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5-29 19:10:27 | 人氣1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藝文賞析】【在路上】當話筒尚未摔落記事本1995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藝文賞析】【在路上】當話筒尚未摔落--記事本1995 
 
  2009/5/29 | 作者:陳義芝
 
  一九九五年五月二十五日星期四,林燿德在台北市南京西路「天廚」餐廳結婚。一九九六年一月二十五日,同樣是星期四,林燿德的公祭,在台北第二殯儀館舉行。歡欣與悲憾的兩個場合,相距只八個月。這兩個場子我都到了。

在林燿德畫下生命句點之前,一九九○年代我和他還有更多往來。那一時期,林燿德是文壇最受議論的明星,他以銳不可擋之勢崛起,不到十年光景寫出四本評論集(包括《一九四九以後》、《不安海域》),六本詩集(包括《銀碗盛雪》、《都市終端機》),四本小說(包括《惡地形》、《一九四七‧高砂百合》),另有兩本散文:《一本城市的身世》、《觀念對話》,一本劇本:《大東區》;還擔任《台北評論》、《台灣春秋》、「書林詩叢」、尚書文化出版社總編輯,以及中國青年寫作協會秘書長。

當年,青年寫作協會理事長由精通日本文學的翻譯家林水福擔任。林水福任教於輔大,主掌日文系所、外語學院,但與文壇往來並不密切,直到與林燿德合力推動寫協會務,將學院研討會引進創作界,使論學方法與當代文本結合,產生更高層次的影響,學者開始關注當代作品,作家開始接觸各種思潮。雙林連手,以小說家司馬中原、散文家鄭明娳教授為顧問,舉辦的研討會主題有:八○年代台灣文學、台灣通俗文學、女性文學、政治文學、情色文學、文學的社會現象等。在報紙副刊影響力下降之際,這種大型學術研討會為創作填補了部分流失的光采。

一九八○年代末、九○年代初,林燿德同時寫作後現代詩、後設小說、科幻小說,能量驚人,卻因表現前衛,不夠甜柔,媒體接納他的程度與他投入的熱情不成正比;加上他明明桀驁不馴、卻熱情地到處贈人「大師」封號,顛覆了文壇「法統」,行事風格並未贏得一致評價。燿德是性情中人,為此頗為鬱悶,有一回,在一家餐廳夜飲,我們上廁所時不意抬起槓來,他索性反鎖了洗手間的門,與我爭辯起寫作,包括詩文結構、作品格局。乘著酒意,他不讓我離去,一心想把話說清楚,直到外頭有人頻頻敲門。

我參加過他辦的兩場研討會,〈從半裸到全開─台灣戰後世代女詩人的情慾表現〉那篇,就是他催生的。

年齡漸增,伴隨諸多歷練,他金光千條的躁動之氣很快斂去;忙於讀書寫作以致顯然發福的身材,也因愛情督促,快速減去二十餘公斤,不但回復了才子風采,更具現了文質彬彬的氣質。他的朋友們對他有了疼惜感,不再講風涼話。

他猝逝不久,我接獲通知,前往和平東路一段法格里昂咖啡館開治喪會。據他的妹妹林婷說,燿德正與張啟疆通電話,講著講著突然心肌梗塞,話筒摔落……,張啟疆只聽到電話那頭「喀嗒!」一聲。唉,他還不到三十四歲!與十餘年前洪醒夫遽然離世,一樣令人心生最深的惋惜。

如果林燿德仍然活著,台灣文壇的氣象一定不同吧,我常這麼想。十三年前他走了,青年寫作協會的時代也隨他逝去了。
 
 

 


來源:人間福報
++++++++++++++++++

台長: 落葉之楓
人氣(1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藝文賞析 |
此分類下一篇:【藝文賞析】樹葉沙沙
此分類上一篇:【藝文賞析】一條縫隙,一片天空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