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9-05 18:58:43 | 人氣1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藝文賞析】苦與覺,一念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藝文賞析】苦與覺,一念間
◎釋德

◆7‧14~16《農六月‧十二至十四》

【靜思小語】世間一切矛盾苦難,無不起於一念心;靜寂清澄的覺悟境界,也在一念心。


作眾生安隱依止

「堅持對的事!無論面對何等艱難險阻,絕不放棄。」緬甸風災過去兩個多月,早會時上人開示,慈濟人既已行入這片土地,就要克服一切困難,堅持付出大愛。

十二歲的戴維妮和七歲的妹妹相依為命,棲身在破爛不堪的屋舍,靠打零工與親友接濟度日。屋內無水無電,她們每天早早就寢;半夜上廁所,只能藉著月光摸黑到田邊解決;下雨時姊妹倆蜷縮在屋角躲雨……

「如此景象,實非生於富足安樂國度的人們所能想像!」上人嘆道,生在那樣的環境,無可選擇,類似戴維妮姊妹的孩子不知還有多少;所幸與慈濟結緣,有了改變的機會。

上人藉此闡示「依報」與「正報」。「出生在何地、被什麼樣的父母生養,是依著因緣的『依報』。在艱難環境中,有福分遇到貴人相助,即是『正報』。」

人間苦難偏多,上人示眾要自我警惕,時時知福、惜福、再造福;否則即使此生此世享樂富有,來生來世隨著業緣牽引,生在何種環境?實由不得自己。

貧困、缺乏是當地普遍的現象,但許多人安貧且樂天。一幕畫面讓上人印象深刻——

一位師兄抱著當地孩子,讓他趴在肩上安睡;孩子眼睛閉著,臉上露出甜甜笑容。「多麼令人感動!慈濟人的肩膀,就是孩子的『大依止處』、『安隱樂處』。」上人欣言。

無論是義診或發放物資,志工都彎腰合十,表達謙恭尊重的態度;發文具時甚至為了和孩子們同高而跪著。

上人表示如此尊重恭敬,堪作眾生大依止處。「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此等縮小自我的功夫,將如奈米,發揮深入影響力!」

當解脫情愛纏縛

「世間一切矛盾苦難,無不起於一念心;靜寂清澄的覺悟境界,也在一念心。」十五日晨語時間上人開示,佛陀覺悟之後,體會纏困人心者即是「無明」,故說法四十多年,應眾生根機施教,引導明徹自性、走入覺道。

佛陀座下,本來只有男眾比丘,返回迦毘羅衛國說法之後,姨母摩訶波闍波提率宮中貴族婦女前來請求出家。佛陀本不允,經阿難一再請求,終於允諾女眾出家。

「雖說眾生平等,但是女性容易受情愛纏縛;即使日日聞法,仍難擺脫感情糾葛。無怪乎佛陀時代為僧團形象與佛法傳續,起初不接受女眾出家。」上人感嘆常聞婦女前來訴苦,所苦不離家庭的種種牽纏。

「女眾學佛者,一定要爭志!」上人言,不同於印度當時的社會背景與人心,如今女性修行者眾,亦能超脫小愛束縛精進求法,故當平等尊重。「感恩、尊重、愛,正是人間真實道!」

粒穀含大愛長情

十七年前的今天——一九九一年七月十五日,上人於行腳途中,由廣播得知大陸華中、華東水災傷亡慘重,心生不忍,立即發動募款賑災;也由此揭開慈濟大陸賑災序幕。

「只要起一念心、付諸行動,舉手動足無不是歷史。」早會時上人回溯這歷史性的一刻;十七年後的今天,這分愛依舊持續,一梯接著一梯志工深入四川,陪伴、膚慰地震受災人。

「慈濟是人道組織,秉持佛陀的教育,視天下蒼生為至親,踏上每一個苦難之地付出。」面對緬甸世紀風災亦然,第四梯次緬甸賑災團昨日完成一萬六千多包稻種發放,農民領到慈濟快熟稻種,只要一百一十天即可收成,都很歡喜。

「每一粒稻種都含藏一分大愛長情。」上人表示,就如十七年前大陸賑災,當時在全椒,不只緊急發放棉衣棉被等救濟物資,還給予種子、肥料。

「每一粒種子,日日、月月、年年,能反覆播種、耕種;每一季收成,都包含了慈濟人的大愛長情!」

勤精進到覺悟彼岸

雖言「眾生皆有佛性」,只要一念心轉,凡夫即成覺者;然而凡夫惡習累世積存,心念難轉。十六日晨語上人舉喻,就如一匹白布,能迅速染污;待要洗淨,卻是困難耗時。

「學佛亦是如此。要修除習氣、回歸與佛同等的清淨本性,必須不斷精進——以佛陀教法對治種種無明,淨化心靈;才能真正從煩惱的此岸,度至覺悟的彼岸。」

《金剛經》喻佛法如竹筏,是引度眾生到彼岸的工具;然而有人執著於法,就如竹筏靠岸卻不肯下船。上人表示,如此將使修行停滯不前。

「前腳走、後腳放,才能步步向前。佛陀已為我們指出方向,要靜心思惟、精進將佛法運用在生活中。『法,道之規範也』,就是教人們如何從凡夫地行至佛境;法能入心,不僅自度,尚能度人。」

凡夫無明,欲念深重,不斷造業。上人勉眾行於慈濟菩薩道,要「心中有佛,行中有法」,見事入理、見苦知福,如此慧命就能日日增長。

啟大愛度化人間

住在四川棚花村八十六歲的王奶奶,因中風無法行動、便溺失禁;地震時壓傷右腳、兒子往生,她只能棲身在豬舍旁……老奶奶的外曾孫女朱茜,在慈濟服務站當小志工,請慈濟人前往探視。

透過朱茜聯絡,隔天親友陸續出現。志工帶動家屬、號召鄰居一同來幫忙老奶奶改善居住環境。朱茜的媽媽端水為祖母淨身後,眾人將她搬到較舒適的帳棚內,王奶奶終於露出笑容。

「只要經過引導,人人都能起一念善,不獨親其親、子其子,發揮愛心幫助他人。」早會時上人以此實例說明人性本善。

「看到非親非故的慈濟人真誠付出,來幫忙的鄰居也受感動而落淚。慈濟人除了發揮大愛,也用智慧教育、啟發人人的愛心。這就是以愛度化人間!」

 

 


來源:慈濟月刊-第501期
++++++++++++++++++++++++++++++++

台長: 落葉之楓
人氣(1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藝文賞析 |
此分類下一篇:【藝文賞析】嘆無奈,不如設法改變
此分類上一篇:【藝文賞析】提燈照亮坎坷路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