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8-19 20:11:15 | 人氣3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生活健康你我他】耳源性眩暈 針灸標本兼治 艾灸也可紓緩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耳源性眩暈 針灸標本兼治 艾灸也可紓緩

若民眾突然發生眩暈且只持續一段時間,大約數分鐘至數小時左右者,這種情形可能就是耳源性眩暈所引起。中醫師曹永昌表示,這種疾病需詳細詢問患者的病史,在沒有中耳炎等中耳病變的基礎上,若突然發生旋轉性眩暈,同時伴隨耳鳴、聽力減退和發作間歇期聽力可能完全消失者,可初步確定為耳源性眩暈。

曹永昌醫師指出,原則上可先進行聽力檢查及前庭功能檢查,而神經系統檢查多無陽性特徵,但有反射性迷走神經刺激症狀。當眩暈發作時患者意識多半清楚,發作後還能明確講述當時的情景,不過,若發生眩暈時伴有較長時間的神志喪失者,則代表病人可能有中樞性病變。

耳源性眩暈屬傳統中醫所稱「眩暈」的範疇,臨床上患者常會有周圍環境在旋轉、晃動,或自身有旋轉、搖動的感覺,甚至行動控制不太穩定,身體可能會搖擺不穩、跌倒、影響行動等,若民眾有上述症狀時,應立即至醫療院所進一步檢查,才能找出真正的病因,同時獲得適當的治療。

中醫療法以針灸而言,應先治其標再治其本,可取風池、百會、上星、太衝、三陰交、豐隆等穴,行針使患者有明顯的針感後,留針約卅至六十分鐘,如此就可緩解症狀。

當症情逐漸平穩後,就可再治其本,宜補益肝腎、健脾和胃,針灸應隨證選穴,每次留針約十五至廿分鐘,經數次治療後可望減輕頭暈、耳鳴、重聽、睡不好、胃口差等症狀,同時減少眩暈發作的機會。臨床上當眩暈發作時,艾灸百會穴也有比較好的緩解作用。

曹永昌指出,耳源性眩暈可分四類取穴,屬第一類患者常有頭目眩暈且動則加劇情形、勞累即發作、臉色蒼白、心悸失眠、飲食少、精神疲倦、身體乏力等症狀,治宜補益氣血,可取脾俞、膈俞、百會、氣海、關元、足三里等穴位,心悸失眠者加心俞、神門,耳鳴耳聾者加翳風、聽宮等穴位。

屬第二類患者多有耳鳴眩暈、天地旋轉感、嘔吐感、嚴重者甚至昏倒,或伴隨顴紅眼赤,或兼腰膝痠軟、口苦咽乾等症狀,治宜滋陰柔肝,可取風池、肝俞、腎俞、太衝、太谿、三陰交等穴位,頭目脹痛者加行間、俠谿,噁心嘔吐者加內關、足三里等穴位。

屬第三類患者常見頭目眩暈、遺精滑瀉、婦女經閉不行、兩耳有蟬鳴聲、聽力減退、經神疲倦、健忘、髮落齒搖、腰膝痠軟等症狀,治宜補腎填精,可取腎俞、肝俞、太谿、懸鐘、關元、三陰交等穴位,腰痠者加志室、委中,耳聾者加聽會、翳風等穴位。

屬第四類患者多見耳鳴眩暈、頭重感、胸悶噁心、胃口差、想睡覺、精神疲倦、身體乏力等症狀,治宜健脾和胃,可取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陰交、中脘、豐隆等穴位,眩暈嚴重者加風池,嘔吐嚴重者加內關,耳鳴重聽者加聽宮、翳風等穴位。若民眾有上述症狀者,可經由醫師隨證取穴治療,以便早日脫離眩暈之苦。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2008/08/19 台灣新生報】@ http://udn.com/

++++++++++++++++++++++++++++++++

台長: 落葉之楓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