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賞析】【新春如意‧歲歲年年】捲心菜的春節
2009/1/30 | 作者:歐銀釧/文‧賴炯宏/圖
我心中打從有記憶開始,就有一畝捲心菜綻放在海闊天空下,綻放在古厝旁的菜園子裡。每年春節,我總是期待著捲心菜炒米粉……。
春節的時候,我家團圓飯的桌上總有一道捲心菜炒米粉。
捲心菜,其實就是甘藍菜,又名高麗菜,也叫包心菜。
從有記憶開始,春節的年菜桌上,都有這道泛著捲心菜香的炒米粉。小時候,我只是在旁聞香,站在大灶前,看母親拿著鍋剷,拌炒著。
那時一家子人吃飯,傳統澎湖古厝裡,三張長條桌擺在大廳,坐得滿滿的。大灶裡用的是山裡撿回來的銀合歡樹枝燒柴火,鍋子很大,小小年紀的我,得踩上小板凳才能看見鍋裡的食物。
媽媽都把高麗菜炒米粉放在最後一道烹調,總是就這麼看見媽媽拿著大鍋剷翻炒,香味層層疊疊,繞滿了古厝裡的廚房。
我最期待的是,媽媽把米粉炒好、盛在小鍋之後,大鍋子裡有一小層高麗菜米粉鍋粑。媽媽總是用鍋剷把鍋粑剷下來,讓我在廚房裡先嘗。
那真是難得的美味。大灶大鍋裡的鍋粑,脆脆香香的。米粉鍋粑好像成為一個網,一絲絲的繞在一起,像家裡的魚網一樣。那米粉裹著菜香,燙著入口,美味無比。
慢慢的,媽媽讓我做她的廚房小幫手。要我把捲心菜切片,把胡蘿蔔、香菇切成絲。芹菜切成小碎粒;還要將一小把蝦米泡水,備用。米粉也泡一下,但要立刻撈起來,等著下鍋。
那時,家裡是漁民,也是農人,終年忙著海裡與田裡的事。每到過年,為了這餐團圓飯,古厝大廳前一家子人分工,等到祭拜祖先、祭拜天公之後,大家就坐下來晚餐。
高麗菜炒米粉,不是一盤上桌,而是一整鍋放在桌沿。我發現,無論年菜多麼豐富,一大鍋高麗菜炒米粉,總是很快就吃完了。
有一次,家裡臨時來了些親友,媽媽穿過長廊,趁著月光,摸黑到菜園子裡,採了一顆又大又漂亮的高麗菜回來,喚我幫忙洗菜、切菜。
「這時候再煮飯根本來不及,炒米粉最快了。」媽媽說。
「高麗菜炒米粉,不用味精,高麗菜的自然清香就是米粉好吃的秘訣。」媽媽在最後放進高麗菜時,得意的對我說。
一大鍋米粉很快又上了桌。大家吃得鍋底朝天。
十三歲的一個冬日,媽媽讓我自己下廚炒米粉。
那是我第一次烹調高麗菜炒米粉。我想,這事不難,開始「炒」米粉。可是,我竟然望文生義,只放油,把配料放下去之後,放入米粉。結果,米粉立刻把油吸乾了,卻好像沒熟,於是我又加更多的油下去,米粉又迅速的把油吸光。
最後,整盤米粉吃起來是硬的,高麗菜也被炒焦了。家人都皺眉頭。
媽媽嚐了一些,她說,「高麗菜炒米粉,不是全用油炒,這裡面有拌的工夫。明天我們再重炒一遍。」
這一次,我仔細端詳默記。媽媽先把香菇絲、蝦米炒香、加入紅蘿蔔絲繼續炒。略加水、鹽拌炒,水滾了之後,加入米粉,再用筷子拌勻,讓米粉浸在汁裡面,起鍋前加入捲心菜,再拌均勻,最後加入切成小粒的芹菜,清香四溢,嫩綠中有著米粉香。
「雖然名叫炒米粉,但不全然是用油炒,要用拌的,要讓米粉浸在那些湯汁裡,才能入味。我以前不就告訴你,這道菜的靈魂是高麗菜,由於有高麗菜,米粉自然清甜。」
外公在旁加了一句:「最好用澎湖的高麗菜,更好吃。」他說,澎湖土壤有著海洋濕氣,最適合種植這種像一朵大花的高麗菜,味道遠勝其他地區的。
那時,澎湖老家旁邊有一個菜園子,一年四季種各式蔬菜。冬日時光,一畦畦的捲心菜田,像是一朵朵花,不會迎風搖曳,而是紮紮實實的捲著,生長著。
外公說,澎湖捲心菜甘美清甜,是因為海風的原因,在東北季風裡,捲心菜把海風和陽光都捲進來生長,因此種出來的高麗菜,又大又甜,特別好吃。
記憶中,一整個冬天,從十一月海風吹起,到隔年的春天,菜園子裡最多的就是耐風耐寒的高麗菜。一大顆一大朵,像是開在土地上的綠花。
收成時,外公常常趕牛車,裝滿捲心菜,到隘門或是馬公市場販售。當然,我們家也常吃炒高麗菜、或是高麗菜煮湯。偶而來一鍋高麗菜炒米粉,全家大小都特別高興。似乎那些菜裡有著豐收、喜悅的味道。
有時候,媽媽也會把高麗菜曬成高麗菜乾,儲存起來。這些經過冬日海風與陽光的菜乾,就成為美味的另一種秘密,烹調鮮魚時,放些高麗菜乾清蒸;菜炒豬肉片時,加點高麗菜乾,鮮美無比。
後來,媽媽帶著我們幾個孩子搬到高雄縣岡山鎮。有時候,她一想家,她就會下廚做高麗菜炒米粉。再後來,她身體不適,胃不好,總要求多嚐高麗菜,說是這種菜有益腸胃。那段日子,她最喜歡清炒高麗菜,還叮囑要搶時間炒,才能保留菜的營養。
想起媽媽,就想起高麗菜。
高麗菜旅程是十字花科的溫帶植物,秋、冬、春是它的生產期,原產地在地中海沿岸,南歐及小亞細亞,唐代時傳入中國。
不知道澎湖何時開始種高麗菜。可我心中打從有記憶開始,就有一畝捲心菜綻放在海闊天空下,綻放在古厝旁的菜園子裡。每年春節,我總是期待著捲心菜炒米粉……。
來源:人間福報
+++++++++++++++++++++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