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5-06 22:51:14 | 人氣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藝文賞析】佛陀的生死孝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藝文賞析】佛陀的生死孝道 
 
  2009/5/6 | 作者:文/陳光憲 圖/汪玉蓮
 
  佛陀的母親已在天堂享福,佛陀基於一片孝思,生怕天福享盡,重入輪迴,煩惱無明,無有出期,於是前往忉利天為母說法,善盡度化母親的孝道。

一、天龍灌沐浴佛日

四月初八日,佛陀誕生,出生後向四方各走七步,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此時,四大天王前來伺候,天龍在空中頌讚佛陀功德,並且灌灑淨水,漫撒鮮花,一時梵音繚繞,五彩繽紛。

佛陀是大醫王,祂的出世喚醒眾生放下煩惱塵垢,培養慈悲、感恩、孝親,醫治了眾生的貪瞋癡,治癒了眾生的無明煩惱,讓身心靈得到了安頓,社會減少了暴戾之氣,帶來祥和與幸福,化紅塵人間為天堂淨土。

「唯我獨尊」的「我」是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眾生皆有佛性的我,是自皈依、法皈依,自燈明、法燈明的我,更是人人都可以成為「佛菩薩」的「我」。

佛誕日這一天,灌沐諸如來,廣大的民眾與信徒同霑法喜,感謝天地父母生我、養我、育我、教我的偉大恩情,在知恩、感恩、報恩中,建構了善良的風氣,此時的世界不再是人間苦海,而是人間天堂。

二、諸佛菩薩的孝經

中國儒家十三經有一部教導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婦和順、朋友有信的《孝經》,我們尊敬的佛陀也曾經說過:「慈母像大地,嚴父配於天,覆載恩同等,父母恩亦同。」祂宣講孝道,後來由阿難集結成為《父母恩重難報經》流傳到人間。

這部經典的由來,是佛陀有一天帶領大比丘二千五百人,菩薩摩訶薩三萬八千人,直往南行,忽然看見路邊有聚骨一堆。如來向枯骨,五體投地,恭敬禮拜。

阿難合掌說:「世尊!如來是三界大師,四生慈父,眾人歸敬,為什麼禮拜枯骨?」

佛陀告訴阿難:「你們是我的上首弟子,出家日久,知事未廣。這一堆枯骨,或許是我前世祖先,多生父母。因為這因緣,我今禮拜。」

佛陀告訴阿難男骨色白且重,若是女骨色黑且輕。因為母親生兒育女視為天職,既有懷胎十月之苦,更有乳育幼兒之苦,因為孩兒賴乳養命,乳由血變,每孩飲母八斛四斗甚多白乳,所以憔悴,骨現黑色,其量亦輕。

佛陀剖析母難生產的痛苦,有安詳出生,不損傷母親的是孝順之子,也有破損母胎,扯母心肝,踏母跨骨,如千刀攪,又彷彿萬刃攢心的忤逆之子。

母親有如此的痛苦,進而分析,尚有十恩:

第一、懷胎守護恩。第二、臨產受苦恩。第三、生子忘憂恩。第四、咽苦吐甘恩。第五、迴乾就濕恩。第六、哺乳養育恩。第七、洗濯不淨恩。第八、遠行憶念恩。第九、深加體恤恩。第十、究竟憐愍恩。

佛陀告誡弟子:「若要報恩,就要書寫此經,讀誦此經,為父母懺悔罪愆,為父母供養三寶,為父母受持齋戒,為父母布施修福,如能如此,就是孝順之子;不做此行,便是地獄人。」最後祂告訴阿難:「此經名為《父母恩重難報經》,你們要信受奉行

!」從此這部經典廣為流傳。

三、佛陀報答父母恩

佛陀在父親淨飯王臨終時,為他講述極樂淨土的莊嚴景象,以及一心念佛往生的道理。淨飯王依佛陀的開示,放下了萬緣,一心稱念佛號,於是在一剎那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出殯時,佛陀為報父恩,雖貴為人天至尊,仍然親自為父親抬棺,顯現孝敬父親,報答養育之恩的德行。

佛陀的母親摩耶夫人在佛陀出生七日就過世了,根據《地藏菩薩本願經》的記載,佛陀將入滅時,覺得母親的生育之恩未報,因此決定到忉利天為母說法。

佛母看到佛陀來了,感到非常高興。佛陀告訴母親:「現在妳在忉利天享受天福,希望妳能再精進修行。因為天福若享盡,還要墮入輪迴,人間苦樂參半,而生死輪迴,其苦無有休止。不如勤加修行,趕快斷除六道輪迴的生死根,才不會有無常的種種煩惱。」

佛陀的母親已在天堂享福,佛陀基於一片孝思,生怕天福享盡,重入輪迴,煩惱無明,無有出期,於是前往忉利天為母說法,善盡度化母親的孝道。

四、星雲大師說孝道

佛光山星雲法師鼓勵「孝順要及時」,大師在《迷悟之間》講了兩個故事,其一:

有一隻小青蛙,老是和媽媽唱反調,媽媽叫它往東,它偏偏要往西;媽媽叫它往西,它偏偏要往東。有一天,青蛙媽媽知道自己快要死了,青蛙媽媽喜歡住在山上,不喜歡住在水邊。因為小青蛙常常和青蛙媽媽唱反調,所以青蛙媽媽交代兒子把它葬在水邊,平常不聽話小青蛙突然良心發現,聽從青蛙媽媽的話,就把青蛙媽媽葬在水邊。黃昏時,擔心媽媽會寂寞,就在水邊哇哇叫

;下雨時,擔心媽媽被水沖走,也在水邊哇哇叫。媽媽在世的時候不聽話,死後再來傷心,難過的哇哇叫已經來不及了。

其二:

有一個屠夫,是一個不孝子,平常對母親極為忤逆。有一天也跟人家到普陀山朝拜,他聽說普陀山有活觀音,就到處向人詢問。有個老和尚告訴他:「活觀音已經到你家去了。」他匆匆趕回家,母親跟他說:「堂前雙親你不孝,遠廟拜佛有何功?」

星雲大師這兩個故事告訴我們

:「愛要及時」,不要到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才像小青蛙在水邊哇哇叫個不停。

五、結語:禮佛與孝親

《心地觀經》說:「若人至心供養佛,復有精勤修孝養,如是二者福無異,三世受報亦無窮。」可見孝順父母與供養佛菩薩的功德沒有分別。

去年,台灣社會的代表字是一個「亂」字,父子相殘者有之,夫婦反目者有之,男女情殺者有之,原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婦和順、朋友有信」的和諧社會,似乎蒙上一層陰影,讓有識之士感到憂心,痛心。

有鑑於此,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佛光山寺、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主及各區協會,台北市政府民政局、佛光山各別分院、人間衛視、人間福報等團體為建立善良風氣,訂於本周日上午(五月十日)於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擴大舉辦「慶祝二○○九年國定佛誕節暨母親節慶祝大會」。

活動的主題是「千僧萬眾祝佛誕‧一心十願報母恩」,「千僧萬眾」是何等的壯舉!「一心十願」又是何等的神聖!特敬撰此文,願「孝親不能等」、「行善不能等」是全民的共識,推廣孝親的德行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建構和諧善良的人間天堂,尤其是大家共同的願景。博雅之士!盍興乎來!
 

 


來源:人間福報
+++++++++++++++++++


 

台長: 落葉之楓
人氣(2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藝文賞析 |
此分類下一篇:【藝文賞析】《慢慢讀‧詩》想飛
此分類上一篇:【藝文賞析】【南來的風】 當佛陀遇到母親時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