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婆婆的冬天
|
圖◎吳怡欣 |
◎劉克襄 圖◎吳怡欣
別以為偏遠的農家,居住的都是善良、淳樸的人。有些人離群寡居,就是不喜歡陌生人接近。我們的出現,有時像豺狼虎豹,其實是很不受歡迎的。
去年冬初,跟友人前往平等里爬山,便遇見這樣一樁值得深思的事。
那次有四人一起上山。我們過了溪,循一石階上行。未上山前,前方來了一對青年男女,看到我們即將走上去,很驚怕地說,「前面有很兇惡的狗,攔阻去路,無法往前了。」
我們研判,他們可能對狗的習性和認識,還不甚清楚,就姑妄聽之。繼續上行,果不其然,還未看到石厝,兩隻大黑狗已經現身,遠遠地狂吠、示警。
我們更接近時,只見兩隻大黑狗的狺吠聲更加激烈。接著,又出現一隻大型的黃金獵犬擋路。我在前頭帶隊,慢慢地接近,蹲下身,仔細觀看那對大黑狗,雖然狀似兇狠,卻搖著尾巴。這一付態勢便知,牠們在裝腔做勢,只是擺出防禦性的威嚇,並非想攻擊人。
我繼續姿態低下,慢慢挨近。如此放慢動作後,狗群便減輕了敵意。我們再低聲細語地呵哄,三隻狗便快樂地搖尾,靠了過來,甚而接受我們的撫摸,全然安靜了。
被捷足先登的麻竹筍
這些狗護守的石厝,整理得相當潔淨。我特別取出相機拍照,再慢慢地靠近觀賞。不料,突地聽到一聲厲嚇的叱責,「你怎麼在偷拍我的家?」
我聽到,嚇了一跳,轉頭望向另一邊。只見一位戴著斗笠的老婦人,從旁邊的廢墟石牆探出頭來。我急忙上前解釋,拍照並無他意,只是覺得房子漂亮,建築結構很美,因而單純地想拍攝而已。
她依舊很不高興,嘟嚷了好一陣。我們轉而稱讚她皮膚保持很好,像年輕人。菜園也整理得十分漂亮,葉菜類肥厚而碧綠。但她還是不領情,只是講話的口氣不再如此倨傲。
前方有兩條山路,我們再向她請教,她卻一問三不知,不願意回答。在無法獲得正確的資訊下,我們做了錯誤的判斷,沿著廢墟旁邊的石階,往山上走。那石階非常狹小,但路況良好。走了好一陣,進入蓊鬱的密林。眼前只見溪澗絕壁,無法再往前行。
大夥兒停下來休息,不知如何是好。這時,我們注意到旁邊的麻竹叢,冒出肥碩的麻竹筍幼苗。現在正是採麻竹筍的好時節,沒想到,荒郊野外竟能邂逅,自是興奮。大家轉而撥開泥土,小心地以瑞士刀挖取。我們挖了四根,各自帶走一根,準備回家食用。
等收拾好,準備下山時,赫然看見老婦人和三隻狗竟也跟了上來。手上還拎著一根挖竹筍的工具和麻袋。
看到此一場景,我心裡暗叫不妙,頓時才驚覺,莫非這深山裡的麻竹叢,正是她準備挖取的,卻被我們捷足先登了。
怎麼辦?我和下山的第一位山友商量,準備從實招認,跟她解釋,向她購買。但他認為這種狀態下,恐怕解釋不清了,還不如快點離去。以免麻煩愈擴愈大。
他快速地往下行去。我有些為難,跟了一小段,總覺得奇怪,再停下來,徵詢另一位山友的意見。他也覺得,婦人脾氣倔強,恐怕難以溝通,狀況難料,還不如快走,免得惹禍上身。
眼看他們繼續往下疾行,我若回頭坦承割筍,未免無團隊精神。隨即,我又覺得事情不應該如此處理,於是決定下去攔阻他們,看看待會兒,是否在石厝等婦人回來,跟她好言解釋。
從登山客淪為賊仔
我正猶疑不決,下山追趕他們時,只聽到狗吠聲再起,婦人已在後頭追我們,高聲大喊,「賊仔。」
走在前面的兩人,趕忙把竹筍丟到下面的草叢,以免被婦人逮到時,人贓俱獲。他們覺得兩手空空,老婦人再怎麼兇悍,只要堅決否認,相信她也無可奈何。
他們也勸我,快點把竹筍丟入山谷,免得被捉到。當下,我卻不想這樣處理事情,更覺得不必害怕到這等心虛的起步。我以為事情不該如此假設,朝最壞的方向去演變和判斷。但他們繼續往山下衝,生怕被逮到。
狗吠聲愈逼愈近,我心頭湧上的想法卻愈加複雜。第一個念頭是,就算我逃掉了,但如此能心安嗎?再者,這兒是我深愛的山區,以前常來此徜徉,難道以後就不來了嗎?如果我今天這樣狼狽溜走,日後我又如何回來面對這塊土地。
這回在野外挖取麻竹筍,可能不小心犯錯,難以面對一個辛苦農耕的老婦人,若再刻意溜走,恐怕更難以和這塊山林交心。再者,日後面對自己經常教導的自然解說,這又是多麼諷刺的事。以後跟學生們講演,我又何來顏面,義正詞嚴地大談生態環保。
我覺得,自己必須誠實面對這樣的窘境,因而便轉身回頭,決定跟老婦人解釋。另一位山友走路較慢,正好走到我旁邊。我欲開口,打算告知自己的決定。不意,那老婦人下山速度奇快,已經從後頭追趕上來,氣急敗壞地,直指著我們,繼續破口大罵,「賊仔。」
我倒是主動走向老婦人,準備解釋擅自割取麻竹筍的情形。那三隻率先在前,衝向我的大狗,看到我竟往回頭,反而嚇了一跳,急忙竄回去。老婦人一時收勢不住,直接撞向我,愈加生氣地大吼道,「走,跟我到派出所。我要告你們偷拿別人的東西。」
我急忙拜託她,不要如此生氣,把事情弄糟。容許我詳細地,把整個事情的狀況,一五一十地解釋。但老婦人完全無法聽進我的解釋,硬是拉扯著我的衣袖和背包。
落後的友人也跟過來說明,耐心地跟她解釋這個無心之過。但她繼續大喊道,「背著背包,明明就是刻意裝登山,其實就是要來偷背麻竹筍的。」
我只好再低聲下氣地,委婉地解釋。真的是來爬山的,著實因為找不到路,陷在山谷,不意看到麻竹,以為是荒郊野外自己生長的,當時並沒想到是她的財產。
我心裡也暗自想,那是否真的為她的農作,恐怕都很難定論,但畢竟我們是外來者,無論如何,不該看到野地之外,就隨便摘採。這個界限一踰越,本身就理虧了。
破除外來者偏見
友人再掏出一千元紙鈔,表示願意購買麻竹。但她還是不領情地拒絕,嚷聲道,「你給我十萬元百萬元,我也不要。」
麻竹四顆,當然不會這麼貴。我以為她可能不願意多取,於是掏出五百元。她照樣拒絕,繼續叱責我們的偷竊行為。
她還氣到隨手拿起一根地面的枯枝,做動作準備打人。只是經過我們的善意解釋,不斷微笑賠不是,繼續好言相勸,阿諛她。又再次表示願意以高價購買時,她的態度才逐漸軟化。
但她堅持不收錢,繼續大罵我們這些不速之客,似乎過去經常受到登山人的傷害。我想這種長期的印象,加上今天的狀況,恐怕日後印象更加惡劣。再加上,她的土厝就在古道旁邊,隨時都有旅人會經過,相信衝突會更加不斷。
我著實不願意,看到她對外來者繼續存有如此壞印象,因而繼續和她再溝通,希望她能知道我們的心意,接受我們的道歉。
最後,她還是堅持,趕我們離開,不願意收我們任何錢。我們只好無奈地離去,但我相信經過這樣善意的溝通,她雖然生氣,但大抵應對登山人的行徑,會有另一番看法,了解到我們並非隨便偷竊別人,或者破壞物品,不負責任的。我們願意面對這種錯誤,也展現解決的誠意。
我也暗自下定決心,下一回來時,一定會帶禮物,跟她賠不是。我希望她知道,多數外來者是善意的,不會隨便破壞人家農作,或者取走不該拿的物品。
或許,她對登山人仍然有壞印象,但我相信,慢慢地,她會知道,我們不只是在和她互動,也在跟山林對話。我們因為熱愛這裡,經常拜訪此地,因為看到她辛勤耕作,心裡洋溢欣喜。更因為心情坦蕩,日後走過這條山路,想必會愈走愈踏實。●
自由時報-970325
+++++++++++++++++++++++++++++++++++++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