫師要再一次提醒準媽媽,胎兒超音波也有許多死角照不到的地方,例如手指頭(因胎兒大部分均在握拳狀態)、肛門,而超音波的解析度對於小於1~2mm的病灶(如小的心室中隔缺損)也不易偵測出外,還有一些疾病在胎兒期絕對不會表現(如開放性動脈導管),上述種種因素使得胎兒超音波的準確度最高僅可達60~80%左右。雖然如此,但也只有藉由定期的產前檢查,方能確保媽媽及胎兒的健康。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2007年1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

台長: 落葉之楓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