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賞析】【遇緣有師】 「是」的修行
2009/6/4 | 作者:妙凡
對佛教不了解的人,只要說到、聽到修行二字,總會聯想到青燈木魚伴一生,不然就是吃素誦經了餘生,其實望文生義,不難理解修行是「修正、調整我們的行為和思惟模式」,讓我們的身口意在正確的位置,方能在人生的旅途上,活出自己自在、別人也歡喜的人生。因此,即便儒家曾子也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一個想要提昇、進步的人,修行是人生的必修課,至於怎麼修,佛門八萬四千法門,語言、文字、經聲、梵唄等,都是眾生契理契機的因緣。
一九九○年我到佛光山叢林學院就讀,要適應的事情一大堆:早上四點半起床、上課不能打瞌睡、不能打電話、不能寫信等院規以外,還有,就是語言文化的改變。比如說,要讚歎別人長得好看,以前我們說女的漂亮男的帥,到了佛門一律「莊嚴」概括,別人和你說話,過去習慣用「好啊、對喔」來回答,到了佛門要求回應說「是」,以上種種,要是沒有一個既來之則安之,把改變當挑戰的性格,還真是「佛」不下去,而即便只是一個「是」的修行,就讓我擁有一個不一樣的學佛人生了。
別人叫我:「妙凡」,我說:「是」,比起「嗯」、「ㄏㄚ」、「啊」、「什麼事?」,「是」之一音,傳遞我對別人專注、真誠、接納的回應,你叫我,我真的認真聽哦!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存在是被重視的,很簡單一個「是」字,體貼生命被尊重的覺受,養成習慣「是」的回應,關照別人的感覺,讓別人好受,也讓自己的人際關係改善。
與人共事時,別人責怪或受委屈時,我說:「是,我會改進!」,自我反省,有過則改,無過放下,我執放下不少,一次、二次後,人生覺得很輕鬆。因為,要保護自己、強化我執,光是一個理由是不夠的,就算說給十個人聽,還是覺得自己很委屈,全力衝剌理由滿天飛後,再回來檢視自己的心,卻只有增加執著和煩惱,永遠都是「眾人皆醉我獨醒」天下人負我的想法,法身慧命反而處處惹塵埃了,得不償失。倒不如一字真言「是」的好,一來避免理由、解釋太多,火上加油,惹惱對方,結下惡緣;二來,少點口水,多在心地下功夫,心境漸趨平靜,情緒穩定,也不易受外境影響;三來,「是」到後來,減少我執的累積,增加佛性真性情的開發。這一增一減,逐漸放掉生命的束縛和葛藤,思考事情往正面想,面對人我對待,更是學會觀照因緣,快活許多。
或許有人會想,唉喲,這「嗯、啊、ㄏㄚ」都講習慣了,反正,我心裡也沒有不好的念頭啊,為什麼要改?這跟一個人常說,我心好,為什麼要學佛是一樣的。剛開始時,我也這麼認為,說的好好的,為什麼要改成「是」?不「是」,又不會怎麼樣!我們常說,眼看四方,耳聽八方,聽比看的範圍,既廣又多元,佛經也說:「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音聲做起佛事來,對外無遠弗屆,對內則是自我淨化的橫遍十方,豎窮三際啊!
你信嗎?不妨試試看,一個「是」字,讓你身心輕安。
來源:人間福報
++++++++++++++++++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