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5-19 18:52:02 | 人氣1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殷鑑不遠】紅蓮舌上放毫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殷鑑不遠】紅蓮舌上放毫光 
 
  2009/5/19 | 作者:一拙
 
  說話,必須是在合時合地合宜的情況下出口,才能做到人不厭其言!

《論語‧鄉黨》記孔子言談的風範,說:孔子在親朋戚友的面前,顯得溫良恭儉、木訥寡言;但是,在宗廟的祭祀或朝廷會議的場合,該他表示意見時,那就展現了雄辯滔滔的口才。在辦公室裡,和下大夫談話,總是歡暢快樂的態度;和上大夫講話,分寸的拿捏又是恰到好處。偶而國君加入了話局,他在恭敬之中,不失安詳自在的丰采。這真是金聲玉振之姿了!

可見說話的重要性!孔門「四科」裡,便把「言語」放在「文學」之上!

而其高才弟子的代表人物:一是子貢(端木賜),一是宰予(宰我),但他們的便給,卻各有神采。

〈雍也〉記載宰我的問話,說:「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

這在邏輯上是「兩刀論」的論辯式。宰我說:「老師啊,您平時總是教我們,儒者要有仁心、要有智慧。當然,老師您是十足的仁者、智者啦!如今,有人告訴您,說:『有人掉下井裡去啦!』老師,您要不要馬上跳下井去救人呢?」

這話是個跳不出的陷阱!因為他扣住了「老師您是十足的仁者、智者!」

既然是十足的仁者,怎能不聞聲救苦呢?但,如果你貿然下井,井之深淺都不知道,萬一上不來,豈不與之俱死嗎?這是不智!那又如何稱「智者」呢?

你說當然要先看看井的深淺,再謀解救之道;他就說,人都要溺死了,你還在量度深淺,那是不仁!孔子除非不回答,但只要回答,不是不智、就是不仁;哪有儒者是不智不仁的呢?這不逼死人了嘛!

春秋時,天下大亂,當年的衛國也不能免。和孔子最談得來的衛靈公死了,他先放逐了太子蒯聵,而立了孫子輒;蒯聵逃奔晉國的戚城,衛國大將石曼姑率軍圍攻戚城。於是衛國亂成一團,孔子的學生冉有私底下就問子貢說:「你看,我們老師會幫衛國這一邊嗎?」

子貢說:「你稍等,我進去問問。」

子貢進去了,他閒雅從容地問孔子:「老師呀,您說歷史上的伯夷、叔齊,是何等樣人呢?」

孔子說:「稱得上古之賢達呀。」

子貢說:「他們難道沒有一絲怨懟嗎?」

原來,伯夷、叔齊是殷商末年,孤竹國國君的兩個兒子,王愛老二叔齊,要將王位傳他;叔齊說按照祖宗的遺制,該傳哥哥伯夷才是;伯夷說,父王喜歡你,當然是你繼承了。

於是兩個人都不接王位,相率逃國,隱居了;其後,周武王伐紂,兄弟兩曾經扣馬而諫,武王不聽,兄弟兩便躲到首陽山上。

太史公寫說:「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及餓且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他們臨死之前,還悲嘆命運不濟,真是唱衰了自己,連太史公都說:「這樣看來,難道他們真是無怨嗎?」

但是,聖人從大處、遠處看,說:「他們正是求仁得仁,為什麼會有怨懟呢?」是啊,國都可以讓了,心不隨境而轉,此心安處,又將何怨?

子貢出來,告訴冉有說:「老師不會幫衛國的。」試想,兄弟讓國,老師都這麼肯定他們;哪裡會去幫助父子爭位,來否定自己呢?但是,子貢並不直截了當地問,而是繞圈子、拐彎抹角地問。

子貢是商人之言,一團和氣;宰我是辯士之語,刀刀見骨。你喜歡哪一樣的說法呢?

「三寸不爛之舌」,是遊說之士唇敝舌焦之苦;「白玉齒邊流舍利,紅蓮舌上放毫光」,是法師講經的殊勝功德。

言語的力量如此之大?豈可輕忽!然而,您要的是「三寸不爛」呢?還是「玉齒紅蓮」呢?君子抉擇,不能不慎啊…… 
 

 

來源:人間福報
++++++++++++++++++

台長: 落葉之楓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