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的遙遠
作者:◎文/鄧榮坤
|
緩步走過清水車站,搭車的遊客不多,沒有人願意搭理「台灣人的真實」話題,只有鰲峰山下,供奉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的紫雲巖,於無風的黃昏,隱約傳來莊嚴的誦經聲。 牛罵頭街已經不存在了,但昔日的繁華仍然可以從許多傳說中去猜想,一如我們如何透過牛罵頭遺址出土的紅、褐色繩紋陶土與石器,去猜想他們曾經如何使用斧鋤、石刀、石錛、石鏃、網墜、石片等農漁獵用具的紀實生活。
望著遺址正門入口深鎖的褐色且有些許龜裂的木門,我們仍然不得其門而入,只能從簡陋的木門縫隙裡,透過瞇著的雙眼,窺探被圈圍著的景物。空曠的遺址,連一隻鳥也沒有的午後,顯得特別寧靜;而我們也老老實實地觀望片刻後離去,如果有心人士想闖關進入一探究竟,那扇簡陋的木門,能抵擋得了嗎?
我們只能攤了攤手,露出一臉淒苦的笑容?
悆
西元一九九七年夏天。台中港區藝術館的施工現場仍然忙碌著,工人們雖然戴上了可以遮陽的黃色安全工地帽,仍然經不起艷陽的曝曬,個個汗水淋漓,溼透了衣褲。
怪手像一隻巨獸,張開爪抓向土層,掏出了泥土後,穿梭不停的卡車就一車一車將泥土載走。工地四周除了工人之外,沒有圍觀的人群,工地傳來陣陣轟隆轟隆的機械聲,顯得有些許吵雜。
突然,從工地裡傳出了一陣喧嘩聲,在工地另一頭挖地的工人們,揮著汗水在太陽下揮汗挖掘沙土時,竟然挖出了許多陶瓷碎片,隨著泥土的挖掘,而使得那些被翻出來的陶片零亂地散落在棄土堆中。
其中,一個工人看過電視報導過「秦朝兵馬俑」的影片,知道泥土下層一定有東西,不能繼續挖下去了,於是,揮手制止了工人們的挖掘,但是,仍然有人繼續工作著,怪手也轟隆轟隆運作著。
人類學組考古學者據報後,迅速的前往察看,發現藝術館的施工範圍內,遺址被破壞的情形極為嚴重,已經無法搶救,只能儘量撿拾散落在地表的陶片、貝殼、獸骨和人骨等標本。
當牛罵頭遺址挖出了罕見的「東西」消息傳出後,清水鎮就開始熱鬧起來,陸續湧入的人潮中,有許多人懷抱著有沒有古玩之類的寶物可以蒐藏的心情而來,然而,當這群人在樸實的清水小鎮兜了幾圈後,發現沒有人兜售古文物後也相繼離開了。
離開,是否也象徵著先人們與貝塚間的親密與無奈?
我們無法知曉。
悆
路過牛罵頭遺址,澎湃的心情如潮水拍打著胸坎,因為許多考古的學者在這裡找到了先民們曾經擁有的歲月,而我們這群販夫走卒看到了什麼?
在遺址附近逗留時,與在清水鎮經營雜貨店多年,已經七十三歲的劉昌望老先生相遇,在點燃了香菸後,彼此話匣子一下子就打了開來。劉老先生回憶久遠的歲月時,臉上露出笑容,他說,這個地方從日據時代開始,一直是水田和菜園,小時候,走過這裡,四處可以看見大量的貝殼,有時候,附近的人要挖地種菜,偶爾還會挖到人骨。
劉老先生說,台灣光復之後,遺址的一部分因建空軍信義新村而被拆除了;一部分由台中縣政府開闢為清水苗圃,一直到十年前,台中港區藝術館的興建,這裡的土地又被重新翻了一遍,而現在看到的台中港區藝術館就是遺址的範圍,可惜!
劉老先生並未交代「可惜」所代表的含意,低著頭就走遠了。
莫非,這就是現代人面對古文物時的無奈?
悆
在清水的牛罵頭遺址附近逗留,很容易想起兵馬俑。
兵馬俑坑遺址在西元一九七四年春天,在中國陝西省西安市臨潼東五公里的西楊村被發現。兵馬俑坑裡佈滿身高達一百八十公分以上的高大兵俑、碩壯的馬匹、數量龐大的兵器,讓兩千多年後的人類,仍然為秦朝的輝煌議論不已。所不同的,是牛罵頭遺址是安祥的歷史逗點,而兵馬俑卻是沾滿了血與淚的驚嘆號!
不久前,陝西省秦始皇陵區發現罕見「群葬坑」和兩座秦代陶,據專家推測,坑內可能埋葬數十名兩千多年前專為秦始皇陵燒製磚瓦的工匠骸骨。
群葬坑位於秦兵馬俑博物館正門東北向數百公尺處,深約十二公尺,坑底橫七豎八地躺著七、八具骸骨,有的仰面朝上,有的成蜷曲狀,且相互疊壓,可以想像當年是被殘忍地扔進坑內;專家推測,群葬坑內屍骨應為秦始皇陵專職陶工。
如果歷史可以重新彩排,驪山北麓一個默默無聞的普通村莊││西楊村,當時有多少人為了留下這段歲月而流血、流汗與流淚!
千年之後,如果有機會路過西楊村,已聽不到來自靈魂深層的泣聲,而埋藏於泥土裡的靈魂終於掙脫了歲月的枷鎖,必須重見天日。
依稀中,我們猜想著下列事情發生:
││臨潼區水務局水利工作隊當年在兵馬俑所在地展開「打井運動」,其中一位技術人員趙有科,選定了發現兵馬俑的井位。
││陝西省臨潼縣晏寨鄉西揚村農民打井取水,意外挖出一些缺腿斷臂的陶製人俑,沒想到自己一鑿便鑿出了世界級的考古發現。
遺憾的是,兵馬俑自發現以來,「誰發現了兵馬俑」的話題,一直爭議不休,西安市臨潼區九名農民與臨潼區水利工作隊技術員,都認為兵馬俑是自己所發現的。
農民們要求頒發「秦俑發現人」證書,確認他們的發現權外,也要求該館在兵馬俑一號坑簡介文字中將「當地農民打井發現」中的「農民」,要求改成他們的姓名。
如此荏弱的需求能否實現,沒有人知道,唯一可以確認的是,名字還沒改成,就已經有好幾個人因為等不及而往生了!
牛罵頭遺址應該不會有這個問題吧?
誰發現了遺址?
官方的相關資料中沒有記載,而民眾也懶得理會?
於是,站在牛罵投遺址前,懷想久遠的歲月,仍然難掩心情的落寞。當年文化局長所提的「台灣人的真實」,何處可以覓尋?
緩步走過清水車站,搭車的遊客不多,沒有人願意搭理「台灣人的真實」話題,只有鰲峰山下,供奉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的紫雲巖,於無風的黃昏,隱約傳來莊嚴的誦經聲。
十七點四十七分,一一六號車次的北上復興號火車進站了。
沉默無語,低頭走向月台。鵱
|
來源:人間福報
++++++++++++++++++++++++++++++++++++++++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