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縱橫古今《窗下思潮》 酒逢知己千杯少
2008/9/3 | 作者:岑逸飛
「酒逢知己千杯少」,許多醫生聽了也許會皺眉頭,飲酒太多,會不利身體健康。但知己難求,遇上知己,總要飲酒盡興,其實不見得一定要飲千杯,能夠按照各人酒量盡情而飲罷了。
酒是什麼?中文的「酒」字,在甲骨文和金文,寫作「酉」,像個陶罐。金文的「酉」,是圓口、細頸、寬肚、尖底的瓶子,顯然是盛酒器。至於甲骨文,在「酉」旁加上三筆,但那不是「水」,而是表示酒香從酒器飄出。到了篆書,這三筆才誤寫為「三點水」,成為今日的「酒」字。
「酉」像罐子,而在距今四千年前山東大汶口遺址,也出土大量盛酒陶器如尊、斗等,足證當時飲酒已很普遍,酒文化的發展已具相當水平。中文的「尊」字,是酒器,是個會意字,從酉或從寸,甲骨文的字形是雙手捧「尊」。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最後一句,便是「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看「大江東去,浪濤盡,千古風流人物」,一切皆空,要放得下,拿得起,才能以一尊酒祭奠江水和月亮。
又如「李白斗酒詩百篇」的「斗」字,也是古代盛酒器,是個象形字,此字的甲骨文像一把長柄的大勺子,上部是勺子頭,下部是勺子柄。這個字後來演變成糧食的量具。
但雖有酒器,「酒」從何來?史籍多處提到,夏禹時的儀狄,「始作酒醪」。「醪」是經過糯米發酵而成,味甜而性溫軟,這其實是現今江浙一帶出產的黃酒,這種酒沒有經過蒸餾。若是經過糧食釀製的蒸餾酒,是白酒,其中有很多是中國名酒。古人說:「儀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所謂「秫」,是高粱別稱,秫酒就是高粱酒。
杜康號稱「酒聖」,民間傳說他是個手藝高超的釀酒師,只是其生卒年月,眾說紛紜。杜康酒令人想起曹操的〈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杜康酒真的能夠解憂嗎?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便是因為要飲杜康酒而辭官。可惜這種流芳千古的美酒,其釀造方法早已失傳,上世紀七十年代,河南省伊川縣經過明查暗訪,復興了杜康酒,酒味香濃,但恐怕已不是原版原味了。
筆者也曾飲過新版杜康酒,香則香矣,酒味甘冽,但我嫌其入口過於綿柔,寧選貴州茅台,醇香幽雅,香而不艷,不濃不猛,回味悠長。它能與法國乾邑白蘭地、英國蘇格蘭威士忌,同列世界三大蒸餾酒,實至名歸。只可惜茅台酒的名氣太大,假貨也多。
西方人飲酒,其精神來自古希臘的酒神狄奧尼索斯(Dionysus),古羅馬稱為「巴克斯」(Bacchus),它是葡萄酒和狂歡之神、藝術之神,性格豪放不羈,頭髮被常青藤捆成一個髻,前額則見由葡萄蔓和葡萄果穗纏繞而成的花環,一手握一根松果形手杖,另一手拿一只雙柄大酒杯。
古希臘和古羅馬都有酒神節,人們以合唱即興抒情詩慶賀,帶來西方戲劇和音樂藝術的發展。德國哲學家尼采使這種精神得以昇華,認為原始的酒神祭,那種無節制的濫飲和狂歡亂舞,肯定了生命的苦樂,以旺盛的生命力和堅強的意志面對之,痛極生樂,樂極生悲,「美」至此得以展現。
酒神精神代表了西方文化感性一面,發展了西方藝術,與太陽神阿波羅的理性精神相輔相成。中國人沒有西方酒神,只有酒的發明人如儀狄或杜康。中國人筆下的「酒神」,只是酒量大的人,而李白號稱「酒仙」,也不過是形容他酷愛美酒而已。
與西方酒神精神不同,中國的酒文化其實是受儒、道思想支配。儒家講修身養性、人性善惡,所以「酒」可吉可凶,既可稱為「歡伯」、「福水」;又可叫作「狂藥」、「禍泉」。
儒家論酒,講「酒道」、「酒德」、「酒品」、「酒禮」。儒家的酒禮,可以反映長幼有序,並以「勸酒」以示友好。至於追求超凡脫俗的道家,通過醉酒而解脫束縛,在藝術王國馳騁,得到靈感。中國的藝術家不少嗜酒。李白是「酒仙」,杜甫被稱作「酒豪」。畫聖吳道子,作畫前必酣飲大醉方可動筆,「元四家」的黃公望,也是「酒不醉,不能畫」。
也許「酒逢知己千杯少」,這「知己」不一定是人,李白花間飲酒,「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他的知己是明月。幾位書法家,如懷素的知己,是他醉後潑墨,留下神鬼皆驚的〈自敘帖〉;草聖張旭的知己,是大醉後「揮毫落紙如雲煙」的〈古詩四帖〉;書聖王羲之的知己,也是他醉時寫下遒媚勁健的〈蘭亭序〉了。
來源:人間福報
+++++++++++++++++++++++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