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後潮濕 病菌激增 除濕 通風 防黴菌上身 雨後勉強運動易疲倦
2008年09月16日蘋果日報
辛樂克颱風在全台造成許多災情,也帶來豐沛的雨量。榮新診所副院長何一成表示,潮濕加上悶熱天氣,會加速黴菌孳生,而黴菌會引起呼吸道疾病、腸胃炎、關節痠痛、皮膚炎等情況,也提醒民眾,颱風後要加強除濕,清洗被雨淋濕的衣物,以免病菌殘留。
報導╱余孟芬、楊琇雯 攝影╱吳朝奎
環境中濕度過高時,人體會出現過敏症狀,如打噴嚏、眼睛癢、皮膚長濕疹或腸胃炎等,何一成副院長表示,可用濕度計來測量,室內濕度最好維持在40度到60度,若超過70度,表示室內濕度過高,就要趕緊除濕。也可觀察家具狀態,若餐桌或牆壁出現黑、綠色斑點,就可能是濕度高而長黴菌。
急性腸胃炎
食物敗壞致腹瀉
食物不易在潮濕空氣裡保鮮,易有腐敗等黴菌感染問題,何一成副院長提醒,餅乾特別易附著黴菌,有時食物已受污染、沾有毒素,卻未出現菌絲或黑、青色斑點,若不小心吃下去,輕則脹氣,嚴重則會有上吐下瀉、腹絞痛等症狀。何一成醫師提醒,可從餅乾的酥脆度來判別,若原本是酥脆的餅乾,變得鬆軟,就表示食物已受潮,不要再吃了。
窗戶打開保通風
廚房易孳生黴菌、塵 ,砧版、餐具等清洗後,建議用烘碗機除濕,或用乾毛巾、紙巾把水分擦拭乾淨,下次使用也要洗過再用,以免將病菌吃下肚。而流理台或櫥櫃上的水氣,很難在潮濕天氣裡變乾,也要用紙巾擦拭,何一成副院長建議,盡量將窗戶打開,讓空氣對流,將濕氣排出,保持室內乾燥。
要注意呼吸道疾病
易引起咳嗽 氣喘
高溫潮濕氣候使黴菌孢子繁殖較旺盛,何一成副院長表示,當環境中的黴菌增生,就會刺激人體,容易出現咳嗽、流鼻水、鼻子癢、呼吸不順、氣喘等過敏症狀,要趕緊除濕,降低環境濕度,以免症狀惡化。
擦手巾要常清洗
家中浴室、廚房等地方難保持乾燥,除了易滑倒,也可能加速黴菌生長。平時擦手的毛巾、拖把,不易乾而易孳生黴菌,建議擦手巾使用過後,就清洗一遍,每天再用清潔劑清洗1次。浴室和廚房的積水,則要常把水擦乾,減少病菌孳生。
頭昏腦脹
排汗差較易疲倦
何一成副院長表示,若環境中的濕度過高,會使得皮膚的排汗功能下降,汗排不出去,囤積在體內,就會讓人覺得體溫升高、頭昏腦脹、莫名的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疲倦等症狀。若沒有警覺到症狀而增加排汗量,就可能會昏迷。
不要勉強自己運動
在身體排汗量差的時候,就不要增加排汗量。運動時不要過於勉強,若出現喘、累、四肢痠等不舒服的症狀時,就要立即停止運動,趕緊坐下休息,否則容易因為身體溫度調節的散熱性不佳,出現昏迷、神智不清等類似中暑的症狀。
關節痠痛
乾濕交錯致關節痛
颱風來臨前原本是乾燥、晴朗無雨的天氣,而颱風來時又帶來了豪大雨,突然一下子乾燥、一下子潮濕,會讓本身患有退化性關節炎或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人,或是關節曾受過傷的人,在乾濕交錯或季節交替的時候,關節就會出現痠痛感,若不趕緊降低濕度,就會影響行走。
衣服棉被要除濕
衣物、床單、被子常因濕氣重,摸起來濕濕的,穿著或蓋在身上也會導致關節痠痛,可放進烘衣機烘乾,或打開衣櫥的門,用除濕機來降低濕度。何一成副院長提醒,被子若摺成豆腐、方塊狀較易累積水氣,可將被子平舖或對摺放在床上,會減少水氣堆積。
皮膚炎
長濕疹 癬機率高
若皮膚一直維持在潮濕的狀態下,易孳生黴菌,就易引起濕疹或癬等皮膚炎症狀。何一成副院長表示,黴菌依照附著在身體不同部位而有不同名稱,出現在頭部稱「頭癬」,出現在背部、軀幹、大小腿稱「體癬」,長在腳趾縫的叫做「足癬」,就是俗稱的香港腳。
勤擦拭保持乾燥
保持乾燥是預防黴菌生長最好的方式,何一成副院長建議,洗澡、洗手後或從室外要進門時,盡速拿乾毛巾將水分擦乾,特別注意頭皮、腋下等有毛髮處,皮膚有皺褶的地方如頸部、手肘內側、腳趾縫,更要確認沒有水分殘留。
醫師說
老人更要 補充水分
老年人腦部口渴中樞神經退化,對身體缺水而口渴的反應力降低,在潮濕環境更不易覺得口渴,每天要喝2000c.c.以上的水,可看尿液顏色來判斷是否補水。
++++++++++++++++++++++++++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