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縱橫古今《大話方言》詞頭詞尾 也要死去活來
2009/2/11 | 作者:易中天
詞語就像人一樣,有的要「死去」,有的要「活來」,有的會「轉換角色」。即便是很新潮的方言,也不例外。死去活來的不僅有詞,還有詞頭和詞尾。
印刷品、普遍性、知名度這些詞我們都會用,卻很少有人知道品、性、度這三個詞尾是日本人的發明。日本人把food譯為食品,work譯為作品,product譯為產品,這就有了「品」這個詞尾。把possibility譯為可能性,importance譯為重要性,impermeability譯為不滲透性,這就有了「性」這個詞尾。把length譯為長度,strength譯為強度,height譯為高度,speed譯為速度,這就有了「度」這個詞尾。想想也對。品,原本有「種類」的意思;性,原本有「性質」的意思;度,原本有「度量」的意思。用在這些地方,很是合適,因此中國人也贊同,也應用。
品、性、度是「活來」的詞尾,「有」則是「死去」的詞頭。上古時,地名、國名、部落名前,往往要加一個「有」字,比如有虞、有苗、有殷、有周,現在沒有多少人這麼說了。只有個別人與文章,還會把「明代」寫成「有明一代」,許多人還看不懂。
長生不老的詞頭是「阿」。用「阿」做詞頭,漢代就開始了。有用在疑問代詞前的,如「阿誰」;有用在人稱代詞前的,如「阿你」;有用在小名甚至名字前的,如「阿瞞」(曹操)、「阿斗」(劉禪);還有用在稱謂的,如阿翁、阿婆、阿爺、阿戎(戎指從弟)。阿誰、阿你,現在沒人說了,其他用法則都保留了下來,而且主要流行於南方地區。
北京話已沒了「阿」這個詞頭。北京雖有「阿哥」,但那是指皇子(如雍正就是康熙皇帝的四阿哥),而且「阿」也不念陰平,念去聲。「阿」在北方其他方言也多半只用於稱謂,如「阿大」(父親)。南方(尤其是閩、粵、吳)則各種用法都有。阿公阿婆不用說,阿張阿黃(加在姓氏前)和阿明阿華(加在名字前)也很普遍。粵語還用於排行,如「阿三」(別的地方則叫「老三」)。吳語則連罵人也說「阿」,最通常的,當然還是用於人名,如「阿Q」。
南方人喜歡說「阿」,北方人喜歡說「老」。阿張阿黃,到了北方就是老張老黃。白居易就稱元稹為「老元」,蘇東坡則稱文與可為「老可」,可見稱「老」,至少從唐代就開始了。那時也有「老兄」、「老姊」一類的稱呼。宋諺云:「關節不到,只有閻羅老包。」老包就是包公(包拯)。包公是不收紅包的,閻王按生死簿勾魂,想收也收不了,所以關節(賄賂)不到,便只有閻羅和老包。
有「老」便有「小」。小,也是常用的詞頭。老張老黃、老華老明,也可以稱作小張小黃、小華小明的。蘇東坡在稱文與可為「老可」的同時,便自稱「小坡」。老是尊稱,小則是謙稱,也是昵稱。所以范成大便稱蘇東坡為「老坡」(快讀老坡〈秋望賦〉,大千風月一毫端),孫悟空則自稱「老孫」,因為此人從不謙虛。除了此公,自稱「老某」的,並不太多,除非是開玩笑。
詞頭「老」也可以用於動物,如老鼠、老虎。北京話當中有許多「老」字的奇特用法,幾乎是可以加於一切事物。比如老齊(呆子)、老家賊(麻雀)、老陽兒(太陽)、老鑿兒(死心眼)。最好玩的是把臉蛋叫做「老蘋果」,嘴叫做「老櫻桃」,腦袋叫「老屋子」。至於把老成持重的人叫「老梆子」,把老於世故的人叫「老油條」,把傲慢無禮的人叫「老鼻煙壺」,把軟弱無能的人叫「老米嘴兒」,則明顯地帶有調侃甚至蔑視的味道。
南方方言中也有類似的說法。比如上海人就把狡詐奸滑的老女人叫做「老蟹」,把作風不端的老男人叫做「老甲魚」。至於贛語中的「老表」,湘語中的「老倌」,北方方言中的「老客」,則都是尊稱。
稱「老」的不一定都老(比如北方方言中的「老疙瘩」就是指最小的子女),稱「小」的也不一定都小(比如上海人所謂「小菜」其實包括所有的菜)。稱別人老楊老李,多半是客氣;稱別人小趙小王,卻不一定是「裝大」,也可能是親切。小張小黃、小三小六、小華小明,還有小弟、小妹、小鬼、小妞、小傢伙、小把戲、小不點兒、小蘿蔔頭,還透著親切感。就算是「小鋼炮」(性情直率說話挺衝的年輕人),也有一種愛昵的意味。
看來,即便是詞頭,也有特定的文化內涵。所以,講禮數的北方人便喜歡稱「老」(老兄老弟),稱「大」(大哥大姐);重親情的南方人則喜歡叫「阿」(阿哥阿妹),叫「小」(小囡小毛)。阿哥阿妹,顯然比老哥老妹親切,因此也是南方情歌中的常用稱謂(阿哥阿妹情意長),北方情歌中則稱哥哥妹妹(只恨妹妹我不能跟你一起走,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門口)。哥哥妹妹只是一個客觀事實,不帶情感色彩。即便用在情歌中,也還是「發乎情,止乎禮義」的。
來源:人間福報
+++++++++++++++++++++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