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4-17 20:14:15 | 人氣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忠臣軼事》先天下之憂而憂--范仲淹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縱橫古今---《忠臣軼事》先天下之憂而憂--范仲淹 
 
  2008/4/17 | 作者:陳菽蓁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歟!』」

〈范仲淹‧岳陽樓記〉

 

北宋慶曆六年(西元一○四六年)范仲淹出知鄧州期間,當時已被罷去參知政事三年,他凝視著好友滕子京派人送去的「洞庭晚秋圖」,心中感慨萬千,當即乘興揮毫、蘸筆疾書,完成傳世名作〈岳陽樓記〉,范仲淹時年五十八。

范仲淹生於太宗端拱二年(九八九),為北宋著名政治家、統帥、卓越的教育家及文學家,他的「進則盡憂國憂民之誠,退則處樂天樂道之分」思想,影響後人深遠,氣象萬千的〈岳陽樓記〉亦傳頌至今,難怪朱熹先生會稱譽他為有史以來天地間第一人物了。

范仲淹少時家貧父早逝,母親帶著襁褓中的他改嫁朱氏,少年孤苦的范仲淹寄宿鱧泉寺發憤苦讀,每日只煮兩合粟米,涼卻結塊後用刀畫為四塊,早晚各取兩塊食用,其餘時間皆潛心書中天地,五年不曾解衣就枕。

范仲淹自己知身世後,愧憤交加,決心自樹門戶。 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范仲淹離開淄州徒步遊學,長途跋涉來到北宋初年知名的學府「睢陽應天府書院」。

范仲淹在此晝夜攻讀,數年間對儒家經典等主旨已然堪稱大通,並慨然以天下為己任,大中祥符七年秋、祥符八年春,他通過科舉,中榜為進士,將母親接來奉養,並恢復范姓,開始了近四十年的政治生涯。

天禧五年(一○二一)范仲淹被派往秦州海陵西溪縣(今江蘇東台縣)任職,見海堤失修,水淹秦州城下,百姓成千上萬流離失所。范仲淹奏請朝廷請求治堰,在暴風雪和大海潮的襲擊下,率領數萬民伕臨危不懼、堅守護堰,綿延數百里的悠遠長堤,終凜然橫亙黃海灘頭,百姓得以安返家園。

為感念「范縣令」功績,便稱海堰為「范公堰」,當地不少百姓也竟都跟著姓了「范」。

范仲淹一生嘉惠之學子多矣,德高望重的孫復即是當年受范仲淹資助,得免於乞討遊學之苦,安心治學,而終於學問有成。范仲淹官至宰相時,甚至下令所有州縣一律辦學,其餘受教於他或被他影響的的都大有成就。

除外,設置義田的故事,更讓人津津樂道。為官三十年後,范仲淹終於有足夠的俸祿和賞賜來達成願望:他在家鄉附近購置一千畝的良田,選擇族中年長且賢能的人,掌管財物收付、調配資金,以救濟貧困及親族的人,後代子孫亦繼承遺願、濟助族人。

范仲淹性格狷介一如他在朝廷作為,宦海三十餘年幾度起落,三度直言遭貶,同參僚友城郊送行的也越來越少,范仲淹依舊侃然言道:「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不想,原臣屬宋朝的首領元昊另建西夏王國,范仲淹又以五十二歲的高齡,親領仁宗詔掛帥趕赴陜北,立下軍功;並助仁宗皇帝改革朝廷諸多弊政,面對好友:「一筆句之甚易,但恐一家哭矣」的質疑時,范仲淹對曰:「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坦蕩公允、節操過人。

皇佑三年(一○五一),范仲淹六十四歲,移任穎州,這時范仲淹積蓄已盡,一家人貧病交困,扶疾上任不幸於途中溘然長逝,死後諡文正,贈魏國公。
 

來源:人間福報
 
++++++++++++++++++++++++++++++++++++++++++++++++++++++

台長: 落葉之楓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