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8-03 16:18:34 | 人氣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雙溪學衡】牛僧孺與李賀故事的同質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雙溪學衡】牛僧孺與李賀故事的同質化 
 
  2009/7/30 | 作者:林伯謙
 
  五代王定保(八七○─約九五四)《唐摭言》卷六〈公薦〉、卷七〈升沉後進〉同時記載牛僧孺(七八○─八四八)獲得韓愈(七六八─八二四)、皇甫湜(約七七七─八三○)巧妙揄揚而聲名大噪之事:

牛僧孺初抵長安,帶著作品投謁韓愈、皇甫湜,兩人大加稱賞,令先借住於寺院,又教他某日出遊青龍寺,兩人則佯裝拜訪不遇,而在房門題字。

隔天,滿城名士都爭欲一睹牛僧孺風采,牛僧孺因此名震天下。

韓愈確實非常樂於提攜後進,《新唐書》說他「成就後進士,往往知名,經愈指授,皆稱『韓門弟子』」,但上面這段佳話並非事實。

德宗貞元二十一年(八○五),牛僧孺已中進士,至憲宗元和三年(八○八),策試賢良方正,與李宗閔、皇甫湜俱為上第。換言之,牛僧孺與皇甫湜並無前後輩關係。

再觀《唐摭言》所述「灞滻」是渭水兩條支流;「青龍寺」在長安南門東;「國門」也是指長安城,顯然此事發生在京城。

以唐人科舉投卷慣例,韓愈若要協助牛僧孺揚名,必在他進士登科前,但韓愈宦途多舛,〈進學解〉云:「暫為御史,遂竄南夷。」即是指貞元十九年被貶廣東陽山。

韓愈任監察御史時,關中旱饑,百姓餓死,故上〈論天旱人饑狀〉,請寬宥未繳賦稅者,卻因此得罪權臣李實而遭貶。

這一貶,直到貞元二十一年順宗即位大赦,韓愈才得以離開陽山,先到郴州待命,再赴江陵任法曹參軍。如此一來,他又如何巧薦牛僧孺?

今由韓愈文集可以見到韓、牛兩人因職事確有過從,如〈迓杜兼題名〉記元和四年九月,他們迎候河南尹,並陪游宿;〈清河張君墓誌銘〉則記「牛宰相」長慶元年擔任御史中丞,此外再無任何足資證明的史料。

《唐摭言》乃專記唐代進士科考應試的軼聞掌故,書中卷五、卷十另述韓愈、皇甫湜面晤李賀,李賀當年才七歲便寫出〈高軒過〉。

〈高軒過〉詩前確有序云:「韓員外愈、皇甫侍御湜見過,因而命作。」但詩末「龐眉書客感秋蓬,誰知死草生華風」云云,根本不是七歲童子的語氣,《新唐書》不察,竟誤將七歲作詩寫入傳中!

牛僧孺與李賀故事,雖然存有稗史虛飾成分,但從兩者的同質化,就能理解唐人舉業需要有人汲引,韓愈〈上于襄陽書〉云:「莫為之前,雖美而不彰。」正可以作為當時名場風氣的寫照。
 

 


來源:人間福報
++++++++++++++++++

台長: 落葉之楓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