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縱橫古今【殷鑑不遠】求敗的智慧
2009/8/4 | 作者:一拙
一般人求贏都來不及,誰還求敗?幾年前由「高層」人士唱流行了〈愛拚才會贏〉,一時街頭巷尾都是「拚勁」;然而,世間上怎可能都是贏家而沒有敗將?那麼,敗的人怎樣自處?贏的人怎樣對待輸的一方?又怎樣自處贏面?這都不管,只要贏就好!於是,公義不講、價值觀遭到嚴重的扭曲,人與人之間不但疏離、甚至於撕裂而相仇;這是聰明?還是無可挽救的愚昧呢?
《左傳‧魯成公》十六年(西元前五七五)春天,楚共王派公子成,拿了一塊汝陰之田引誘鄭成公,唆使他叛晉。 四月,鄭成公為了討好楚國,乃派其大夫子罕出兵伐宋。
宋的大將將鉏樂懼設伏,把鄭大夫子罕敗於汋陂,然後還師夫渠;一戰而勝,便托大得不設警備。鄭人偵查到他不設警備的消息,一舉反攻,在汋陵擒獲了將鉏樂懼。左丘明先生冷冷地寫了四個字「宋恃勝也」!
我想,將鉏樂懼一定後悔「汋陂之役」,不該那麼輕易地贏了鄭子罕,而讓自己落入了驕兵之敗!
鄭打敗了宋,以為國力可觀,何況背後有大國--楚的撐持,乃明目張膽地叛晉。於是晉的盟國衛侯伐鄭,直打到鄭的邊邑鳴鴈;晉厲公配合衛侯的攻勢,聯合了齊、魯四個大國一起討伐鄭國。代誌大條了,鄭乃向楚求救,這就是有名的晉、楚「鄢陵之戰」!
晉大夫欒武子對這場戰役充滿了信心,魯大夫孟獻子說:「有勝矣!」晉厲公請卜史占成敗,得了個「復」卦,卜史說:「『復』的『卦象』是:『南國蹙,射其元王,中厥目』。國蹙王傷,不敗何待?」
又,晉大將呂錡曾經夢見射中月亮,而自己卻掉入泥淖裡頭;乃請人解夢,解夢人說:「射而中月,必指楚王而言,你這一戰,必中楚王。可是……」
不管是預兆、夢境,或是客觀的分析,都說晉勝楚敗,不是穩贏得該跳起來三呼萬歲嗎?
但是,晉的老臣范文子卻憂心忡忡地說:「只有鄭叛晉?這可是我們最該憂慮的所在!我倒寧願天下諸侯都背叛我們,這才是我們晉國生存之道呀!」
人人都說這個老糊塗在說混帳話,沒人理他。《左傳》又寫道:「五月,晉師濟河,聞楚師將至;范文子竟主張撤兵,理由是:『我們假裝不敵而逃,讓楚國贏得面子,抒一口氣,就沒事兒了。我們如果能群臣輯睦地通力把國家治好,還怕沒有恢復霸業的一天嗎?』欒武子罵他:『又在混說了!』」
六月,晉、楚遇於鄢陵,范文子又不欲戰,大夫郤至歷舉晉國避戰的恥辱史,說:「明明能贏的戰,你居然不打,這是替晉國多添了一筆恥辱呀!」
范文子解釋說:「話不是這樣講,當年我們(晉)文公東征西討地敗秦、滅狄、伐齊、拒楚,是因為他們都是強國,直接威脅到我們的生存;不盡力,子孫將弱。如今秦、狄、齊已經削弱而歸服了我們,只剩個強楚可堪和我們對峙,我們為什麼不留著作為我們的警惕呢?要知道,只有聖人才能夠使得內外無患;不是聖人,則外寧必有內憂,何釋楚以為外懼呢?」
這就是孟子所說的:「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之所由來,是何等政治智慧的手眼!然而,淺識者其誰能懂?
果然,甲午,天氣晦冥,楚晨壓晉軍而列陣,軍情騷動;范文子的兒子范←趨進說:「不怕!塞井填灶,故布疑陣……」范文子不讓兒子講完,操起戈矛追殺過去,大罵:「國之存亡,天也
!小孩子知道什麼?哪輪到你來說三道四!」
為國求敗的睿智,豈是人誰能知的?老人一心求敗,晉國竟大獲全勝,並且搶了楚軍三天的糧草,上下一片歡聲雷動;范文子立於戎馬之前,一臉愴然地對著晉厲公說:「你這麼年輕稚嫩,而又諸臣不才;居然能打贏這一仗,你不該深自惕厲嗎?《尚書
‧康誥》上說:『不該得而得,非有大聖德不可。』你好好想想吧!」
第二年范文子從鄢陵回來,交代他家廟的祝史說:「我們君王驕侈而能打敗楚國這樣強大的國家,這可是老天有意加速其罪而亡我晉國啊!國難將至,你們若真愛我,就祝禱我,使我速死!」六月戊辰,范文子卒;晉厲公更肆無忌憚地內多嬖寵,外殺公卿。十八年春,欒書中行偃扣押了厲公,「使程滑弒厲公,葬之於翼東門之外。」
可憐,晉厲公在位才八年,只因為不知處贏面而搞得身死、為天下笑……
人多要求贏,但是,《易經》六十四卦的最後一卦是「未濟」。濟是成功,未濟是沒有成功。不是明著告訴我們,世間事何有於成功嗎?范文子之求敗,曾文正公之名其書房曰「求缺齋」,要有何等的智慧!
來源:人間福報
++++++++++++++++++
文章定位: