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賞析】與自然和諧相處◎汪建
刊載日期:2008-07-05
西賽羅曾說:「若逆自然的航線而動,終究是令人討厭的;但只要順應自然之道而行,則始終令人愉快。」這話說得好,順天應人,必能事事順心;違逆天理,極易遭致橫禍。然則何謂「自然之道」?簡單的說,就是宇宙中的萬事萬物原來的運行規則,也就是天理,自然之理。例如宇宙中的日月星辰、風雨雷霧、山水草木,都有它一定運行的軌道。如果沒有太陽,則地球只有黑夜。
太陽是自然界一切生命的源泉。草木的光合作用,必須在陽光下進行。光合作用產生的醣類,是動物最主要的養分來源;產生的氧氣,更是生物呼吸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如果沒有太陽,自然界的生物都會死亡。這就是自然界的運行法則,也就是自然之道。
自然界的生物,在這種法則下存活。花草樹木,在陽光普照的大地下生長,和風吹拂,雨露均霑,歲歲年年,終於長成昂藏大樹。在其庇蔭下,底層矮小的蘚苔植物、蕨類植物,及一些耐蔭性的植物,彼此相互依存。
地球先有植物,之後依賴植物的動物才能立足。例如牛、羊、馬以野草為食,是為草食性動物;而以草食性動物為食的動物,如鷹、狼、虎等,則稱為肉食性動物。若是既食植物又食動物,如人類,即是雜食性動物。這些動物、植物、微生物、菌物等合成一個龐雜的食物網,人類不過是此食物網中小小一分子。
食物網中能量的傳遞,全賴自然之道而行。食物網中的生物,彼此相生相剋。如果人類為求一己之私欲,貪圖一時之方便,而直接或間接滅絕某些生物,將遭致大自然的反撲,終將自取滅亡。因此人類必須覺醒:人不是萬物之靈。人類和地球上所有生物一樣,即如佛家所云:眾生平等。
然而,人類自恃聰明,憑其科技在自然界中巧取豪奪,卻因此種下了惡因,也結下了惡果。試看下面活生生的例子,以窺見其一斑。
一九五零年代,釵h城市如倫敦、紐約,它們的工廠、發電廠以煤為燃料,由於煤的含硫量高,燃燒時會產生二氧化硫、塵、煙、灰等「工業霧」。後來這些工業霧,導致倫敦四千餘人死亡的大悲劇。
同樣是一九五零年代,中國大陸為了增加農業生產,喊出除「四害」的口號。這四害指的是老鼠、麻雀、蒼蠅、蚊子。他們進行全國性的圍剿麻雀行動。但隔年起,中國大陸連續三年飢荒,究其原因是消除麻雀,使原有的食物鏈遭致破壞。北京當局只好從泰國進口麻雀應急。
一九七零年代,孟加拉因將其國內約六十萬公頃紅樹林,砍掉數千公頃,結果導致海水倒灌。也因此次的水災,使孟加拉迅速登上世界第一貧窮國家的寶座。
砍伐紅樹林事件,台灣近年亦步其後。為了擴建高雄港,並開發周邊土地為工業區,導致原有的紅樹林生態系消失。其後自國外引進的福壽螺和螯蝦,在人們不當的野放之後,由於螯蝦與福壽螺在台灣沒有天敵而大量繁殖,結果嚴重威脅本地其他生物在水田、池塘和河溝中的生存。近年,台灣為開發工業、提升經濟,因而破壞了一些稀有生物的棲地,這些稀有生物如櫻花鉤吻鮭、寬尾鳳蝶和鐘萼木,都已瀕臨滅種的危機。
近年全世界人口增多,消耗大量自然資源,以砍伐森林而言,每年砍伐的面積,相當於丹麥、比利時、荷蘭三個國家加起來的面積。而且,熱帶雨林每年砍伐一萬多平方公里,平均每分鐘消失二十公頃。
亞洲一些國家,常以犀牛角、虎骨、熊掌、魚翅、象牙、玳瑁做為藥材或食材,導致這些生物瀕臨絕種,嚴重違反自然界生物多樣性常態。
一九九一年中東戰爭,伊拉克燒油田數月不停,導致天空黑霧遮蔽陽光,效應所及,東北亞地區,溫度下降,陰雨綿綿。台灣近年山坡地的不當開發,造成颱風來襲時,引發坍方、土石流,造成釵h人傷亡。
以上這些例子,真是不勝枚舉。它告訴我們,唯有回歸自然,順勢而為,才能真正享受人生。以下有幾種方法,如能身體力行,就能活得自在安心。
第一,逆向思考,簡璈T有陋習,回歸人生基本面。例如,降低口腹之慾,不過度消費,回到人的自然生理習性。如吃飯,吃到七、八分飽,絕不超量,以免過度肥胖,引發血脂肪過高,造成中風、高血壓、心臟病纏身。食物種類,盡可能少肉多菜,有謂: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粗茶淡飯,才能益壽延年。如穿衣,以舒適、保暖為原則。絕不爭奇鬥豔,喜新厭舊,浪費資源。有些年輕人,為了耍酷,長褲將大腿緊緊包裹,褲襠窄小,褲腳又拖得長長的,走起路來有如殘障,行動不便。且近日醫學研究指出,男子褲襠過緊,陰囊將因溫度過高,無法製造精蟲,導致不孕。故因趕時髦而絕後,代價未免太大。俗諺云:穿衣寧要寬一寸,不要長一尺。誠哉斯言!
再如住屋。耐用、堅固、安全是首要考量。目前小家庭,三房兩廳的一般公寓,約三十坪大小,即已足夠。如與父母同住,可選擇四房的住宅。房間的裝潢,以整潔、樸素為原則,絕不標新立異。家中的交通工具:自用轎車以舒適、安全、省油為原則。目前的國產汽車,品質極佳,釵h進軍大陸市場,捷報頻傳。不少一二00cc以下的小型房車,外型巧,馬力足,好開省油,停車方便,稅金少,價位低,是不錯的選擇。一些愛慕虛榮、生活奢侈的年輕人,常愛面子,分期付款買拉風的進口轎車,在馬路上競飆,不但破壞交通秩序、拿生命當兒戲,更且引起歹徒的覬覦。如果居住在大城市,盡可能使用大眾捷運系統,以減低都市空氣污染。近距離的路程,最好騎腳踏車或步行,兼有健身幼纂C古諺云:「制心息慮,不如簡緣。」故要能清心寡慾,最好去繁就簡,過著簡樸生活,即能節約地球資源,回歸人類原始面貌。
第二,善於理財,知福惜福。錢為人所用,人不可為錢用。錢花在刀口上,也就是當用才用,能省則省。平時養成儲蓄的習慣,即是區區幾個銅板,累積久了,也是一筆小財富。俗諺云:零錢聚整錢,聚成一塊田。時下一般年輕人,從小生活富裕,沒吃過苦,無法體會「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虧磼尷咫O維艱」的道理,近日報載,一位爺爺疼孫子,每天買一碗麵線給他上學途中吃。沒想到孫子吃膩了,竟然一連好幾日,把整碗都沒吃的麵線丟棄在路旁。像這種丟一碗麵、一個麵包、甚至整個便當不吃就丟掉,目前都已不是新聞。現在的年輕人,很多都不惜福,久而久之,福便將遠離他們。所謂惜福,就是每一個人所應享受的福分,都有其一定的量,不可任意浪費。如無節制的揮霍濫用,將導致自己本身以及子孫後世陷入貧困不幸。總之,大家能以知福的態度來養成惜福的習慣,才能珍惜自然資源;懂得理財,才能善用金錢,不亂花錢,也就不會隨便糟蹋自然資源。如此一來,人才能與自然和平共處。
第三,認識生命,學習生活。泰戈爾說:「生命從世界得到資本。」世界就是自然界。生物的生命,因自然界的陽光、雨水、空氣、土壤而得以生生不息。故生物之生命,是大自然所賦予,我們應有敬畏「自然」之心。生命的本質是無常。在人生的旅程中,若一度獲致某種圓滿的局面,不要妄想這種局面可以長保,因為剎那便已永恆。一旦這種局面潰散,由於我們已有「無常」的心理準備,就不會因變故而遭致打擊。愛默生說:「我們的生命是三月的天氣,可以在一小時內又狂暴又平靜。」誠哉斯言!
其實生命的意義是在於活得充實,而不是在於活得長久。南投縣曾有一位三十一歲的年輕畫家,罹患癌症,有限的生命僅有十年。在經過一場大手術後,他頓悟生命的意義,辭去學校教職,開班教小朋友繪畫,並繼續在池畔擔任救生工作。索爾.貝婁說:「只有當生命被清楚地看作是在慢慢死亡時,生命才是生命。」故唯有認清生命的本來面目,才可享受生之樂趣。我們每個人只不過是自然界中一名小小的旅者、過客,地位何其渺小,如恆河中的一粒細沙。唯有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生命才有意義、才有價值。
生活於十八世紀的盧梭曾在《愛彌兒》一書中說:「艱苦的生活,一經變成了習慣,就會使愉快的感覺大為增加,而舒適的生活,將會帶來無限的煩惱。」這句話說得真好,他好像已看到了我們二十一世紀生活的窘境。近五十年來科技文明帶給人類舒適的生活,卻也帶來大自然的反撲。有人說,大自然既是母親,又是兇狠的後娘。也有人說,科學會造福人類,科學也會毀滅人類。所以,生活不僅是求知、求生存,更應懂得生活的藝術,羅蘭在《羅蘭小語》中曾說:「處理生活的一個法則,是該認真的時候認真,該簡瑼漁伬堎脫,這是藝術家的生活態度,也是一般人所該追求的生活態度。」我們應該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人與自然應該建立一種韻律關係,而不是要超越自然。美國舞蹈家鄧肯說得好:「人類文明就是在與自然力量保持一致的過程中,利用自然力量,而不是針鋒相對的抗拒自然。」※
來源:更生日報
+++++++++++++++++++++++++++++++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