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9-02 19:55:36 | 人氣6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藝文賞析】藥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超能力或超能力的運用算不上是最新穎的題材。翻閱著乙一的短篇小說《傷》的時候,我就覺得好像哪裡看到過類似的情節?然後才想起來史蒂芬金的《綠色奇蹟》(The Green Mile)說的不也是能夠將他人身上的傷痛移轉到自己身上甘心代人受苦的故事嘛。不同的是,《綠色奇蹟》裡擁有這般奇異能力的是位憨直的黑大個兒,《傷》的主角則是個年僅11歲的孩子。

「為什麼獨獨朝戶具有轉移別人傷口的能力呢?那是一種唯有不畏犧牲自我的純淨靈魂才配享有的神力嗎?」健夫喃喃自問。健夫是朝戶唯一的朋友,也是他善良歷程的見證。朝戶不僅會默不作聲地就將同齡的健夫因家暴所留下的疤痕轉到自己背上,差不多是所有映入眼廉的苦難,都會毫不遲疑地照單全收,不管是小朋友因摔倒造成的挫傷、骨折或刀傷,一旦眼前出現了正在為著傷痕哭泣的孩子,朝戶便忍不住要上前安撫,同時將對方的痛楚過繼到自己瘦弱的身軀,於是小朋友不痛了,他的手臂卻開始替對方流血,但朝戶從不在意因此搞得自己渾身是傷,反而害怕看到其他人受苦。

朝戶真的好善良。善良到令賴在書店裡閱讀這篇故事的我當場噴淚,「描述善良的故事竟然也會那麼可憐真要命。」可是說我哭是源於同情也不完全正確,更多恐怕是因為被其中的悲哀感染。

無法傷害他人真的是好事嗎?相反的,根本是很衰吧。就像健夫說的,太善良的人,只會不斷的遭到欺騙、利用與背叛。所以《傷》其實是一則悲哀的故事呀!小朝戶運用超能力幫助過許多人,但是他快樂嗎?他一點兒也不快樂。爸爸死了,媽媽在服刑,只好寄住在遠親的家裡,然後親戚也不太搭理。包括那個原本似乎挺愛護自己但由於臉上有傷所以總是戴著口罩遮掩的大姊姊,也是一將臉上的燒傷轉給朝戶之後,便帶著復返的美貌一溜煙地消失無蹤。後來朝戶堅持要救一個瀕死的車禍傷者,執意擔下那樣的重傷,就是因為他以為自己是個沒人要的孩子,不如流血到死掉還比較乾脆。

小說裡有個片段是說健夫到朝戶借住的親戚家探望他的時候,親戚阿姨兩個孩子的面,便嘩啦嘩啦地對著初來乍到的健夫說起了朝戶的遭遇:譬如媽媽之所以坐牢是因為她手刃了自己的丈夫,同一把刀也曾刺進朝戶的身體,長長的疤痕至今仍滯留在他的肚子皮上布拉布拉。

親戚阿姨就像在談論事不關己的八卦一般的說著這些的一幕,只是想更突顯朝戶是多麼的不被在乎,其實不是重要的情節,但因為類似的劇情曾經在我的親族聚會之中真實上演,所以我還滿在意的。當時我那幾個沒常識卻自以為是的阿姨也是當著我未成年小表妹的面大聲數落起她們的父親(也就是我舅舅)的種種不是,講完一大堆難聽話後,才又忽然醒過來似的鼓勵小表妹,告訴她們要堅強。

以《傷》為藍本拍攝而成的電影《超感應》(Kids)裡並沒有插入閒雜人聚在一塊兒將他人苦難當成笑話在看的喬段,可是那兩小時裡,最常令我想起的卻是這段。

在看片的時候,前一排座位被7個一塊兒入場的高中生佔去,我是不記得我讀書的時候是否也老是覺得什麼東西都好笑啦,不過這群高中生真是一直在笑。看到由玉木宏飾演的健夫被尋仇的小流氓打斷腿時,哈哈哈他們笑了,看到由小池徹平所詮釋的少年朝戶被健夫逼著要從陌生人身上的得來的傷口轉給那個會對自己施暴但如今已成植物人的父親時,高中生也是嘻嘻嘻地笑了。

不可否認當笑聲傳進坐在後排的我的耳朵裡,當下我只有反感。看電影的時候我總是一本正經。不過到了這會兒我似乎比較能夠理解了,笑也不見得就是什麼惡意,也許只是因為他們還未經歷遭人背棄的經驗,才無法同步體會其中的哀戚。那是他們的幸運。

小說裡那位臉上有疤的大姊姊志穗,登上大銀幕後,搖身一變成為一度頗令小池徹平動心的大眼少女。志穗雖然一度離開小鎮去到了繁華的都市生活,後來卻還是回到那個甘願替她背負傷疤的少年身邊。又是皆大歡喜的結局呀,當然,是滿庸俗的,但這或許更彰顯了有人值得你相信是可以多麼難能可貴。誰不是邊發抖邊守著自己的傷口,又依然期盼著有天將被治癒呢。

「認識了你,讓我發覺世界不是那麼黑暗,世上也有像你這麼純潔無暇的人。」也是自願分擔一半的傷才好不容易幫朝戶保住小命的健夫說。

Kids,我真喜歡這個片名。

(余文馨/'O Sole Mio‧邊邊角角藝文論壇成員)

'O Sole Mio邊邊角角論壇部落格:www.unhittables.com

本文內容與每週一至週六晚上12點至1點在FM98.5寶島新聲廣播電台播出的帶狀棒球談話節目「寶島紅不讓」同步播出。

【2008/09/02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

++++++++++++++++++++++++++++++++++

台長: 落葉之楓
人氣(6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藝文賞析 |
此分類下一篇:【藝文賞析】《怪夢》聽到小時候笑聲
此分類上一篇:【藝文賞析】人魚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