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6-01 01:51:41 | 人氣2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忠臣軼傳》元朝政治家-耶律楚材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忠臣軼傳》元朝政治家-耶律楚材 

 

  2008/5/22 | 作者:陳菽蓁

 

 

   清乾隆年間,為了褒賢效忠,在今北京西郊頤和園為耶律楚材建祠、題碑雕像,乾隆皇帝並御詩墓碑以供後人瞻仰;明代著名文學家張溥則認為耶律楚材「相二帝、辟草昧、開基元德」其功績可與周召二公相比、元朝宋子貞〈中書令耶律公神道碑〉說:「國家承大亂之後,天綱絕,地軸折,人理滅」的時代,耶律楚材「以一書生.孤立於廟堂之上,而欲行其所學」使「天下之人固已均受其賜」。

 

歷朝統治者對耶律楚材的推崇,與他去世時,蒙古人民哀痛逾恆、幾日不聞奏樂歌唱之聲之敬畏態度相彷,耶律楚材的出世精神、入世經事,是叫人無限感佩的。

 

蒙古政權由奴隸制而封建制度,耶律楚材功不可沒。尤其是在窩闊台掌權後,他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引導漢化,不但對蒙古政權產生極大影響力,仁心仁政澤被百姓,受其恩惠者更不知其數。所謂「公門好修行」,誠足為公門者誡!

 

耶律楚材字晉卿,契丹族人,號 湛然 居士,又號玉泉老人,金朝章宗明昌元年(西元一一九○年)生於燕京(今北京)西山。父親耶律履為金朝尚書右丞相,耶律楚材家族本是契丹皇氏後裔,為遼太袓的八世孫,紹熙二年(一一九一年)耶律楚材出生剛滿一年,父親耶律履便因病去世、家道中落,耶律楚材在母親的教育下「繼夜誦詩書、廢時毋博弈」,耶律楚材年紀輕輕已經博覽群書,甚至旁通天文、地理、律曆、醫卜及釋道之學,並善詩文。

 

金章宗泰和六年(一二○六年)耶律楚材十七歲即通過章宗親自考試、初入仕途,任金朝開州同知。金宣宗貞祐二年(一二一四年)首都遷往南京,耶律楚材被留在燕京,任左右司員外郎,不久燕京失守,耶律楚材被困城中絕糧六十日,蒙古太祖十年(一二一五年)城被攻陷,耶律楚材從此和金政府和家人失去聯繫,眼看大勢已去、國破家亡,耶律楚材將功名之心束之高閣,拜萬松老人〈行秀禪師〉學佛,專心一致修行參禪,苦心鑽研佛學事理凡此三年,成為燕京城中有名的佛教居士,然他未忘經世澤民之志,以為「窮理盡性,莫尚佛法;濟世安民,無如儒教」,長久的治學與修行,使得耶律楚材立志「以佛治心、以儒治國」。

 

蒙古太祖十三年,蒙古軍破中都後,成吉思汗聽聞耶律楚材之才能,於漠北召見,甚為讚賞。次年,隨軍西征。以一介書生隨軍東征北討,卻能憑藉包括天文曆法等的廣博學識,深受成吉思汗倚重。後在窩闊台汗時期參與議論軍國大事。

 

耶律楚材為蒙古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和制度:

 

一、逐步革除蒙古屠城掠殺的習慣,漸而除免了難民降俘之死。

 

據說當時避兵亂於城中的百姓就有一百四十七萬多人,皆因此倖存。

 

二、諫阻「裂土分民」政策,壓制地方勢力、加強中央集權。

 

三、尊孔用儒、始興文治。

 

四、立法執法、制止貪暴。

 

其餘如:阻止蒙古貴族將農田闢為牧地、用課稅代替軍事對民掠奪、釋放俘虜保衛百姓等,讓百姓樂業安居,免於惶恐不安、流離失所之苦。

 

蒙古帝朝立國中原亦「華夏富庶」、「時稱治平」,可謂「大有造於中原」矣!

 

來源:人間福報

++++++++++++++++++++++++++++++++++++++++++++

台長: 落葉之楓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