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8-18 15:46:58 | 人氣8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生活健康你我他】伊比力斯症一發作 就會看見楊麗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伊比力斯症一發作 就會看見楊麗花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一位女性無論身在何處,偶爾會突然看到歌仔戲名伶楊麗花以俊俏小生扮相出現在眼前,這樣的幻覺對她來說已習以為常,令人意外的是,幻覺的原因竟是俗稱「癲癇」的「伊比力斯症」發作了!

腦部不正常放電 產生幻覺

受電視劇影響,多數台灣民眾誤以為伊比力斯症發作時,必定眼白上吊、全身抽筋、口吐白沫,但其實不然,台灣兒童伊比力斯症協會秘書長、台北榮總神經內科醫師關尚勇表示,伊比力斯症是腦細胞不正常放電引起的暫時性腦功能障礙,症狀多樣,有些看似很激烈,有些卻輕微到外人無法察覺,例如短暫發呆失神幾秒鐘,或短暫的幻視、幻聽。

這類幻覺很特殊,發病時病患會看到幻覺人物活生生在眼前,這是因為放電的位置在掌管認知的大腦顳葉,進而刺激大腦從記憶庫中提取影像,病患初期難免害怕,但日子久了就習以為常。

與精神分裂症的幻覺不同的是,伊比力斯症病患很清楚那是幻覺,雖然幻覺人物有動作,但不會與病患交談,多數病患每次都看到不同人物,但也有例外,有位女病患發病時總是會看到楊麗花俊俏的小生扮相。

國泰醫院副院長、小兒神經科醫師洪焜隆表示,有病童發病時只會短暫發呆、放空幾秒鐘,有人是身體感到麻、痛,有人會嘔吐、心跳加速,有人則是出現恐慌、緊張等精神症狀。

台北榮總小兒神經科醫師張開屏表示,僅2成5病患發病是會出現瞬間全腦放電的「全般性發作」,7成5則為腦部小區域放電的「部分性發作」。即便全腦放電,也不一定是症狀激烈的「大發作」,有時只是短暫喪失神智的小發作,又稱「失神性發作」。

張開屏強調,伊比力斯症病童不發病時完全跟一般孩子沒有兩樣,發病也只是偶發性的,只要正確治療多數能獲得良好的控制。
 

-------------------------------------
「伊」要正名 別再叫癲癇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台灣有多達3到4萬名的癲癇兒童,台灣醫界正努力正名為「伊比力斯症」,將英文病名直譯,以根本解決「癲癇」被「污名化」的問題,而對岸的中國抗癲協會也不約而同在5月間發函給全球華人醫師徵求新的病名,以取代易引人反感的癲癇一詞。

今年12歲的病童賴小妹妹,昨日與醫師在台上合作表演魔術,將布條上的「癲癇」二字瞬間變成「伊比力斯症」,表達欲比照「痲瘋病」改成「漢生病」的正名訴求,在尋求台灣醫界共識的同時,先透過協會對外推廣。

賴媽媽表示,賴小妹5歲起被媽媽發現罹病,發病時短暫的放空與失憶,常讓老師不諒解的以為是上課不專心,有時也令她在學校迷路,因為找不到教室而遲到。

6成受訪老師 擔心面對病童

像賴小妹這樣的伊比力斯症兒童,在台灣有3到4萬人,但根據104線今年7月針對305位教師所做「癲癇症認知調查」顯示,兩成老師根本不了解伊比力斯症,或認為是一種精神異常,有6成老師擔心班上有伊比力斯症兒童,主要是不知如何處理、發生意外、無法分辨是否發作、不知如何輔導。

值得注意的是,對伊比力斯症學童發作時的處置方式,回答的錯誤率相當高,有4成3受訪老師回答「塞東西到病人口中」、2成回答「壓住病人不斷抽搐的身體直到發作結束」,都是錯誤的方式。

台灣兒童伊比力斯協會秘書長關尚勇表示,由於伊比力斯症盛行率高,發作時老師若未正確處置可能引發危險,教育部應要求所有老師們修一定時數的伊比力斯症學分,只要建立對此疾病的正確認知,就不會不知所措或過度擔心,也能給予病童安全的教育環境。

自由時報-970818
++++++++++++++++++++++++++++++++

台長: 落葉之楓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