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縱橫古今【台灣老唱片】由 點燈紅 談起台語流行歌
2009/1/5 | 作者: 台灣迷
喜歡老歌的聽眾很多,但了解台灣流行歌曲歷史文化的卻很少,即日起本版將邀請老唱片收藏家台灣迷(筆名),為讀者一一介紹古早年代讓人懷念的老唱片歌曲。--編按
去年,有機會在國立台灣文學館所展出的「愛‧疼‧惜:台語文學展」提供相關文物的借展,將自己多年所收藏的蟲膠78轉唱片與大家分享交流,另為讓讀者能從多元的角度重新認識台灣歌謠創作背後的不凡意義,乃就個人所知對台灣歌謠的流行文化做一介紹。
一八七七年,美國科學家愛迪生發明了首部留聲機,並於一八八八年正式量產,這項發明實現了人類記錄聲音的夢。根據《台灣日日新報》於一八九八年六月七日第五版一篇名為〈琴戲奇觀〉的報導中,可以了解台灣人第一次接觸留聲機的情況,這也是最早有關於留聲機在台灣出現的記載。
歌謠是語言與音樂的結合,最能反應出每個民族的內在心聲,或許當時的「日本蓄音器商會(NIPPONOPHONE)」也感受到了這一點,即著手錄製台灣音樂的唱片,並於一九一四年由當時台北支店負責人岡本先生,帶領林石生、范連生、何阿文、何阿添、黃芳榮、巫石安、彭阿增等十五位台灣客家籍藝人,遠赴日本東京錄製了第一批由台灣人演唱或演奏的「台灣唱片」。當時所灌錄的唱片包括有〈客家八音〉、〈客家採茶〉、〈車鼓調〉、〈歌仔戲〉、〈小曲〉等。
「台語文學展」中所介紹的〈點燈紅〉老唱片,就是由「日本蓄音器商會」出版,由台灣藝人林石生等人錄音,是台語發音、傳統車鼓調。此張〈點燈紅〉也是目前出土的唱片裡面,最早以台語錄音,同時也是最早的傳統車鼓調之相關錄音。
台語流行歌最早的創作年代,應是一九二九年由古倫美亞販賣商會所發行的〈烏貓行進曲〉較為正確。但此張唱片仍未出土,因此不敢妄下定論。但不可否認的是,當時所謂的流行歌並未能引起市場的熱烈反應,名為「流行歌」實則不流行。筆者從所收藏的一些最初期流行歌曲盤發現,早期流行歌的詞意頗深不易親近,且曲調仍擺脫不了傳統戲曲的窠臼,這些初期的流行歌是屬於戲曲要發展成流行歌的過渡時期作品罷了,或許這就是無法引起聽眾接受的原因吧!雖然如此,仍不難發現唱片公司經營台灣音樂的用心。
一九三二年,上海正流行的電影《桃花泣血記》來台放映,早期的電影為黑白且無聲的默片,因此需由劇情解說員(俗稱辯士)旁白來幫助觀眾欣賞與了解。當時電影業者為了招徠觀眾,特別商請擔任電影辯士的詹天馬,依照電影劇情寫下這首〈桃花泣血記〉,再交由當時共樂軒西樂隊指揮王雲峰譜曲,並率領數名樂師編隊在大街小巷演奏宣傳,因而引起古倫美亞唱片公司負責人柏野正次郎的注意,並決定將此曲灌錄成曲盤來發行。
他們請了當時歌仔戲紅伶劉清香(化名「純純」)擔任主唱,原本只是電影宣傳曲的〈桃花泣血記〉竟因而爆紅,也因此打開了台語流行歌曲的走向。所以這首歌是先有了詞曲傳唱後,才決定灌製錄音販賣,可說是非常特殊。同時它也是台灣第一首電影宣傳曲。
〈桃花泣血記〉的成功,使得台語流行歌曲創作有了更明確的走向,這項創舉引起台灣多家唱片公司如「文聲」、「泰平」、「博友樂」等紛紛跟進,並投入流行歌曲創作。古倫美亞唱片公司更於一九三三邀請陳君玉先生擔任文藝部長,網羅各方才華洋藝的詞曲作家如鄧雨賢、姚讚福、王雲峰、李臨秋、周添旺、林清月等人投入流行歌曲創作,發行了至今我們仍在傳唱的歌曲如〈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碎心花〉等傳世名曲。(三之一)
〈點燈紅〉
正月點燈紅,點啊點燈紅。前爐那燒香是下爐香。君你燒香都娘點燭,娘啊娘點燭,保庇渡伯伊都腳手爽,保庇渡伯伊都腳手爽。
二月君行舟,君啊君行舟。娘子那寄君是買香油,是多是少都共你買,共啊共我買,是好是歹伊都寄君收,是好是歹伊都寄君收。
三月君行山,君啊君行山。君你那行緊是娘行寬,君衫長來都娘衫短,娘啊娘衫短,放落手袖伊都把君挽,放落手袖伊都把君挽。
四月簪花圍,簪啊簪花圍。一頭的簪花是兩頭垂,無緣兄哥都花憔悴,花啊花憔悴,有緣兄哥伊都花含蕊,有緣兄哥伊都花含蕊。
五月划龍船,划啊划龍船。船中那鑼鼓是鬧紛紛,船頭打鼓是別人婿,別啊別人婿,船尾岸舵伊都是我君,船尾岸舵伊都是我君。
六月熱天時,熱啊熱天時,五娘的樓上是賞荔枝,陳三騎馬是樓前過,樓啊樓前過,五娘荔枝伊都掞度伊,五娘荔枝伊都掞度伊。
(林石生等人演唱 日蓄唱片 台灣迷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cfz9155cfz0678sv) | |
|
來源:人間福報
+++++++++++++++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