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2-11 16:39:31 | 人氣1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圖畫民俗】身體雖殘志不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圖畫民俗】身體雖殘志不殘 
 
  2008/12/11 | 作者:劉興欽/圖‧口述 林少雯/記錄整理
 
  居住在都會區的人們,經過人行陸橋、地下道、人潮多的街口、電影院、戲院或是市場時,經常會見到一些無家可歸的流浪漢,或是乞丐,他們坐在地上,一身髒兮兮地,前面放一個碗、一頂帽子,或是鐵罐子,等待善心人士的施捨。

現代乞丐,有很多是肢體殘障人士,有的眼盲,有的不良於行,在地上爬,或坐在地上,或躺在地上,贏得許多路過行人的同情,十元、五十元、一百元的予與布施。

但是現代乞丐,有些得不到人們的信任,聽說有些乞丐是遭人控制的,每天早上用一部車子,將他們運送到定點行乞,傍晚才接回去,行乞所得也大半被剝削。更甚者,有人會趁大人不注意時,偷走身邊的小孩,然後將四肢健全的孩子,打斷手腳,成為殘障,然後控制他們,讓他們在路邊行乞。

現代的乞丐,行乞的原因非常不單純。但不管是自願的或是被迫的,或是因肢障無法工作而走上這條路,行乞時都是直接希望路人給錢,這是一種不勞而獲,跟從前的乞丐比起來,真是大不相同。

早年台灣的社會並不富裕,但是乞丐卻比現在少很多。出來行乞的人大都是肢體殘障的人,也有眼睛失明無法工作的人。他們雖然當乞丐,伸手向人要錢,但是跟現代假乞丐比起來,卻更尊嚴。

劉興欽大師這張民俗畫裡,所畫的乞丐是一位視障的男士,和他的妻子一起行乞。他拿著一把月琴在店家門前彈唱,唱歌的表情看去非常專注,他貢獻自己的才藝在路上娛樂過往的行人,行人看到他雖眼盲,還能如此自立更生,唱得如此賣力,唱得好不好其實都不重要,同情他遭遇的人,會自動掏出錢來賞給他。所以這樣的乞丐,其實是自食其力,不像假乞丐那樣不勞而獲。

最令人佩服的是,乞丐在唱歌,他的妻子拿著一把雞毛撢子,在一旁賣給路人。這也是在自食其力。

這些雞毛撢子都是乞丐的妻子親手做的,她到竹林中去折些竹枝回來,向街坊鄰居要雞毛,回家後將雞毛洗乾淨,晾乾,然後用線將雞毛一圈一圈地纏在竹枝上,雞毛撢子就完成了。賣雞毛撢子,賺錢雖不多,但也不無小補。雞毛撢子做久了,鄰居們家中殺雞時,都會主動將雞毛留給他們。

劉興欽大師畫中的這首打油詩寫得好:

身體雖殘志不殘,

得人恩賜定要還。

彈琴唱歌表心意,

送支撢子也不難。

行乞還兼賣雞毛撢子,這種情景現在已經見不到了。這種有尊嚴的真乞丐,和現在沒有尊嚴的假乞丐,行乞的態度大不相同。可能是社會繁榮了,人心跟早年的農業社會也大不相同了。純樸的年代,純淨的人心,早已失落,在行乞的人身上,可以一覽無遺。
 
 

 

來源:人間福報
+++++++++++++++

台長: 落葉之楓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