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9-05 19:06:51 | 人氣1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藝文賞析】單純?複雜?存乎一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藝文賞析】單純?複雜?存乎一心
◎釋德

◆6‧23《農五月‧二十》

【靜思小語】心能合,眾口一同,凡事單純;心不合,人少口雜,事事複雜。


把握當下,面無常

風神颱風侵襲菲律賓造成嚴重傷亡,一艘由馬尼拉開往宿霧的渡輪因為風大翻覆,全船近千人生死未卜……「全球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圓緣,上人以此災難新聞勉眾擴大善的力量,才能化解世間惡氣流。

「人生無常,下一刻會如何?無人能知。平常就要『做來囤』——引導人人走好路、人人造福,才能有大福氣沖淡濁氣。」上人呼籲努力人間菩薩招生,增加善力、福氣。

「發一分心,就要好好把握,永不退轉;分分秒秒『恆持』,就能化剎那為永恆!」

傳承法脈,入人群

「有形的財產,也可能因無常來臨或社會不安、金融變動而不保;無形的功德財,卻會隨著付出而增加,囤積到來生來世。」

非洲國家辛巴威面臨通貨膨脹,鈔票面額動輒以「億」計,然而七十億辛幣只能買到一條麵包……上人以此為例表示:「社會不平靜,賺再多錢也會『變薄』;不如囤積愛的存款,也就是功德財!」

「靜思法脈是真實道,慈濟宗門則是人間路。」上人言,慈濟人以保護眾生為使命;欲保護眾生,要先保護好自己的心。

「有的人布施,是為求福報。真正的佛教徒心靈是純淨、寧靜而無所染。要達到無所染的境地,就要去除欲念;既無欲念,則付出無所求。有所求,就有『求不得』之苦;無所求,即無煩惱。」

佛與凡夫之別,在於心靈的「覺」與「迷」。上人囑眾要有正知正見,莫迷信而誤入歧途。

「做好事不執著,才能真正體會空中妙有、妙有真空。要時時靜心思惟,回歸寧靜的本性、維持清淨無染的智慧。如此入群處眾,對眾生才能『有法度』!」

開闊心胸,度群生

面對世間不斷崩毀,上人囑眾,淨化人心不能有片刻遲疑;慈濟人如朵朵蓮花,在五濁惡世中,要展現「出淤泥而不染」的清淨,綻放清香。

「在充滿濁氣的世間,能不受污染,實在不簡單。我們有幸生在同一時代、有緣會合在慈濟,就要有慈濟人的本事,更要守住慈濟人的本分。」

「慈濟人的本事——就是不受世間污濁沾染心靈。」上人表示,人人各有不同的習性、不同的見解,彼此相處難免歷經磨合過程;要心寬念純提起精進心、凡事善解,莫因他人成見而起煩惱,甚至退轉。

「能善解,就不受傷害。」上人勉眾用清淨心看待每一個人。「人人身上都有一部經,能鍛鍊我們破除貪、瞋、癡、慢、疑『五蓋』,所以要視為成就自己的善知識。」

研習結束,大家各返僑居地,上人期許將慈濟法髓深入內心,力行四法四門四合一,成就立體琉璃同心圓,如此才能真正匯聚愛與善的力量。

「『合』字為『人、一、口』所組成。能合,眾人同一口,自然不複雜;不合,即使人少也會因為口雜,讓心愈分愈開。」

和美國慈濟人談話,上人叮嚀在團體中時時心寬念純,才能不被人擠碰、踩踏。

「即使被擠到了,退一步也就海闊天空。退一步非賭氣不做,而是運用善解將心拉寬——這一關,他過、我也過,不與之直接衝撞。」

上人教眾,將天下蒼生視為至親至愛,心胸自然開闊。「遇到境界要善解、知足,莫計較、比較。要比,就要比智慧、大愛,比誰更愛誰、比誰更能包容誰。如此才能敞開慈濟法門,廣招菩薩!」

 

 


來源:慈濟月刊-第500期
++++++++++++++++++++++++++++++++

台長: 落葉之楓
人氣(1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藝文賞析 |
此分類下一篇:【藝文賞析】是諸眾生,不請之師
此分類上一篇:【藝文賞析】改運?操之在我!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