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5-01 17:06:28 | 人氣1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忠臣軼傳》《資治通鑑》作者--司馬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忠臣軼傳》《資治通鑑》作者--司馬光 
 
  2008/5/1 | 作者:陳菽蓁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棄去之。二十忝科名,聞喜宴獨不戴花。同年曰:「君賜不可違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干名,但順吾性而已。

酖酖《訓儉示康‧司馬光》

北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一生中最偉大的成就,就是完成了中國史學首屈一指的皇皇巨著酖酖《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述了從周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四○三年)到五代後周顯德六年(西元九五九),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豐富的歷史事實。

《資治通鑒》編修時間長達十九年,是司馬光三度宦途轉折「因禍得福」的心血結晶,更是前無古人的傳世巨著。他在〈進資治通鑒表〉中說:「臣今筋骨痽瘁,目視昏近,齒牙無幾,神識衰耗,目前所謂旋踵而忘。臣之精力,盡於此書。」司馬光嘔心瀝血的著作與貢獻,將因《資治通鑒》的歷史地位而永垂不朽。

司馬光編撰《資治通鑑》的嚴謹態度也是前無古人的,歷代學者譽為「不可不讀」的「通鑑學」。

司馬光寫《通鑒》的草稿,每個字都工整毫無草字,這種個性源自於從小廉直不阿的家訓,與自身儉樸刻苦的精神。

司馬光從小勤奮好學,博通經史,生於北宋天禧三年(一○一九),字君實,陝州(今山西夏縣)人,因為家鄉有條小河叫「涑川」,世稱「涑水先生」,也有人稱之「君實先生」,他自己則喜自稱「迂叟」,自嘲老實忠誠近乎「迂」之意。

二十歲時,司馬光科舉中進士甲科,開始了他的宦海生涯。嘉祐二年(一○五七)被調入京,嘉祐六年並提升為起居舍人,同知諫院。

「諫院」是專門批評朝政得失的機構,司馬光任諫官五年,為朝廷提出許多有益的意見,是從政以來的黃金時代。可惜宋仁宗和英宗對司馬光的改革意見多聽而不聞,司馬光失望之餘,力辭諫官之職。

治平四年(一○六七)宋神宗即位,銳意改革,朝廷掀起革新風氣,司馬光被擢升為翰林學士兼御史中丞,成為宋神宗的項梁之臣,有意讓司馬光主持朝政、領導改革;無奈司馬光與王安石理念不同,宋神宗支持王安石的主張,司馬光再次離開朝廷,被罷翰林學士之職。

熙寧四年(一○七一)司馬光改判西京(今河南洛陽)留司御史台,這是有名無權的差使,從此司馬光在他洛陽簡陋的「獨樂園」家中,專心致志、著書立說,完成畢生心血之作。

司馬光政治立場固然趨於保守,然清廉正直不為身謀、恭謙忠誠儉樸自奉的品德,連宿友兼政敵王安石都由衷欽佩。他給兒子司馬康的書信《訓儉示康》中,多「儉為美德」之例;尤以晚年「典地葬妻」之行,更是令人感動唏噓。

司馬光一生功忠為國,曾領銜上書辭謝仁宗皇帝臨終前遺詔賞賜給大臣的金銀財寶,只因國家窮困,不願受賞。

元佑元年(一○八六)秋,司馬光病逝,終年六十八,死耗傳出,百姓爭相購買畫像悼念。

「迂叟」固「迂」矣,然死而無憾也!
 
 
 來源:人間福報
++++++++++++++++++++++++++++++++++++++

台長: 落葉之楓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