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賞析】身邊你我他和她◎寞山
刊載日期:2008-09-30
一位心理學家在她的廣播節目裡,不時地提醒聽眾:改變別人,主宰力在他不在己,很難;改變自己是做得到的。改變,除了意識觀念的突破,還要具體地表現在行動上,才有改變的實際效果。人與人相處,碰到衝突時,想要改善相處的關係,求人不如求己。
一位伊朗的文學教授解釋意識觀念的多樣性時先要求學生,或站或坐,圍著一把椅子,描繪它;讓學生變換位子、姿態,又把椅子橫癒A再描繪它;依此類推,描繪的都是這張椅子,卻因為角度不同,呈現的畫面也不同。在這樣親身實地感受不同角度觀物的訓練下,每位學生心目中都有這把椅子的不同形象,同時也體認到別人心目中那張椅子,不論是何種形象,跟自己的其實是同一把椅子。一個簡單造型的實物椅子,都因角度不同而有觀察印象的不同;那麼對於一個屬於觀念認知的意識,人人因時因地而有多面性的感應也就不足為奇了。
把這兩位學者的意見配合起來,實踐在與人相處的哲學上:容釦O人有不同的意見,不必強求他人改變,自己可以適度地改變態度。這樣的相處之道,對象通常是我們在乎的人:夫妻、家人、好朋友;用在與同事相處,也會讓我們的工作心情比較放鬆。但是,做到這麼達理寬容談何容易!
※ ※ ※
他下班回家走到廚房親親她,說我們可以和解嗎?她說,沒把事情講清楚怎麼和解?他覺得好無趣走開。她繼續煮飯,心裡回憶昨晚大發脾氣摔盤子,而他默默清除的景象。她也要和解但是她更想要溝通。
※ ※ ※
在日本曙U,她點了一道烤雞肉,他堅持她改點壽司生魚片,她滿心不快食不知味。
他問為什麼她不能像以前一樣聽話?她回說,我是成人,我可以照顧自己。
他們一起去吃早嚏A她嫌那曙U的咖啡不對味要求繞路買她喜愛的咖啡。他說不,強調不能養成嬌嫩的壞習慣。這讓她沒心情陪他吃早嚏A幽怨他不再寵她。
※※※
他在眾人面前對她大聲,說不要讓我到處找妳,要去哪裡先跟我照會一聲,不准亂跑。她默默無語而眾人聽了反感,跟著朋友團體旅行,她不能有一點行動自由?
※ ※ ※
他在背後批評一位朋友是老粗,但是在人前說她是好友,誇她,照樣組團出遊旅行,然後背地裡再批她是老粗,他自稱君子不與女鬥。另一個她以為君子與人相處,人前人後態度一致。
※ ※ ※
他說沒想到誤會那麼深,以後說話會很小心。他對她說他以為他們之間很有默契!她啞然,這樣的話,男人以為合邏輯,女人聽了傷心。唉,其實他不懂她的心。唉,她懂他的心?
※ ※ ※
她問她為什麼他這麼緊張?不過是大夥上台湊熱鬧罷了。她接著回說,這正是惡人無膽!這兩個她各自心裡有數,他,鄉愿得很。
※ ※ ※
他說為什麼他(另一個他)需要去討好每一個人?開這種會議要花多少時間,會有什麼結論?到頭來又得罪本來支持他的人。她無可奈何的說,換個角度吧,也閉O要改變自己,做個抉擇的時候了。
※ ※ ※
公司高層經理重組,外來的和尚會唸經,又帶來一批和他唸一樣經的小和尚。一些公司的老將成為被孤立的對象,老將一個個辭職。他,面臨退休,苦撐著,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想盡辦法讓心境免於崩潰。於是,他,努力退休後的規劃。境不轉,心轉。
※ ※ ※
相信你也有釵h身邊你我他的故事。我們有時草率地評論,有時無心地指責,有時忿忿不平,有時內心竊笑,總之,我們都很有意見。勸告別人,批評別人,我們自認客觀;故事的主角是自己時,我們否認主觀。想想那張椅子的故事,也傅畯怳騆e容不再那麼固執;我們的意識會變,別人亦然。改變,是我們生活上連續發生的現象;在現象、立場的多樣性下談論對與錯,難。
他與她,親密關係的相處,他得知道自己改變了什麼,也需知道她改變了什麼。他們不僅要分享身邊有形的資訊,去哪裡,做什麼,看什麼;他們還要分享「腦袋」想的是什麼,分享甚至那個有時候自己都搞不清楚的意識情感問題。一位心理學家說,增加情緒的詞彙吧,學習描繪情緒像專家品酒一樣細膩:青澀、淡醇橡木帶點果香;分析情緒不要籠統,是悲傷帶點羞澀?是沮喪煩惱加一點失望?還是幸福自傲但患得患失?瞭解自己的心態之後,與別人溝通才不至於以為有默契其實是誤解的無奈。這別人若只是識者、同事,還可以故作瀟灑地讓他漸行漸遠的隨緣;這別人若是夫妻、家人,好朋友,屬於一輩子相處的關係,真需要我們多費心,多溝通。共勉之。※
來源:更生日報
++++++++++++++++++++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